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4 (1700-1725).djvu/63

此页尚未校对

《儒門事親》曰:「趙明之水糓不消,腹作雷鳴,自五」月至 六月不愈。諸醫以為脾受大寒,故併與聖散子、豆蔻 丸。雖止一二日,藥力盡而復作。諸醫不知藥之非,反 責明之不忌口。戴人至而笑曰:「春傷於風,夏必飱泄。 飱泄者,水糓不化,而直過下出也。」又曰:「水糓不化,熱 氣在下,久風入中。中者脾胃也。風屬甲乙,脾胃為戊 己,甲乙能尅戊己,腸中有風,故」鳴。《經》曰:歲木太過,風 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飱泄。診其兩手脈皆浮數,為 病在表也,可汗之。《直斷》曰:「風隨汗出。」以火二盆,暗置 牀之下,不令病人見火,恐增其熱。紿之人室,使服涌 劑,以麻黃投之,乃閉其戶,從外鎖之,汗出如洗。待一 時許,開戶減火一半,須臾汗止,泄亦止。

一講僧顯德,明初聞家遭兵革,心氣不足,又為寇賊 所驚,得臟腑不調。後入京不伏水土,又得心氣,以至 危篤。前後三年,八仙丸、鹿葺丸、燒肝散,皆服之不效。 乃求藥於戴人。戴人曰:「此洞泄也,以謀慮久不決而 成。肝主謀慮,甚則乘脾,久思則脾濕下流,乃上涌痰 半盆,末後有血數點,肝藏血故也。」又以舟車丸、濬川 散下數行,仍使澡浴出汗,自爾日勝一日。常以胃風 湯、白朮散調養之,一月而強食復故矣。

李德卿妻,因產後病泄一年餘,四肢瘦乏,諸醫皆斷 為死證。戴人曰:「兩手脈皆微小,乃利病之生脈。況洞 泄屬肝經,肝木尅土,而成此疾,亦是腸澼。澼者,腸中 有積水也。」先以舟車丸四五十粒,又以無憂散三四 錢,下四五行。人皆駭之。「病羸如此,尚可通耶?然亦未 敢誚,且更看之。」復與導飲丸以通之。渴則調以五苓 散。向晚使人伺之。已起而據牀前後約三四十行。以 胃風湯調之。半月而能行。一月而安健。由此皆服。德 卿昆仲亦咸異之。

劉德源病洞泄。逾年食不化。肌瘦力乏。行步傾欹。面 色黧黑。舉世治利之藥皆用無效。適戴人至。陽,往 問之,戴人乃出示《內經》洞泄之說,雖不見疑,然畏其 攻劑,夜焚香禱神曰:「某以病久不瘥,欲求治於戴人。」 戴人以為宜下之,欲不從。戴人名醫也,欲從之。形羸 如此,恐不任藥,母已老矣,無人侍養,來日不得已,須 服藥,神其相之。戴人先以舟車丸、無憂散下十餘行, 殊不困,頗喜食。後以檳榔丸磨化其滯,待數日,病已 大減。戴人以為去未盡,當再服前藥。德源亦欣然又 下五行,後數日,更以苦劑越之。往問其家,彼云:「已下 村中收索去也。」忽一日入城,面色極佳,語言壯健,但 怪其跛足而立。問何故如此?曰:「足上患一癤。」戴人曰: 「此裏邪出而干外,病痊之後,凡病皆如此也。」

一婦年三十餘,病滑泄經年,皆云虛中有積,以無憂 散五七日一服,至二十服不效。又服纏積丹、軟金丸 諸藥皆不效。其人服藥愈速,病勢愈甚,食飲日減。人 咸謂曰:此休息痢也。宜灸中脘及左右穴,臍下氣海 及膀胱穴,以三里引之,每年當冬至日,夏至日灸之, 前後至萬餘壯。或者曰:「『此病我屢識,蓋大傷飲之故』, 即目。桃花正開,俟其落時,以長棘針刺之,得數十萼。 勿犯人手,以白麵和作餅子,文武火燒令熟,嚼爛以 米飲湯下之。」病人如其言服之,不一二時,瀉如傾,前 後瀉六七日,至數百行,昏困無所知覺,惟索冷水,徐 徐而飲,至六七日少省,爾後食日進,神日昌,氣血日 和,不數年,生二子。此人本不知桃花萼有取積之神 效,亦偶得瀉法耳。

昔有人病飱泄不止,腹中雷鳴泄注,水穀不分,小便 澀滯,皆曰脾胃虛寒故耳。豆蔻、烏梅、鸎粟殼、乾薑、附 子,曾無一效。中脘臍下灸已數十,躁熱轉甚,小溲涸 竭,瘦而無力,飲食減少,命予視之。余謂《應象論》曰:「熱 氣在下,水穀不分,化生飱泄。寒氣在上,則生䐜脹而 氣不散。」何也?陰靜而陽動故也。診其兩手,脈息,俱浮 大而長,身表微熱,而用桂枝麻黃湯,以薑棗煎,大劑 連進三服,汗出終日,至旦而愈。次以「胃風湯」和平臟 腑,調養陰陽,食進病愈。

相臺監酒岳成之,病虛滑泄,日夜不止,腸鳴而口瘡, 俗呼為「心勞口瘡」,三年不愈。余以長流水同薑棗煎 五苓散五七錢,空心使服之,以治其下。以宣黃連與 白茯苓去皮,二味各等分為末,以白麪糊為丸,食後 溫水下三五十丸,以治其上,百日而愈。

嘗過鳴鹿邸中,聞有人呻吟,聲息瘦削,痿然無力,余 視之,乃五虛也。余急以聖散子二服作一服,此證非 三錢二錢可塞也。續以「胃風湯」、五苓散等藥,各作大 劑使頓服,注瀉方止,而漿粥入胃,不數日而其人起 矣。

山東楊先生治府主洞泄不已,楊初未對病人,與眾 人談日月星辰躔度,及風雲雷雨之變,自辰至未,病 者聽之而忘其圊。楊嘗曰:「治洞泄不已之人,先問其 所好之事,好碁者與之碁,好樂者與之笙,笛勿輟。」 太康劉倉使病大便少而頻,日七八十次,常於兩股 間懸半枚壺盧,如此十餘年。戴人見而笑曰:「大便頻 而少,欲通而不得通也,何不大下之?此通因通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