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9 (1700-1725).djvu/13

此页尚未校对

導引

《保生祕要》曰:「傷食嘔吐導引法,按寅卯辰候,空心披 衣起牀,正身直立,雙手用力挐兩肘膊,腳尖著地,腳 跟雙懸,起倒力舂,二九之數,醉飽勿行,恐傷臟腑。 運功先呼濁,次吸清,歸臍閉口存心下丹田,半晌運 臍自然安。」

飽食醉後,因怒下血。運功定神存元氣。顧臍念戒多 怒有食,必須調節。病自即安。

食積致嗽。外法摩臍輪,使食漸次下去,須寬性,平胸 膈,而氣下降,即愈。

醫案

《儒門事親》曰:「戴人出遊,道經陽夏,問一舊友,其人病 已危矣。戴人往視之,其人曰:『我別無病,三年前當隆 暑,時出村野,有以煮酒饋予者。適村落無湯器,冷飲 數升,便覺左脅下悶,漸痛結硬,至今不散。鍼灸磨藥, 殊不得效。戴人診其兩手脈,俱沉實而有力,先以獨 聖散吐之,一涌二、三升,色如煮酒,香氣不變;後服和』」 脾散去濕藥。五七日。百脈沖和。始知鍼灸無功。徒增 苦楚矣。

一緇侶好茶成癖,積在左脅。戴人曰:「此與肥氣頗同, 然痎瘧不作,便非肥氣,雖病十年,不勞一日。況兩手 脈沉細,有積故然。吾治無鍼灸之苦,但小惱一餉,可 享壽盡期。」先以茶調散吐出宿茶水數升,再以水如 意揃之,又涌數升,皆作茶色;次以三花神祐丸九十 餘粒,是夜瀉二十餘行,膿水燥糞瘀血雜然而下。明 日以除濕之劑服十餘日,諸苦悉蠲,神清色瑩。 《丹溪心法》曰:「一女子在家,因事不如意,鬱結在脾,半 年不食,每日食棗數枚,適喜饅頭,亦能少食,惟深惡 粥飯。予診其脾氣,非枳實不能散,遂以溫膽湯去竹 茹與服,經三月,服二百貼而愈。」

一女子年二十餘,許婚後,夫遠出,二年不歸。女子病 重不食,困臥如痴,他無所苦,諸醫不效。予往治之,見 女向裡牀而睡,形體羸瘦。余思之,此氣結病也。藥不 能治,得怒可解。予往激其怒,掌其面三,且責以不得 有外思,女果大怒而哭,待其哭一二時許,令其父母 解之,進藥二貼,即欲食矣。余謂其父母曰:「雖愈,必得 喜方可解,若再思,則結氣必復至矣。」其父因偽作其 夫有書回,約日成婚。一月餘,其夫果歸,病得全愈。 《醫學綱目》曰:「秦生好服三生茶及冷物,成積而痼寒。 脈非浮非沉,上下內外,按舉極有力,堅而不柔,觸指 突出膚表,往來不可以至數名,縱橫不可以巨細狀, 此陰證鼓擊脈也。一身流行之火,萃於」胸中,寒氣逼 之,故搏大有力。與真武、四逆、理中等湯丸,佐以芍藥、 茴香,使不僭上。每日服百丸,夜八十丸,至夜出汗而 愈。

唐臣嗜冷食,遂成陰證,脈遲七八至一止,後僅三至。 余亟與溫劑數服,四五日不解,遂續進三服,一日脈 生,大汗而解。

羅謙甫云:「脾胃弱而飲食難任者,不可一概用尅伐 之劑,宜錢氏異功散補之,自然能食。設或嗜食太過, 傷脾而痞滿嘔逆,權用枳實丸一服,慎勿多服。」余嘗 治翁氏久瘧,食少汗多,先用補劑加黃連、枳實,月餘 食反不進,汗亦不止。因悟謙甫此言,遂減去枳、連,純 用補劑,又令粥多於藥而食進,又於原方內加附子 三分半,一服而愈。

薛己《醫按》曰:「趙吏部患吐物出皆酸味,其脈氣口大 於人迎者二三倍。」僚友速余投劑,余曰:「此實邪在上, 候其吐盡酸味,不藥自愈。」翊早吐止而安。

一婦人脾胃虛弱,飲食素少,忽痰湧氣喘,頭搖目劄, 手揚足擲,難以候脈。視其面色,黃中見青,此肝木乘 脾土,用六君加柴胡、升麻治之而甦,更以補中益氣 加半夏,調理而痊。

光祿高署丞,脾胃素虛,因飲食勞倦,腹痛胸痞,誤用 大黃等藥下之,譫語煩躁,頭痛喘汗,吐瀉頻頻,時或 昏憒,脈大而無倫次,用六君子加炮薑,四劑而安。但 倦怠少食,口乾發熱,六脈浮數,欲用瀉火之藥。余曰: 「不時發熱,是無火也;脈浮大是血虛也;脈浮虛,是氣 虛也。」此因胃虛,五臟虧損,虛證發見,服補胃之劑,諸 證悉退。

廷評:張汝翰胸膈作痞,飲食難化,服枳朮丸久而形 體消瘦,發熱口乾,脈浮大而微,用補中益氣加薑桂, 諸證悉退。惟見脾胃虛寒,遂用八味丸補命門火,不 月而飲食進,三月而形體充。此證若不用前丸,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