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0 (1700-1725).djvu/24

此页尚未校对

《內經》曰:「邪氣盛則實,正氣奪則虛。」夫經之所謂邪者, 風寒暑濕燥火有餘之淫邪耳,非若世俗所謂鬼神 之妖怪也。病有心虛驚惕,如醉如癡,如有邪鬼所附, 或陽明內實,以致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皆痰火之所 為,實非鬼妖邪祟之所迷也。古雖有禁呪一科,及龍 樹呪法之治,皆移精變氣之術,但可解疑釋惑,以使 心神之歸正耳。何邪祟之可祛哉。

丹溪曰:「俗云衝惡者,謂衝斥邪惡鬼祟而病也。如病 此者,未有不因氣血先虧而致者,氣血者,心之神也, 神既衰乏,邪因而入,理或有之。血氣兩虛,痰塞心胸, 妨礙升降,不得運行,以致十二官各失其職,視聽言 動,皆為虛妄,以邪治之,其人必死。」

病自心生

凡山谷幽隱處所,或有魍魎魑魅,狐精狸怪,及人間 多年雞犬,亦間有成妖,縱使迷人,則不過近於氣血 虛而正氣弱者。正氣弱即心邪,心邪則妄見妄聞,妄 言妄走,無非邪也。惟邪見邪,故有之矣。正人無病者, 皆不得見,從可審矣。惟此心一正,則百邪俱避,何邪 祟之疑哉。

禁呪服藥兼治

治邪祟病,雖禁呪以釋其疑,服藥必詳虛實痰火輕 重調治,則內外合一,其病速愈。若只務巫而不用藥, 其病不能去,必無可愈之理。若只服藥而不用巫以 釋疑,雖愈效遲。是故內外兼治,斯速效矣。此《祝由》之 所由設也。

《脈候》

乍疏乍數,乍大乍小,或促或結,皆邪脈也。脈緊而急 為遁屍。脈滑者為鬼疰。

《王肯堂證治準繩》

中惡

中惡之證,因冒犯不正之氣,忽然手足逆冷,肌膚粟 起,頭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錯言妄語,牙緊口噤,或頭 旋運倒,昏不知人,即此是卒厥、客忤,飛尸鬼擊,弔死 問喪,入廟登塚,多有此病。蘇合香丸灌之,候稍甦,以 調氣散和平胃散服,名「調氣平胃散。」

《石室祕籙》
臣陳士鐸著

中邪

急治者,不可須臾緩也。如人中邪,實由於痰,方用人 參、白朮、半夏各三錢,皂角末、陳皮各一錢,水煎服。此 方之妙,在皂角能開人之孔竅,引群藥直入心經,而 痰之迷滯無不盡,開痰去邪將何留。

還魂湯仲景下同

治卒死客忤死

麻黃去節,二兩一本四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七十箇 甘草炙,一兩

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令嚥之。通治諸感忤。

又方

韭根一把 烏梅二七枚 吳茱萸半升,炒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之,以病人櫛內中,煮三沸,櫛浮者生,沉者死。煮取三升,去滓,分飲之。

五疰湯千金方下同

治「卒中賊風,遁尸鬼邪,心腹刺痛脹急。」

大黃, 甘草各三兩, 當歸, 芍藥各二兩

烏頭十枚, 生薑、 蜜各一斤, 桂心四兩

右八味,㕮咀,別漬大黃,以水九升,煮取三升,烏頭別內蜜中,煎,令得一升,拌湯中,去滓。分服三合,如人行三十里久,更進一服,日三,不止加至四合。

蜈蚣湯

治惡疰,邪氣往來,心痛徹背,或走入皮膚,移動不定,苦熱,四支煩痛,羸乏短氣。

蜈蚣一枚, 牛黃一分, 大黃二兩, 丹砂

人參各三分, 細莘、 鬼臼、 當歸、 桂心

乾薑各一兩, 黃芩, 麝香各半兩, 附子四枚。

右十三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牛黃、麝香末,分三服。

又方

治卒中惡賊風,寒冷入腹,便絞痛,或飛尸遁尸,發作無時,搶心胸滿,脅痛如刀刺,口噤者。

甘草, 乾薑, 茯苓, 乾地黃, 羊脂, 當歸, 細莘各一兩 芍藥, 吳茱萸, 桂心各二兩 梔子仁十五枚

右十一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脂烊盡,分三服。欲利者,加大黃三兩。

又方

治「卒中惡風,角弓反張」 ,或「飛尸遁尸,心腹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