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9 (1700-1725).djvu/69

此页尚未校对

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恐則精 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 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炅則腠理開,榮衛通, 汗大泄,故氣泄矣。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 定,故氣亂矣。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思 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怒為肝志,肝主藏血,怒則肝氣上逆,故甚則嘔血。木氣乘脾,故為飱泄。脾位中州,肝臟居下,故嘔血飱泄,皆為氣上也。喜則志意和達,榮衛疏通,其氣舒徐而和緩矣。心氣并於肺則悲心,悲氣并則心系急而上焦之氣不通,榮衛不能行散矣。氣鬱於中則熱中,氣不運行,故潛消也。恐傷腎,是以精氣退卻而不能上「升,膻中為氣之海,上出於肺,以司呼吸,然其原出於下焦,故精氣卻則上焦閉,閉則生升之氣還歸於下,而下焦脹矣。上下之氣,不相交通,故氣不行矣。」寒氣客於腠理,則腠理閉而氣不通,故氣收於內矣。炅則腠理開,汗大泄,則陽氣從而外泄矣。驚則心氣散而無所倚,神志越而無所歸,思慮惑而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腎氣傷而喘息於內,陽氣張而汗出於外,外內皆越,故氣耗散矣。思則心神內存,正氣留中而不行,故「氣結」矣。

《調經論》

《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

心在志為喜,在聲為「笑。」故有餘則笑不休,不足則金氣反勝而為悲。

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

肝志怒,故血有餘則肝氣盛而主怒。腎志恐,故血不足則母氣衰而并於脾,故恐。

血并於上,氣并於下,心煩惋善怒。

血并上,則脈氣實而心煩惋;氣并於下,則不舒氣而多怒也。

《大奇論》

脈至如華者,令人善恐,不欲坐臥,行立常聽,是小腸 氣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脈至如華」者,如華之輕微也。小腸為心之腑,而屬丙火,其脈當來盛,反如華者,氣予不足也。腑氣不足,則臟氣亦虛,神虛則恐懼自失,神志不寧,故坐臥不安也。小腸之脈入耳中,屬聽宮,常有所聽者,如耳作蟬鳴,或如鐘磬聲,皆虛證也,遇金水生旺之時而死。

《脈解篇》

《陽明》所謂「甚則厥,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者, 陽氣與陰氣相薄,水火相惡,故惕然而驚也。」

陽明氣厥,則陽明之脈病,乃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也。

《少陽》所謂少氣善怒者,陽氣不治,陽氣不治,則陽氣 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

「少陽主氣,秋時陽氣下降,而不治於外,則少陽之氣亦不得出,故少氣也。」厥陰肝氣,與少陽標本相合,少陽之氣不得出,則肝氣當治而亦未得矣。肝氣內鬱,故善怒。煎厥者,焦煩顛倒也。

所謂恐,如人將捕之者,秋氣萬物未有畢去,陰氣少, 陽氣入,陰陽相薄,故恐也。

秋時陽氣雖入,而陰氣尚少,故萬物雖衰而未盡去。陰氣雖少,當正出之時,而與陽氣之入相薄,則少陽厥陰之氣皆傷。肝氣虛則恐。膽病者心下澹澹,如人將捕之。

《四時刺逆從論》

夏刺肌肉,血氣內卻,令人善恐。

夏氣在孫絡。而使之溢於肌中。則血氣虛。卻於內矣。陽明脈虛。則恐如人將捕之。

夏刺筋骨,血氣上逆,令人善怒。

夏氣浮長於上,而反逆之使下,則氣鬱不疎,而使人善怒也。

《經脈別論》

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於肺, 淫氣傷心。

墮則傷筋,肝主筋,故「喘出於肝。」「木勝土,故淫氣害脾」,驚則氣亂,故喘出於肺。「肺者心之蓋,故淫氣傷心。」

「疾走恐懼」,汗出於肝。

疲勞傷筋,故汗出於肝。

《宣明五氣論》

胃為氣逆、為噦、為恐。膽為怒。

胃受肺之寒氣所逆,而欲復出於胃,故為噦。胃之逆氣,下并於腎則為恐,蓋腎於胃,戊癸相合也。膽為中正之官,性秉剛決,病則氣鬱而為怒。

五精所并,精氣并於心則喜,并於肺則悲,并於肝則 憂,并於脾則畏,并於腎則恐,是謂五并,虛而相并者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