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4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子湯。」

小腸泄者,溲便膿血,少腹痛,承氣湯。

大瘕泄者,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足少陰也。莖 中痛急,利小便,此五泄之病也。

傷寒表熱未入於裏,悮以寒藥下之太早,其表熱卒 未入,因而裏寒下利不止,或表熱裏寒,自利不止者, 急以四逆湯溫裏。脈浮不渴,小便清白不溫,完穀不 化是也。或辨便溺之色者,須更審其飲食之色。或下 後協熱利不止者,則喉乾煩渴,此又不宜溫,宜五苓 散之類,散其濕熱也。惟裏寒者可以溫之,止其寒瀉。 利止裏和表邪尚在者。急以桂枝湯解其表。

清氣在下。則生飱泄。凊濁交錯。食不化而清穀出矣。 白朮湯主之。

腸痹證,雖多飲,不得溲,不成大便,使糟粕不化,故氣 喘急而飱泄,木香丸主之。 胃寒主收,水穀不化,泄瀉,寒之氣在上,熱之氣在下, 故脹而泄,妙應丸主之。

《內經》云:「濕勝則濡。」《甲乙經》云:寒客生濡。胃瀉如隨氣 而下利。豆蔻散主之。

脾虛,風冷陰盛,糟粕不化,大便黃黑,如鶩溏,此大腸 有寒也,吳茱萸丸主之。

寒熱水泄例

泄者一也。總包五法,謂之六義曰六解。《難經》有傷寒 五泄,叔和云:「濕多成五泄。」仲景解四經泄利,有不可 汗不可下者,有可吐可灸者,仲景隨經自言之。假令 渴引飲者,是熱在膈上,水多入則下鬲入胃中,胃經 本無熱,不勝其水,名曰水恣,故使水穀一時下。此證 當灸大椎三五壯,立已,乃瀉督脈也。如用藥,乃使車 前子擂丸,白朮、茯苓之類,可選用之,五苓散亦可。 又有寒泄者,大腹滿而泄。又有鶩溏者,是寒泄也。鴨 溏者,大便如水,少結糞者是也。如此者,當用天麻、附 子、乾薑之類是也。

泄有虛實寒熱。虛則無力黏衣不便。已泄出,謂不能 禁固也。實則數至圊而不能便,俗云虛坐努責是也。 裏急後重,皆依前法進退,大承氣湯主之。《素問》云:「春 傷於風,夏必飱泄。」又云:「久風為飱泄者,乃水穀不化 而完出爾」,非水入胃而成此證,非前水恣也。此一證 不飲水而糓完出,名曰飱泄。治法於後,先以宣風散 導之。出錢氏方中四味者是也。後服蒼朮防風湯。 五泄傷寒乃分三節。初說暴。次說中。後說久。此說在 《難經》二十二難。是三節內包十五法。初以暴藥中以 的對證藥候疾得中也。末治久泄法,仲景論厥陰經 治法是也。

治久泄法,先進縮脾煎、小續命湯,是發其汗,使邪氣 不能以外侵於內,然後治其利,秋冬間下利風吐,《論》 中加減厚朴丸大效。

自利并悮下

自利者,不經下藥攻裏而自利也。脈浮,表不解,自利 或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一切瀉利間作,桂苓甘露飲。 溫濕內甚而作利者,黃連解毒湯。或自利清水,色純 青,心下痞痛,口燥者,皆濕熱相搏於腸胃之內而成 下利者,三一承氣湯。當汗而反下,及不成結胸,而但 下利,清糓不化,表證在表熱裏寒也,急以四逆湯溫 裏。「利止裏和。急以桂枝解表。或用巴豆熱藥下之。而 協熱利不止。皆宜五苓散止利兼解表。」

暴注者,注,泄也,乃腸胃熱而傳化失常,《經》所謂清氣 在下,則生飱泄。下迫者,後重裏急,窘迫急痛也。火性 急速而能造物,俗云虛坐努貴而痛。

瀉白為寒,青黃紅赤黑,皆為熱也。蓋瀉白者,肺之色, 由寒水甚而制火,不能平金,則金肺自甚,故色白;如 濁水凝冰,則自然清瑩而白也。青者肝木之色,由火 甚制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色青。或言利色青 為寒者,誤也。仲景法曰:「少陰病,下利清水,色純青者, 熱在裏也,大承氣湯下之。」及夫小兒熱甚急驚,利色 「多青,為熱明矣。利色黃者,由火甚則水必衰,而脾土 自旺,故色黃也。」利色紅為熱者,心火之色,或赤者,熱 深甚也。至若利色黑,亦言為熱者,由火熱過極,則反 兼水化制之,故色黑。如「傷寒陽明病,熱極則日晡潮 熱,甚則不識人,循衣摸牀,獨語如見鬼狀,法當大承 氣湯下之。」大便不黑者易治,黑者難治,諸利同法。然 辨色以明寒熱者,更當審其飲食藥物之色。如小兒 病熱,吐利霍亂,其乳未及消化,而利尚白者,不可便 言為寒,當以脈證別之。大法,瀉利小便清白不澀為 寒,赤色者為熱。又完糓不化而色不變,吐利腥穢,澄 澈清冷,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者,寒 證也。糓雖不化而色變非白,煩渴小便赤黃而或澀 者,熱證也。凡穀消化者,無問色及他證,便為熱也。未 有寒泄而糓消化者,由寒則不能消化糓也。或火主 疾速,而熱甚則傳化失常,糓不能化而飱泄者亦有 之。仲景曰:「邪熱不殺穀」,然熱得濕則飱泄。或言下利 白為寒,誤也。若果為寒,則不能消穀,何由反化為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