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4 (1700-1725).djvu/74

此页尚未校对

麥門冬去心陳皮白朮各一錢甘草炙七分薑棗水 煎,食前溫服。勞倦甚,加熟附子四五分。

按:前論開世俗之矇聵,濟無竆之夭枉。「若素畏寒飲食者,附子尤宜。若素喜寒飲食者,去肉桂,或以炮薑代之。若果因暑熱傷氣,而四肢困倦,或手足麻木者,先用人參益氣湯,後用補中益氣湯。」

《李梴醫學入門》

《霍亂證治》

一種暑霍亂,即濕霍亂,但此疾夏秋為甚,縱寒月亦 多,由伏暑故名。一種濕霍亂,有聲有物;一種乾霍亂, 有聲無物。其標因外感四氣,或日間感熱,夜間受冷, 或內素鬱熱,外又感寒,一時陰陽錯亂。然病本因飲 食失節,或酥酪酒漿生冷,以致濕熱內甚,中焦脾土 失運,當升不升,當降不降,是以上吐下瀉,脈多伏絕。 又有挾七情鬱氣,痰涎聚膈,痞塞不通者。外感痰喘 眩運,亦必由傷飲食為之根也。

又有本伏暑而成者。蓋伏暑即冒暑,久而藏伏三焦、 腸胃之間,熱傷氣而不傷形,旬月莫覺變出寒熱不 定,霍亂吐瀉,膨脹中滿、瘧痢、煩渴、腹痛、下血等證。但 暑病多無身痛,間有痛者,或為澡浴水濕相搏耳。偏 陽分則多熱而渴,偏陰分則多寒而不渴。

痰喘,二陳湯、加味半硫丸。虛煩不眠,既濟湯。煩渴,九 君子湯、桂苓甘露飲。大渴,大躁,大汗,遺尿者死,回生 散、養正丹救之。

「陽明胃與大腸以養宗筋。暴吐暴瀉,津液驟亡,筋失 所養,故輕者兩腳轉筋」而已,重者遍體轉筋。手足厥 冷欲絕者,倉卒之際,宜以鹽填臍中,灼艾不計壯數, 雖已死而胸有暖氣者,立甦。急用茱萸散加小茴、甘 草、蘇葉煎服,再研生蒜塗腳心,雖昏危入腹者亦效。 如血熱轉筋不已,四物湯加黃芩、紅花,或蒼朮、南星。 水藥不入,古椒豆散。轉筋不住,男子以手挽其陰,女 子以手牽乳近兩邊,如舌卷囊縮,轉筋入腹者死。 《絞腸沙》:腹痛不可忍,或連心痛,展轉在地,手足亦有 冷者,乃腸絞縮在腹,須臾能死。急用熱湯調鹽一兩, 灌入即安。或再用陳艾、陳樟木、陳壁土各等分,水煎, 連進三四服。仍刺血陰沙,腹痛而手足冷,看其身上 有紅點,以油燈心點火燎之,即愈。陽沙腹痛而手足 煖,以針刺其十指背近爪甲半分許,即捋爪甲,而指 背皮肉,捋處血出即安。仍先自兩臂捋下其惡血,令 聚指頭,血出為好。

霍亂,乃濕熱兼風木為害,治宜散風寒,利濕降火,故 四時通用藿香正氣散,為散風寒濕之要藥。寒月厥 冷,脈沉不渴者,五積散、理中湯、古薑附湯。暑月煩渴 者,黃連香薷飲冷服。俱宜合五苓散以分上下,或更 合益元散降火尤妙,此皆分利法也,又當引清氣上 升,使濁氣自然下降。吐瀉未徹者,宜用二陳湯加芎、 芷、蒼朮、防風,探吐以提其氣。如吐湧不止,宜所服藥 中加木瓜、檳榔,以降其氣。又有可下者,俱不可純用 涼藥。挾七情者,七氣湯、古參萸湯。傷飲食者紅丸子、 保和丸,俱薑湯送下。通用四君子湯。有汗加桂枝,無 汗加麻黃。吐利轉筋,腹痛體重,脈沉細,加白芍、良薑。 四肢拘急,脈沉遲,屬少陰,加薑、附、厚「朴。吐利轉筋,脅 痛脈弦者,木尅土也。平胃散加木瓜。或小建中湯加 柴胡、木瓜。四肢厥冷,脈微緩,屬厥陰者,小建中湯加 當歸、附子。」

「三焦為水穀道路,邪在上焦,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利 而不吐;邪在中焦」,上吐下利。病因飲食不節,清濁相 干,陰陽乖隔,輕者止曰「吐利,重者揮霍擾亂,乃曰霍 亂。」外證必發熱惡寒,頭疼身痛,本傷寒病也,因邪入 脾胃,故發為吐利。然中焦為寒熱之半,邪偏高,居陽 分者,則多熱而渴,五苓散分利之;邪偏下居陰分者, 「則多寒不渴,理中湯分利之。」風寒濕勝者,藿香正氣 散、除濕湯、五積散主之。暑勝大渴者,二香黃連散、益 元散、柴苓散選用。傷食甚者,平胃散、治中湯主之。轉 筋者,氣不和也,俱加木瓜,或單用鷄屎白略炒為末, 溫湯化下方寸匕。凡霍亂多責於熱,故夏秋為盛,或 熱伏於內,手足如冰,六脈沉伏,食即𩚬逆,此火氣上 奔而然,不可誤為陰證。若吐利,小便亦自利,而大汗 出,下利清糓,寒熱,四肢拘急,厥逆,脈微欲絕,乃為陰 證,四逆湯或加吳萸、生薑救之。少陰吐利,煩躁欲死 者,三味參萸湯。吐利止,自汗厥逆,不渴,脈微欲絕者, 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吐利止,身痛不休者,桂枝加 人參湯。吐利止,發熱者,隨證微汗之。吐利止,亡津而 渴者,竹葉石膏湯、白虎加參湯。吐利不止者,靈砂丹、 木香、乾薑煎湯下。凡霍亂,不可遽與米飲粥飯等食, 以助邪氣,必所傷物盡,然後淡食,少少養之。傷寒心 痞,發熱吐利者,大柴胡證也,不可誤為霍亂。

乾霍亂者,氣痞於中,欲吐不得吐,欲泄不得泄,所傷 之物,壅閉正氣,關格陰陽,煩躁喘脹者必死。急以鹽 湯一盞,入童便、薑汁頓服,探吐令透,未吐再服。外用 鹽炒吳茱萸熨臍下,即以理中湯加陳皮調之,或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