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6 (1700-1725).djvu/53

此页尚未校对

赤石脂 人參各一兩半 禹餘糧煅,三分 桑螵蛸炙,十四枚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牛乳或白湯送下,日進三服。

填骨煎

治消渴後虛乏

白茯苓 菟絲子酒浸,別搗 山茱萸 麥門冬 附子炮,去皮臍 石斛 牛膝酒浸,焙 巴戟 當歸各二兩半 大豆炒,去皮,三合 石葦

桂各一兩三分 五味 遠志 人參各三兩半 肉蓯蓉二兩,酒浸,切,焙 天門冬三兩三分

右為細末,用生地黃、生䒷蔞根各三斤,搗絞取汁,以銀石器慢火煎減半,然後內藥,并下白蜜十兩,牛髓五兩,再煎令如糜,丸如雞子黃大,米飲下,日三。藥末不必盡入,惟看稀稠得所,甚佳。一方無《遠志》。

大補元煎景岳全書下同

治「男婦氣血大壞,精神失守,消渴等證。」

人參少則用一二錢,多則一二兩 山藥炒黃 杜仲各二錢 熟地少則用二三錢,多則二三兩 枸杞 當歸各二三錢。泄瀉者去之 山茱萸一錢 炙甘草一、二錢

右,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左歸飲

此壯水之劑也。凡命門之陰衰陽勝,消渴者宜此。

熟地二三錢。或加至一二兩。 山藥。 枸杞

山萸各二錢。畏酸者少用 炙甘草一錢, 茯苓一錢半。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右歸飲

此益火之劑也。凡命門之陽衰陰勝而渴者宜此。

熟地如前。 山藥、炒 杜仲、薑製 枸杞各二錢, 山茱萸肉一錢, 甘草、炙 肉桂各一、二錢。

製附子一、二、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右歸丸

治「元陽不足,或先天稟衰,或勞神過度,以致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而為脾胃虛寒,三消乾渴等證。」

熟地八兩 山萸炒 當歸各三兩 枸杞微炒 山藥炒黃 鹿角膠炒珠 菟絲子酒蒸搗餅 杜仲薑汁炒,各四兩 肉桂二兩,漸可加至四兩, 製附子自二兩漸加至五六兩

右「丸法如前,或丸如彈子大,每嚼取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 ,其效尤速。

加減一陰煎

凡腎水真陰虛損,而成消渴等證者,宜此主之。

生地、 芍藥、 麥冬各二錢, 熟地三五錢。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錢。

水二鍾煎服

抽薪飲

治渴病火熾盛。而不宜補者。

黃芩、 石觓、 木通、 梔子、炒 黃蘗各一、二錢, 枳殼、 澤瀉各錢半, 細甘草三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內熱甚者。冷服更佳。

玉女煎

治水虧火盛,六脈浮洪滑大,少陰不足,陽明有餘,煩熱乾渴,頭痛牙疼,失血等證,如神。若大便溏泄者,乃非所宜。

生石膏三、五錢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 知母、 牛膝各錢半 麥冬二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

玉泉散

又名「一六甘露散。」 治陽明內熱,煩渴頭痛,二便閉結,瘟疫斑黃等證。此益元散之變方也,其功倍之。

石膏六兩,生用 粉甘草一兩

右為極細末,每服一二三錢,新汲水或熱湯或人參湯調下。《此方》加「硃砂」 三錢亦妙。

祕元煎

治三消乾渴等證。此方專主心脾。

遠志八分,炒 山藥炒 芡實炒 金櫻子去核 棗仁炒,搗碎,各二錢 白朮炒 茯苓各錢半 炙甘草一錢 人參一二錢 五味子十四粒畏酸去之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固陰煎

治陰虛滑泄,消渴淋遺等證。此方專主肝腎。

人參隨宜 熟地三五錢 菟絲子炒香,二三錢 山藥炒,二錢 山茱萸一錢半 遠志七分,炒 炙甘草一二錢 五味子十四粒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