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4 (1700-1725).djvu/24

此页尚未校对

湯。

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 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 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讝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 之。

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病者痿黃。躁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 中寒。其人下利。以裏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 痛

因食致瀉

疫死牛肉,食之令人洞下。亦致堅積。宜利藥下之。

鶩溏

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滿, 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

熱在上焦者,因欬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 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祕不通。大腸有寒者,多鶩溏; 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 必痔。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 趺陽脈伏,水穀不化,脾氣衰則鶩溏,胃氣衰則身腫, 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 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黃家,日晡所發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 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 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滿者難 治。消石礬石散主之。

《華佗中藏經》

利屬臟腑虛實寒熱

病熱人,四肢厥,脈弱,不欲見人,食不入,利下不止者, 死。食入四肢溫,脈大,語狂無睡者生。

「小腸實則傷熱,熱則口瘡,虛則傷寒,寒則泄膿血,或 泄黑水,其根在小腸,虛則左寸口脈浮而微,軟弱不 禁,按病驚狂無所守,下空空然不能語者是也。 脾脈不及,則令人中滿不食乏力,手足緩弱不遂,涎 引口中,四肢腫脹,溏泄不時夢中飲食。」寒則吐涎沫 而不食,四肢痛,滑泄不已,手足厥,甚則顫慄如瘧也。 胃者腑也。虛則腸鳴脹滿。引出滑泄。胃中風。則溏泄 不已。

肺絕則十三日死。其病足滿瀉利。不覺出也。面白目 青。此謂經亂也。此雖天命。亦不足治。

肺病久則傳入大腸,手陽明是其經也。寒則泄,熱則 結,絕則利下不止而死。虛寒則滑泄不定。又積冷脾 痛,不能久立,痛已則泄何物?

腎脈緩,甚則折脊;微緩則洞泄,食不化,入咽還出;小 甚則洞泄,微小則消癉。脈來沉而大堅,浮而緊,手足 腫,厥陰痿,腰背疼,小腸心下有水氣,時脹滿洞泄。 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寒則精神不守,泄利不止,語聲 不出也。

中焦寒。則下利不止。食飲不消。中滿。

死候

病嗽而嘔。便滑不禁。胍弦弦欲絕者死。

病洞泄不下食。脈急者死。

病泄注。脈浮大而滑者死。

脾絕,口冷,足腫脹,泄不覺者,十二日死。

《晉王叔和脈經》

泄利之脈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脈陰陽俱虛者,手少陰與太陽 經俱虛也,病苦洞泄,苦寒少氣,四肢寒,腸澼。

右手關上脈陰虛者,足太陰經也。病苦泄注,腹滿氣 逆,霍亂嘔吐,黃疸,心煩不得臥,腸鳴。

右手關上脈陰陽俱實者,足太陰與陽明經俱實也。 病苦脾脹腹堅,搶脅下痛,胃氣不轉,大便難,時反泄 利,腹中痛,上衝肺肝,動五臟,立喘鳴多驚,身熱汗不 出,喉痹精少。

右手關上脈陰陽俱虛者,足太陰與陽明經俱虛也。 病苦胃中如空狀,少氣不足以息,四逆寒,泄注不已。 右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陽俱虛者,足少陰與太陽 經俱虛也。病苦心痛,若下重不自收,篡反出,時時苦 洞泄,寒中泄,腎心俱痛。

關脈伏,中焦有水氣,溏泄。宜服「水銀圓,鍼關元,利小 便,溏泄便止。」

關上脈滑而大小不勻,是為病方欲進不出,一二日 復欲發動,其人欲多飲,飲即注利,如利止者生,不止 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