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4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治法

五泄之病,胃小腸、大瘕三證,皆以清涼飲子主之,其 泄自止。厥陰證加甘草以緩之。少陰證裏急後重,故 加大黃。又有太陰、陽明二證,當進退,大承氣湯主之。 少陰證不能食也,當先補而後泄之,乃進藥法也。先 煎厚朴半兩,製水煎二三服,後未已,謂有宿食不消, 又加枳實二錢,同煎二、三服,泄又未已。如稍進飲食, 尚有熱毒,又加大黃三錢,推過泄止住藥。如泄未止, 為腸胃有久塵垢滑黏,加芒硝半合,宿垢去盡則愈 也,陽明證能食是也。當先泄而後補,謂退藥法也。先 用大承氣湯五錢,水煎服。如利過泄未止,去芒硝後 稍熱退,減大黃一半,再煎兩服。如熱氣雖已,其人必 腹滿,又減去大黃,與枳實厚朴湯,又煎三兩服。如腹 滿退。泄亦自愈。後服厚朴湯數服則已。

《張從政儒門事親》

《論五泄所宜氣味》

「胃泄」者,飲食不化,完穀出,色黃,風乘胃也,宜辛劑之 類。

脾泄者,腹脹滿注,食則生嘔逆三證,宜和劑、淡劑、甘 劑、清劑之類。

大腸泄者,腸鳴切痛,先宜寒劑奪之,次甘劑分其陰 陽。

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小腹痛,宜寒劑奪之,淡劑、甘 劑分之。

大瘕泄者,裏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先宜清劑、寒 劑奪之,後以淡劑、甘劑分之,或莖中痛亦然。

《金匱十全之法》

飱泄,春傷於風,夏必飱泄,暮食不化,亦成飧泄。風而 飱泄者,先宜發劑,次宜淡劑、甘劑、分劑之類。 洞泄,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瀉下褐色,治法 同上。又宜灸水分穴,濕氣在下,又宜以苦劑越之。 洞泄寒中,俗呼曰「休息利。」洞泄屬甲乙風木,可灸氣 海、水分、三里,慎勿服峻熱之藥,小便澀則生。足腫腹 脹滿者,死於庚辛之日。如屍臭者。不治。

注下火氣太過,宜涼劑,又宜淡劑,調冰水令頓服之 則愈,此為暴下不止也。

支滿鶩溏,上滿而後泄,下泄而後復上滿,可服木香 檳榔丸、青皮、陳皮。久則反寒,治法同寒中。如鶩溏而 腸寒者,亦斯義。風濕亦有支滿者。

《金匱十全五泄法後論》

天之氣一也。一之為用,風火、燥,濕,寒、暑。故濕六氣之 一也,相乘而為五變,其化在天為雨,在地為泥,在人 為脾,甚則為泄。故風而濕,其泄也,胃暑而濕,其泄也; 脾燥而濕,其泄也。大腸熱而濕其泄也。小腸寒而濕, 其泄也《大瘕》。若胃泄不已,變而為飱泄;飱泄不已,變 而為洞泄;洞泄不已,變而為脾泄寒中,此風乘濕之 變也。若脾泄不已,變而為霍亂,霍亂不已,變而為注 下,注下不已,變而為腫蠱,此暑乘濕之變也。若大腸 泄不已,變而為䐜脹,䐜脹不已,變而為腸鳴,腸鳴不 已,變而為支滿鶩溏,此燥乘濕之變也。若小腸泄不 已,變而為腸澼,腸澼不已,變而為臟毒,臟毒不已,變 而為前後便血,此熱乘濕之變也。若大瘕泄不已,變 而為脫肛;脫肛不已,變而為廣腸痛;廣腸痛不已,變 而為乳痔、腸風,此寒乘濕之變也。凡此二十五變,若 無濕則終不成疾。況脾胃二土,共管中州,胃好飲,脾 惡濕,此泄之所由生也。凡下利之脈,微且小者生,浮 大者死。水腫反是,脈浮大者生,沈細者死。夫病在裏 脈沈,在表脈浮,裏當「下之,表當汗之。下利而脈浮滑, 水腫者脈沈細,表裏俱受病,故不治也。凡臟血便血, 兩手脈俱弦者死。絕俱滑大者生,血溫身熱者死。」王 太僕則曰:「若下血而身熱血溫,是血去而外逸也,血 屬火故也。七日而死者,火之成數也。夫飱泄得之於 風,亦汗可愈,或伏驚怖,則膽木受邪,暴下綠水,蓋謂 戊己」見伐於甲木也。嬰兒泄綠水,《素問》有嬰兒風,理 亦如之。洞泄者,飱泄之甚,但飱泄近於洞泄,洞泄久 則寒中,溫之可也。治法曰:「和之則可,汗之則不可。」蓋 在腑則易治,入臟則難攻。洞泄寒中,自腑而入臟,宜 和解而勿爭。水腫之作,未遽然也。由濕遍於大腸,小 溲自濇,水濕既瀦,腫滿日倍,面黃腹大,肢體如泥,濕 氣周身,難專一法。越其高而奪其下,發其表而滲其 中,酸收而辛散,淡滲而苦堅。用攻劑以救其甚,緩劑 以平其餘。如是則孤精得氣,獨魄反陽,亦可保形,陳 莝去而淨腑潔矣。彼豆蔻、烏梅、《鸎粟囊》,勿驟用也。設 病形一變,必致大悮,或通而塞,或塞而通,塞塞通通, 豈限一法。世俗止知塞劑之能塞,而不知通劑之能 塞者,拘於方也。凡治濕皆可以利小溲為主。諸泄不 已,宜灸水分穴,謂水穀之所別也,臍之上一寸半,灸 五七壯。腹鳴如雷,水道行之候也。凡濕勿鍼,《內經》雖 云繆刺其處,莫若以張長沙治傷寒法治之。蓋泄者, 亦四時傷寒之一也。仲景曰:上涌而下泄,表汗而裏 攻,半在表,半在裏,則宜和解之,表裏俱見,隨證滲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