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6 (1700-1725).djvu/13

此页尚未校对

痛,風寒汗出中風。

肺俞在肩背。肺氣盛故痛。風寒汗出。中風乃三陰三陽之氣在表而合於天之六氣也。

胃足陽明之脈,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

胃主榮血。故主血。所生病者。為狂為溫瘧。汗出者。胃氣熱而蒸發水液之汗也。

三焦手少陽之脈,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

少陽乃一陽初生之氣。汗出者。陽加於陰也。

膽足少陽之脈。是主骨。所生病者汗出。

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 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陽氣根於陰而出於陽,是以六陽將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陽氣外脫,腠理發泄,絕汗乃出,而陽氣終。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不能終天運之一周。

《熱病篇》

「熱病七日八日,脈不躁,躁不散數,後三日中有汗,三 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

「熱病七八日,脈不躁者,外已解也。脈即躁而不散數,此邪熱雖未去,而正氣不傷。後三日,乃再經之十一日,此復傳於裏陰,必得陰液之汗而解」,故未曾汗者,勿腠刺之,當取汗於陰也。如三日不汗,乃陽熱盛而陰氣已絕,故至四日而死。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其得汗 而脈靜者生。熱病者。脈尚躁而不得汗者。此陽脈之 極也死。脈盛躁得汗靜者生。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者,此內因之熱極也,死。其得汗而脈靜者,熱已清而脈平和,故生。熱病者,脈尚躁,病外因之熱而及於經也。不得汗者,不得從乎外解,此外熱之極也,故死。脈盛躁得汗而脈靜者,外淫之邪從汗而散,故生。

熱病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汗不出,嘔下血者,死; 欬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汗不出者,外淫之熱不得從汗解也;大顴赤者,五臟之熱甚也;噦者,外內之熱交爭,胃氣絕也。「汗不出,嘔下血」者,外熱不解而入於陰也;「欬而衄」,汗不出者,欬乃內熱上逆於肺,衄為表熱,外迫於經。夫肺主皮毛,外內之熱,咸從肺氣以汗解。「汗不出」者,氣絕於上也;「出不至足」者,氣絕於下也。

《五癃津液別篇》

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

腠理者。分肉之文理。津隨三焦出氣。淖注於皮膚肌肉之間。故腠理開則汗大泄。

《五變篇》

黃帝曰:「人之善病風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 「肉不堅,腠理疎,則善病風。」黃帝曰:「何以候肉之不堅 也?」少俞答曰:「膕肉不堅,而無分理,理者粗理,粗理而 皮不緻者,腠理疎,此言其渾然者。」

蓋津液充於皮腠之間。皮潰理疎。則津洩而為汗矣。太陽之氣主皮膚。如膕肉不堅。理粗而皮不緻密。則腠理疎而渾然汗出矣。

《五禁篇》

大汗出之後奪也,不可瀉。

形肉血氣已虛脫者,雖有實邪,皆不可瀉。

《決氣篇》

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

津發於腠理。故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

《榮衛生會篇》

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即出,或出於 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 也?」岐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 之,故不得循其道。此氣慓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 從其道,故命曰漏泄。

衛氣從上焦之氣而出,所出之道路,從來上未至於面,後未至於背。今飲食下胃,其榮衛宗氣未有定分,而先汗出於面,或出於背,此衛氣之不循道而出也。衛氣布於周身,無所不被其澤,若汗出於身半,此衛氣之偏沮也。蓋衛氣者,水穀之悍氣,其性慓悍滑疾,如腠理不密,即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也。

榮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 焉。是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榮衛者,水穀之精氣也。血者,神氣之所化也。血與榮衛,皆生於精,故異名而同類焉。汗乃血之液,氣化而為汗,故奪其血者則無汗,奪其汗者則無血。

《漢張機金匱要略》

《汗證》

《濕痹篇》曰:「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芪湯 主之。」

《中風篇》曰:「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 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黃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