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5 (1700-1725).djvu/7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微者是也。

衄血。其脈浮大牢數者死。

《便血證脈》

大腸熱極則便血。又風中大腸則下血。

瀉血,其脈浮大牢數者死。

腎絕,大便赤澀,下血,耳乾腳浮,舌腫者,六日死。

《晉王叔和脈訣》

《危脈》

芤時眼暗或吐血,四肢癱瘓不能行。

欬而唾血羸瘦形,其脈疾大必難任。

吐血但出不能止,命應難返沒痊平。

鼻衄吐血脈沉細,忽然浮大即傾危。

《唐孫思邈千金方》

吐血

吐血有三種,有內衄,有肺疽,有傷胃。內衄者,出血如 鼻衄,但不從鼻孔出,是近從心肺間津液出,還流入 胃中,或如豆羹汁,或如切歺血,凝停胃中,因即滿悶 便吐,或去數斗至一石者是也。得之於勞倦飲食過 常所為也。肺疽者,或飲酒之後,毒滿悶,吐之時,血從 吐後出,或一合半升、一升是也。傷胃者,因飲食大飽 之後,胃中冷,則不能消化。不能消化,便煩悶,強嘔吐, 使所食之物與氣共上衝蹙,因傷裂胃口,吐血色鮮 正赤,腹絞痛,自汗出,其脈緊而數者,為難治也。凡吐 血後,體中但自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然心中不悶者輒自愈。假令煩 躁。心中悶亂。紛紛嘔吐。顛倒不安。醫工又與黃土湯、 阿膠散。益加悶亂。卒至不濟。如此悶者。當急吐之。

鼻衄

鼻頭微白者亡血。設令微赤,非時者死。病人色白者, 皆亡血也。凡時行衄,不宜斷之。如一二升已上,恐多 者可斷。即以龍骨末吹之。九竅出血者,皆用吹之。

《宋朱肱活人書》

傷寒吐血

傷寒吐血,由諸陽受邪,熱初在表,應發汗而不發汗, 熱毒入深,結於五臟,內有瘀積,故吐血也。瘀血甚者, 抵當丸;輕者,桃仁承氣湯,兼服「犀角地黃湯、三黃丸。」

傷寒鼻衄

傷寒太陽證,衄血者乃解,蓋陽氣重故也。仲景所謂 「陽盛則衄。」若脈浮緊無汗,服麻黃湯不中病,其人發 煩目瞑,劇者必衄。小衄而脈尚浮緊者,宜再與麻黃 湯也。衄後脈已微者,不可行麻黃湯也。若脈浮自汗, 服桂枝湯不中病,桂枝證尚在,必頭疼甚而致衄。小 衄而脈尚浮者,宜再與桂枝也。衄後脈已微者,不可 「行桂枝湯也。」大抵傷寒衄血,不可發汗者,為脈微故 也。脈已微者,黃芩芍藥湯、犀角地黃湯。衄血不止者, 茅花湯。若衄而渴,心煩,飲則吐水,先服五苓散,次服 竹葉湯。

問:「陰證有衄血者乎?陰證自無熱,何緣有衄?若少陰 病,但厥無汗,強發之,必動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 鼻,或從耳目,是謂上厥下竭,為難治。」

《嚴用和濟生方》

吐衄

《醫經》所載失血有三種:一曰內衄,二曰肺疽,三曰傷 胃是也。蓋心主血,肝藏血,肺主氣,血為榮,氣為衛,相 隨上下升降,無有休息者也。六氣不傷,七情不鬱,榮 衛調平,則無壅決之虞。節宣失宜,必致壅閉,遂不得 循經流注,失其常度,故有妄行之患焉。夫血之妄行 也,未有不因熱之所發,蓋血得熱則淖溢,血氣俱熱, 血隨氣上,乃吐衄也。大抵脈芤為失血,沉細者易治, 浮大者難治。又有感冒汗後不解,鬱乾經絡,隨氣湧 泄,而成衄血。思慮傷心,心傷則吐衄,肺傷亦令人唾 血。又有折傷吐血。治療之法,當以證別之,乃可施治。

《金劉完素六書》

上溢

血溢者,上出也。心養於血,故熱甚則血有餘而妄行。 或謂嘔吐紫凝,血為寒者,誤也。此非冷凝,由熱甚銷 鑠,以為稠濁,而熱甚則水化制之,故赤兼黑而為紫 也。

鼻衄

衄者,陽熱怫鬱,干於足陽明而上熱甚則血妄行,而 為鼻衄也。

「衄衊」,血汙,血出也。汙者,濁也。心火熱極,則血有餘,熱 氣上甚,則為血溢,熱勢亢極,則燥而汙濁,害承乃制, 則色兼黑而為紫也。

傷風汗下不解,熱鬱經絡,隨氣湧泄為衄。或清道閉 澀,流入胃脘,吐出清血,及鼻衄。吐血不盡,餘血停留, 以致面黃,大便黑,犀角地黃湯。發狂加黃芩、大黃。 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濁涕不止,如淵泉下滲而 下,久不已,衄血為患,防風湯主之。

膽受胃熱,循脈而上於腦,陽絡溢,血妄行在鼻,空衊, 目瞑者,定命散主之。

衄血,先服硃砂、蛤粉,次服木香、黃連。大便結者,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