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9 (1700-1725).djvu/17

此页尚未校对

伏梁乃心下有餘之積,故微主邪薄於心下,心主血,熱則上溢,故時唾血。

「脾脈微大,為腹裹大膿血」,在腸胃之外。

「大乃太過」,腹裹大膿血,有餘之積聚也。

肝脈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微緩,為水瘕痹。

肝苦急,故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皆有餘之氣也。水瘕痹者,亦食飲之所積也。

肺脈滑盛,為息賁上氣。

滑主陽氣盛,故為息賁上氣。

《五變篇》

黃帝曰:「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 「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 邪氣留止,積聚乃傷。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 稸積留止,大聚乃起。」

津液血氣,腸胃之所生也。腸胃惡則邪氣留止而成積聚,乃傷脾胃之間。若再飲食之寒溫不節,邪氣稍至,即畜積而大聚乃起

《本臟篇》

肝高則上支賁,切脅悗為息賁。

肝脈貫膈,上注肺,故上支賁,切脅悗,為息賁。

《水脹篇》

黃帝曰:「腸覃何如?」岐伯曰:「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 搏,氣不得營,因有所繫,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 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 狀,久者離臟,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 候也。」

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則衛氣不得營行矣。因有所繫癖而內著者,此無形之氣,相搏於腸外空郭之中,而著於有形之膏膜也。是以血肉之惡氣乃起,瘜肉乃生,而成此覃,久則離於臟腑之脂膜,如懷子之虛懸,按之則堅,推之則移,不涉於臟腑,故「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

黃帝曰:「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 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以留止, 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 導而下。」

寒氣客於子門,則子門閉,而胞中之血,當瀉不瀉,留積而成衃塊,日以益大,狀如懷子,血留胞中,故月事不以時下。覃瘕皆生於女子,治之者,可導而下之。

《百病始生篇》

黃帝問於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 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臟,風雨則傷上,清濕則 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願聞其會。」岐伯曰:「三部之 氣各不同,或起於陰,或起於陽,請言其方。喜怒不節 則傷臟,臟傷則病起於陰也。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 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是謂三部。」至於其淫泆,不可 勝數。

此言「百病始生,無非外感內傷,止此上中下三部之分,至其浸淫流泆,則變不可勝數也。」

黃帝曰:「余固不能數,故問先師,願卒聞其道。」岐伯曰: 「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 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 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兩實相逢,眾人肉 堅其中於虛邪也。因於天時,與其身形,參以虛實,大 病乃成,氣有定舍,因處為名。上下中外,分為三員。」

虛風者,春時之風,從西方來,夏時之風,從北方來,此五行不正之氣,故傷人之形。若人氣不虛,雖遇虛風,不能傷人,故必以身之虛,逢天之虛,兩虛相搏,乃客於形,非比眾人之肉堅也。三員如下文。虛邪中人,病因表也;積聚之已成,病因內也;情慾之傷臟,病在陰也。即內外三部之謂。

「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 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 然,故皮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 於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留而不去,傳舍於經。 在經之時,洒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輸。在輸之時, 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留而不去,傳舍 於伏衝之脈。在伏衝之時,體重身痛,留而不去,傳舍 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飱泄,食 不化,多熱則溏出糜,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 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 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於伏衝之脈,或 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 泆,不可勝論。

邪之中人,必由表入裏,始於皮膚。人之形虛,則皮膚緩,邪得乘之,毛髮立而淅然,血氣凝滯,而皮膚痛也。察在何經,或深或淺,治之於外,若留而不去,其入漸深,則傳舍於絡脈,故痛於肌肉之間。若肌肉之痛,時漸止息,是邪將出絡而深,大經代受之邪氣自絡入經,猶為在表,故洒淅惡寒。然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