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9 (1700-1725).djvu/105

此页尚未校对

《錢乙指迷論》

腎怯與失音相似

病吐瀉,及大病後,雖有聲而不能言,又不進藥,此非 失音,乃腎怯不能上接於陽故也。當補腎,地黃丸主 之。失音乃感風寒卒病耳。

《金劉完素六書》

不能言

腎虛內奪,則為瘖痱。蓋內奪而厥,舌瘖不能言,二足 廢不為用,腎脈虛弱,其氣厥不至,舌不仁。《經》云:瘖痱 足不履用,音聲不出者,地黃飲子主之。

燥。乾者,金肺之本,燥金受熱化以成燥澀也。兼火熱 致金衰,耗液而損血。鬱而成燥者,由風能勝濕,熱能 耗液,故《經》云:風熱火同陽也,寒濕燥,同陰也。又燥濕 小異也,金燥雖屬秋陰,而其性異於寒濕,而反同於 風熱火也。又如大便乾澀,乃大腸受熱,化成燥澀。《經》 云:「諸澀枯涸。」又如癱瘓中風,皆因火熱耗損血液,元 腑閉塞,不能浸潤,金受火鬱,不能發聲者是也。蓋肺 主聲也。肢痛緛戾者,風熱濕相搏,遂致偏枯,語音澀, 手足不隨。然中寒吐瀉,亡液而成燥,亦以鮮矣。亦有 寒濕相鬱,榮衛不能開發貫注,多成偏枯。《經》曰:諸澀 枯涸,乾勁皴揭,屬於燥也。

暴瘖

暴瘖猝瘂也。金肺主聲,故五行惟金響。金應於乾,乾 為天,天為陽,為健為動。金本燥,為涸,為收,為斂,為勁 切,為剛潔,故諸能鳴者,無越此也。凡諸發語聲者,由 其形氣之鼓擊也,鼓擊者,乃健動之用也。所謂物寒 則能鳴者,水實制火,火不尅金也。其或火旺水衰,熱 乘金肺,而神濁氣鬱,則暴瘖無聲。《經》言:「內奪而厥,則」 為瘖痱,此腎虛也。

《元張從政儒門事親》

婦人重身

夫婦人重身,九月而瘖瘂不言者,是脬之絡脈不相 接也,則不能言。《經》曰:「無治也。」雖有此論,可煎玉燭散 二兩,水一椀,同煎至七分,去查放冷,入蜜少許,時時 呷之,則心火下降而肺金自清,故能作聲也。

《朱震亨心法》

分經辨因

足少陰之脈挾舌本,足太陰之脈連舌本,手少陰之 別脈繫舌本,故此三脈虛,則痰涎乘虛閉塞其脈道, 而舌不能轉運言語也。若此三脈亡血,則舌無血榮 養而然,治當補血。又此三脈,風熱中之,則舌脈弛縱 而然,風寒客之,則舌脈縮急而然,隨證治之。

《危亦林得效方》

虛損

虛損憔悴。氣血不足。失聲音久瘖。宜「天真丸。」服過半 月。言語自然有聲。

《明樓英醫學綱目》

病因有二

瘖者,邪入陰部也。《經》云:「邪搏於陰則為瘖。」又云:「邪入 於陰,搏則為瘖。」然有二證:一曰舌瘖,乃中風舌不轉 運之類,但舌本不能轉運言語,而喉咽音聲則如故 也。二曰喉瘖,乃勞嗽失音之類,但喉中聲嘶,而舌本 則能轉運言語也。

《李梴醫學入門》

《證治》

有氣血虛損者。有腎虛。及老人忽言不出者。宜於十 全大補湯去桂加菖蒲、遠志。

痰塞不語,宜導痰湯加菖蒲、竹茹、人參,或芩、連。亡血 不語,宜「四物湯加人參、白朮、陳皮、甘草、菖蒲、遠志。」

《徐春甫古今醫統》

《總論證治》

聲音者,內關五臟,其為病也,因於六氣。《金匱真言論》 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其音角,其聲呼;南方赤色,入 通於心,其音徵,其聲笑;中央黃色,入通於脾,其音宮, 其聲歌;西方白色,入通於肺,其音商,其聲哭;北方黑 色,入通於腎,其音羽,其聲呻。」此所以聲音通於五臟 者也。《直指》云:「心為聲音之主,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 音之根,此特言其所重者。舌為心之苗,心病舌不能 轉,則不能語言,暴病者尚可醫治,久病者不可治也。 故心為聲音之主者此也。肺者屬金,主清肅,外司皮 腠。風寒外感者,熱鬱於內,則肺金不清,欬嗽而聲啞, 故肺為聲音之門者此也。腎者人身之根本,元氣發 生之主也。腎氣一虧,則元氣寖弱,而語音瘖者有之。 《經》曰: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錢氏方》小兒 吐瀉利小便過多,以致脾虛不飲食,用益黃散作效, 數日後忽爾不語,錢氏知其脾氣已復,腎氣尚虛,投 以地黃丸益腎,相繼數劑,遂能言,於是益信聲音之 根出於腎也,不誣。

病分三因

有內熱痰鬱,窒塞肺金,而聲啞及不出者,及有欬嗽 久遠傷氣而散者,此內因也。有外受風寒,腠理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