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0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皮生惡物, 一女十六歲,四肢輭,皮處生惡物如黃 豆大,半在肉內,紅紫色,痛甚,諸藥不效。方士教買水 銀四兩,以白紙二張揉熟,蘸水銀擦,三日自落而愈。 膽衡 一產婦因事大恐而病,病雖愈,惟目張不閉, 人皆不能曉,問於錢仲陽曰:「病名膽衡,煮㮋李仁酒 飲之使醉即愈。所以然者,目系內連肝膽,恐則氣結, 膽衡不下㮋李仁,可去結,隨酒入膽,結去膽下,目則 能閉矣。」如言而效。

腹內蝦䗫 汾州王氏病,右脅有聲如蝦䗫,常欲手 按之,否則聲聲相接,醫不能辨。留陽山人趙巒診之 曰:「此因驚氣入於臟腑而成。」與鎮驚硃砂丸,以蝦䗫 衣湯送下,遂瘥。蝦䗫衣即車前草也。

諸蟲門

《黃帝素問》

《氣交變大論》

歲木不及,收殺氣行,寒雨害物,蟲食甘黃,脾土受邪。

夏秋之交,土氣用事,而反為寒雨所勝故也。

歲土不及復,則收政嚴峻,名木蒼凋,蟲食甘黃,氣客 於脾。

《氣》,水氣也。蟲食甘黃,氣客於脾,水侵土也。

《靈樞經》

《邪氣臟腑病形篇》

脾脈微滑。為蟲毒蛕蝎腹熱。

脾為濕陰之土,《滑》為濕熱之脈,濕熱則生蟲也。

《五癃津液別篇》

中熱則胃中消穀,消穀則蟲上下作,腸胃充郭,故胃 緩,胃緩則氣逆,故唾出。

胃緩則少陰之氣不與陽明相合,反上逆於廉泉,則水液隨之,故涎唾也。

《上膈篇》

「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蟲為下膈,下膈者,食晬 時乃出。

《上膈》者,上焦之氣也;《下膈》者,中焦之氣也。

《論疾診尺篇》

《肘後》粗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

《漢張機金匱要略》

狐惑

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 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 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 主之。

蝕於下部則咽乾。苦參湯洗之。

蝕於肛者,雄黃熏之。

《唐孫思邈千金方》

九蟲

夫人腹中有屍蟲,此物與人俱生,而為人大害。「屍蟲 之形,狀似大馬尾,或如薄筋,依脾而居,乃有頭尾,皆 長三寸。」又有九蟲:一曰伏蟲,長四分;二曰蚘蟲,長一 尺;三曰白蟲,長一寸;四曰肉蟲,狀如爛杏;五曰肺蟲, 狀如蠶;六曰胃蟲,狀如蝦蟆;七曰弱蟲,狀如瓜瓣;八 曰赤蟲,狀如生肉;九曰蟯蟲,至細微,形如菜蟲狀。伏 「蟲則群蟲之主也。蚘蟲貫心殺人。白蟲相生,子孫轉 多,其母轉大,長至四、五寸,亦能殺人。肉蟲令人煩滿。 肺蟲令人欬嗽,胃蟲令人嘔吐,胃逆喜噦。弱蟲又名 膈蟲,令人多唾。赤蟲令人腸鳴。蟯蟲居胴腸之間,多 則為痔,劇則為癩」,因人瘡痍,即生諸癰疽、癬瘻、瘑疥。 齲蟲無所不為。人亦不必盡有,有亦不必盡多,或偏 有,或偏無,類婦人常多,其蟲凶惡,人之極患也。常以 「白筵草」沐浴佳,根葉皆可用,既是香草,且是屍蟲所 畏也。

凡欲服補藥及治諸病。皆須去諸蟲。并痰飲宿癖除 盡。方可服補藥。不爾必不得藥力。

「凡得傷寒及天行熱病,腹中有熱,又人食少,腸胃空 虛,三蟲行作求食,蝕人五臟及下部。若齒齗無色,舌 上盡白,甚者脣裡有瘡,四肢沉重,忽忽善眠。當數看 其上脣內有瘡唾血,脣內如粟瘡者,心內懊憹痛悶, 此蟲在上,蝕其五臟;下脣內生瘡者,其人喜眠,此蟲 在下,蝕其下部,人不能知,可服此蝕蟲藥,不爾,𧏾蟲 殺人。」又曰:「凡患濕𧏾者,多是熱病後,或久下痢不止, 或有客熱結在腹中,或易水土溫涼氣著,多生此病。 亦有乾𧏾,不甚泄痢,而下部瘡痒,不問乾濕,久則殺 人。凡濕得冷則苦痢,單煮黃連及艾葉、苦參之屬,皆 可用之。若病人齒齗無色,舌上白者,或喜眠煩憒,不 知痛痒處;或下痢,急治下部。」不曉此者,但攻其上,不 以下部為意。下部生蟲,蟲蝕其肛,肛爛見五臟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