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8 (1700-1725).djvu/119

此页尚未校对

水氣乘脾也。

厥陰之復,嘔吐,飲食不下,入而復出,甚則入脾,食痹 而吐。

嘔吐飲食不下。木淫而土敗也。痹者。閉而痛也。

太陽之復。厥氣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食減。

「厥氣上行」者,鬱寒之氣上行,而欲復歲半以前之氣也。食減,水乘土也。

太陰司天主勝,則胸腹滿,食已而瞀。

胸腹滿者,初氣之木勝傷土也。食已而瞀,乃二氣、三氣之火上炎而為肺病也。

太陰在泉,主勝,則寒氣逆滿,食飲不下。

水淫而上乘土。故逆滿。四之主氣。乃太陰濕土。客氣乃厥陰風木。故食飲不下。

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 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 而久,夭之由也。

此言氣味之不可偏用者也。

《靈樞經》

《邪氣臟腑病形篇》

形寒飲冷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 而上行。

此內外俱傷也。

腎脈微緩為洞。洞者,食不化,下咽還出。

戊癸合而化生火土。以消入胃之飲食。腎氣緩。故食不化而還出。

《榮氣篇》

榮氣之道,內穀為寶,穀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 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榮無已,終而復始,是 謂「天地之紀。」

榮血者,中焦受氣取汁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行於經隧。常榮無已,終而復始,以應天地運行之紀。

《榮衛生會篇》

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 氣。其清者為榮,濁者為衛,榮在脈中,衛在脈外。

人賴水穀之氣以生,此榮衛而榮臟腑經脈也。

《口問篇》

穀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

人之所受穀氣,由「胃海」之布散於天下也。

《平人絕穀篇》

腸胃之中,常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後, 後二升半,一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 穀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精氣津液 皆盡故也。」

此論人之臟腑形骸,精神氣血,皆藉水穀之所資生,水穀絕則形與氣俱絕矣。

《五味篇》

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 禀氣於胃。五味各走其所喜,穀味酸,先走肝;穀味苦, 先走心;穀味甘,先走脾;穀味辛,先走肺;穀味鹹,先走 腎。穀氣津液已行,榮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

此論五臟六腑津液榮衛,皆稟氣於胃腑水穀之所生養。

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穀不入,半日則 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大數》出三入一」,蓋所入者穀,而所出者乃化糟粕,以次傳下,其津液溉五臟而生榮衛,其宗氣積於胸中以司呼吸,其所出有三者之隧道,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脾病者,宜食秔米飯、牛肉、棗、葵;心病者,宜食麥、羊肉、 杏、薤;腎病者,宜食大豆黃卷、豬肉、栗、藿;肝病者,宜食 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

「五色五味」,各有所宜也。

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

凡五臟禁服勝尅之味:

肝色青,宜食甘,秔米飯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 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黃,宜食鹹,大豆豕肉栗藿 皆鹹;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腎色黑,宜食 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緩急燥濕,臟氣之不和也。五臟有五氣之苦,故宜五味以調之,用陰而和陽也。

《五味論》

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 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 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五臟」本五味之所生,而生外合之筋骨血肉也。

《刺節真邪篇》

「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并而充身者也。

「真氣」,即先天之精氣,穀氣,乃後天水穀之精氣,相合并而充身者。

《九鍼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