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9 (1700-1725).djvu/124

此页尚未校对

一韭葉許,灸三壯,病甚者灸二七壯。」

《古今醫統》曰:「呃逆,灸膻中、中脘、氣海、三里。」

《醫學綱目》曰:「氣逆發呃,取膻中、中脘,先補後瀉。不已, 再取三里、肺俞、行間。」

噫呃,服藥無效,灸期門必愈。

醫案

《儒門事親》曰:一婦人頭重壯熱面紅,寒熱往來,乾嘔 欬逆,胸脅痛,不能轉側,耳鳴食不下。先以涌瀉,復服 益元散加青黛、薄荷末,調二三服,前證俱減。戴人診 之曰:「此病常欲痛哭為快。」婦曰:「然。常有此,不知何謂。」 戴人曰:「少陽相火凌爍肺金,金受火制,屈無所告。肺 主悲,故欲痛哭而為快也。」再加歸、芍、黃連解毒湯,數 劑全瘥。

《丹溪心法》曰:「一女子年踰笄,性躁味厚,暑月因大怒 而欬逆發,舉身跳動,脈不可診,神昏。視其形氣俱實, 曰:『膈上有痰,怒氣連鬱,痰熱相搏,氣不得降,非吐不 可。以人參蘆煎飲,大吐頑痰,數椀昏睡一日而安。人 參入手太陰,補陰中之陽者也,蘆則反是,大瀉太陰 之陽。女子暴怒氣上,肝主怒,肺主氣,怒則氣逆,肝木』」 乘火侮肺,故欬逆而神昏。參蘆善吐,今痰盡氣降,火 息,金氣復位,胃氣得和而解。

趙立通,年近五十,質弱而多怒。七月炎暑大饑,索飯 於家,不能急具,因大怒。兩日後得滯下病,口渴,自以 冷水調生蜜飲之甚快,滯下亦漸緩,如此五七日,召 予視脈,稍大不數,遂令止蜜水,渴時且令以人參、白 朮煎湯,調益元散與之,滯下亦漸收。七八日後,覺倦 甚發呃,予知其因下久而陰虛也,令其守前藥,然滯 下尚未止,又以煉蜜飲之,如此者三日,呃猶未止。眾 皆尤藥之未當,將以薑、附飲之。予曰:「補藥無速效,附 子非補陰者,服之必死。」眾曰:「冷水飲多,得無寒乎?」予 曰:「炎暑如此,飲涼非寒,勿多疑。待以數日,藥力到,當 自止。」又四日而呃止,滯下亦安。

陳擇仁,年近七十,厚味之人也。有久嗽病而作止不 常,新秋患滯下,食大減,至五七日後呃作。召予視之, 脈皆大豁,眾以為難。予曰:「形瘦者尚可為。」以人參白 朮湯,下大補丸以補血,至七日而安。

超越陳氏,二十餘歲,因飽後奔走數里,遂患噦病。但 食物則連噦百餘聲,半日不止,飲酒與湯則不作,至 晚發熱,如此者二月,脈濇數,以「血入氣中」治之,用桃 仁承氣湯加紅花煎服,下污血數次即減。再用木香 和中丸加丁香服之,十日而愈。

洪孺人,年二十六歲,夏月因事為長上所阻,怒氣鬱 抑不得舒,須臾就浴湯,熱不可近,怒氣復增,就悶絕 昏倒。乃以衣遮掩就房,須臾欬逆大作,每一聲,必渾 身為跳躍,仍復昏悶,凡三五息一作脈不可診。予曰: 「此膈上有痰逆,為怒氣所鬱,痰熱相搏,氣不得降而 逆,非吐則不可。」是時夜半,又事出倉卒,適有人參蘆 二兩在彼,濃煎飲之,大吐稠痰二升許,通體得汗,困 睡半夜而安。

《醫學正傳》曰:「東陽李氏子,病傷寒,陽明內實,醫與補 藥治而成發呃。十日後,召予診其脈,長而實大,與大 承氣湯大下之,熱退而呃亦止。」

盤松周氏子得傷寒證,七日熱退,而呃連聲不絕,舉 家徬徨,召予診脈,六脈皆沉細無力,人倦甚。以「補中 益氣湯」作大劑,加炮附子一錢,一日三貼,兼與灸乳 根、氣海三處,當日呃止,脈亦充而平安。

《醫學準繩六要》曰:「一老人內傷飲食,消導未減。一人 悮,與潤腸丸二服,下清水,脹痛轉甚。一人復投巴豆 丸二服,致欬逆不止,用大劑六君子湯二貼至五貼 全止,補養而愈。」

《醫學綱目》曰:「予長兄九月得滯下,每夜五十餘行,嘔 逆食不下。五六日,後加呃逆,與丁香一粒噙之立止。 但少時又至,遂用黃連瀉心湯加竹茹飲之,呃雖少 止,滯下未安。如此者十饌日,遂空心用御米殼些少 澀其滑,日間用白朮、陳皮之類補其虛。自服御米殼 之後,呃聲漸輕,滯下亦收而安。」

有病傷寒將愈,忽患呃逆。予與古人治呃逆之藥殆 遍,皆不愈。計出無奈,遂用皂角末吹入鼻中,得嚏而 呃逆止。少時又呃,又與皂角末嚏而止者,凡數百次, 其嚏時出痰涕漸多,自是呃逆漸疎,至二三日而止。 此是合《經》草刺鼻嚏之法,故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