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9 (1700-1725).djvu/25

此頁尚未校對

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補,四者而已。詳列如左: 凡積堅氣實者,非攻不能去,如祕方化滯丸、化鐵丹、 遇仙丹、感應丸、大硝石丸、三花神祐丸、赤金豆百順 丸之類,皆攻劑之峻者也。又如三稜丸、勝紅丸、阿魏 丸、助氣丸、紅丸子、溫白丸之類,皆攻劑之次者也。 凡不堪攻擊,止宜消導漸磨者,如和中丸、草豆蔻丸、 保和丸、大小和中飲之類是也。若積聚下之不退,而 元氣未虧者,但當以行氣開滯等劑,融化而潛消之。 無形氣聚,宜散而愈者,如排氣飲、神香散、《指迷》「七氣 湯」、「十香丸」、「四磨飲」之屬是也。

凡積痞勢緩,而攻補俱有未便者,當專以調理脾胃 為主,如潔古之枳朮丸,乃其宜也。余復因其方而推 廣之。近製芍藥枳朮丸,兼肝脾以消膨脹,除積聚,止 腹痛,進飲食,用緩收功,其效殊勝於彼。再如大健脾 丸,木香人參生薑枳朮丸,皆調補脾胃之妙劑,所當 擇用者也。

凡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之人,多有積聚之病。蓋脾 虛則中焦不運,腎虛則下焦不化,正氣不行,則邪滯 得以居之。若此輩者,無論其有形無形,但當察其緩 急,皆以正氣為主。凡虛在脾胃者,宜五味異功散,或 養中煎、溫胃飲、歸脾湯之類主之。虛在肝腎者,宜理 陰煎、腎氣丸、煖肝煎之類酌而用之。此所謂養正,積 自除也。其或虛中有滯者。則不妨少加佐使。

治積之要,在知攻補之宜。而攻補之宜,當於孰緩孰 急中辯之。凡積聚未久,而元氣未損者,治不宜緩。蓋 緩之則養成其勢反以難制。此其所急,在速攻可也。 若積聚漸久,元氣日虛,此而攻之,則積氣本遠,攻不 易及,胃氣切近,先受其傷,愈攻愈虛,則不死於積,而 死於攻矣。此其所重在命,不在乎病,所當察也。故凡 「治虛邪者,當從緩治,只宜專培脾胃,以固其本,或灸 或膏,以疏其經。但使主氣日強,經氣日通,則積痞自 消,緩急之機,即萬全之策也。」不獨治積,諸病亦然。 凡堅痞之積,必在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原非藥力所 能猝至,宜用阿魏膏、琥珀膏,或水紅花膏、三聖膏之 類,以攻其外,再用長桑君鍼法,以攻其內,然此堅頑 之積,非用火攻,終難消散,故莫妙於灸。余在燕都,嘗 治愈痞塊在左脅者數人,皆以灸法收功。

積久成疳,乃其經絡壅滯,致動肝脾陽明之火,故為 頰腫口糜,牙齦臭爛之證。此其在外當用膏藥艾火 以破堅頑,在內當用蘆薈等丸,以清疳熱。

《石室祕籙》
臣陳士鐸著

《痞塊治法》

「病有堅勁而不肯輕易散者,當用軟治。如人生塊於 胸中,積痞於腹內,法用藥以軟之。心中生塊,此氣血 堅凝之故,法當用補血,補氣之中少加軟堅之味,則 氣血活而堅塊自消。倘徒攻其塊,而不知溫補之藥, 則堅終不得消。」方用人參當歸青鹽五味柴胡半夏 各一錢白芍麥冬各三錢熟地五錢山茱茰二錢附 「子一片,水煎服。」此方妙在純用補藥,止加青鹽一味 以軟堅,若無意於治堅者,久之而堅自軟,此柔能制 剛之妙法也。痞塊之堅,又一法以治之。蓋堅在於腹 中,若徒攻其堅,必致腹中不和,而損傷胃氣,法當用 和解之中軟以治之,則堅之性可緩,而堅之形可化, 堅之氣可潰,堅之血可消。否則有形「之物盤踞於中, 無形之氣必耗於外,日除堅,而堅終不得去也。」方用 白朮五兩,神麯二兩,地栗粉八兩,𪔀甲一斤,酢炙白 芍、茯苓各三兩,半夏、甘草、白芥子各一兩,蘿蔔子、厚 朴、人參各五錢,肉桂三錢,附子一錢各為末,蜜為丸, 每日臨睡送下五錢,即以美物壓之,一料未有不全 愈者。此方有神功,妙在用𪔀甲為君,則無堅不入。尤 妙用地栗粉佐𪔀甲以攻邪,又不耗散真氣。其餘各 品,俱是健脾理正之藥,則脾健而物自化。尤妙用肉 桂、附子,衝鋒突圍而進,則𪔀甲大軍相繼而入,勇不 可當,又是仁者之師,賊雖強橫,自不敢抵敵,望風披 靡散走。又有諸軍在後,斬殺無遺,勦撫並用,有不三 月告捷者哉。此更軟治之妙。倘不補正氣。惟大黃巴 豆兩頭尖阿魏之類。直前攻堅。雖亦有得勝之時。然 中州掃蕩。田野蕭然。終必倉空箱罄。人民匱乏之形。 有數年不能培植者也。

「有人成痞塊之證,一時發作而腹痛不可手按者,可 用下墮之法,蓋乘其邪動而墮之也。」方用枳實一兩, 白朮二兩,馬糞炒焦五錢,酒煎服。蓋馬糞最能安痛, 又不傷氣,且又能逐邪而化物,故藥籠中最宜預備 之。蓋倉猝間不可即得,此物愈久愈妙,不必多用至 五錢,即一二錢用之,無不奇妙。今用五錢,又與枳實 同用,則積塊自消。然而徒消其積,未免恐傷脾陰。又 佐以白朮二兩,大健其脾氣,則馬糞與枳實可以施 其祛蕩之功,此妙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