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2 (1700-1725).djvu/46

此页尚未校对

豬膽 苦酒各三合, 雞子一枚。

右三味,合煎三沸,強者盡服之,羸者須煎六七沸,分為二服,汗出即愈。

鼻衄方

治傷寒鼻衄,肺間有餘熱故也。熱因血自上不止用此。

牡蠣二兩半, 《石膏》一兩六銖。

右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蜜丸如梧子大,用治「大病瘥後,小勞便鼻衄者。」

咽痛方

治傷寒熱病。喉中痛。閉塞不通。

生烏扇一斤,切 豬脂一斤

右二味,合煎,藥成,去滓,取如半雞子大,薄緜裹之,內喉中,稍稍咽之,取瘥。

又方

升麻、 芍藥, 羚羊角各三兩, 通草四兩

射干二兩, 生蘆根切,一斤

右六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作三服。

煎方

治熱病。口中苦。下氣除熱。喉中鳴。

石膏半升, 《蜜》一升。

右二味,以水三升,先煮石膏,取二升,次內蜜,復煎,取如餳,含如棗核,盡復含之,大良。

又方

治傷寒熱病後。口乾喜唾。咽痛。

大棗二十枚, 烏梅十枚。

右二味,和搗,蜜和含如杏核大,咽其汁,甚驗。

又方

治傷寒後下利膿血

阿膠一兩, 黃蘗二兩, 黃連四兩, 梔子十四枚。

右四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阿膠,更煎令消,分為三服。《甲乙方》無黃蘗,有黃芩。

又方

治赤白下膿。小兒得之。三日皆死。此有𧏾蟲在下部。

麝香, 礬石, 巴豆, 附子, 真珠, 雄黃各等分。

右六味,治合,取桑條如箭簳,長三寸,以緜纏頭二寸,唾濡緜,展取藥,著緜上,內穀道中,半日復易之,日再,神效。

止汗方

杜仲、 牡蠣各等分。

右二味,治下篩,臨夜臥,以水服五錢匕。

又方

牡蠣 雷丸、 麻黃根各三兩, 米粉二升。

乾薑、 甘草各一兩。

右六味,治下篩,隨汗處粉之。

麥門冬湯

治勞復氣欲絕。起死人。

麥門冬一兩 甘草二兩 京棗三十枚,擘

竹葉切,一升。

右四味,㕮咀,以水七升,煮粳米一升令熟,去米內諸藥,煎取三升,分三服。「不能服者,緜滴湯內口中,用之有效。」

神效沃雪湯

治「傷寒陰陽二證未辨,時行疫癘,惡氣相傳,服之如湯沃雪,此藥功力,不可具述。」

蒼朮堅者,泡刮去皮 乾薑炮 甘草炙,各六兩 厚朴去皮,薑汁製 防風嫩者 白芍藥去皮 葛根各四兩

右㕮咀,每服四錢,水二鍾,煎至一鍾,去滓熱服之,不拘時服。少頃取生薑蔥作羹,或粥投之,避風坐臥,身體微潤即愈。如疫氣正相傳染,清晨進一服為佳。《常服》每用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服。

桔梗枳殼湯

治「結胸心下痛欲死者。」

桔梗炒 枳殼麩炒 甘草炙,各等分

右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服。或不用生薑亦可。疾多加半夏、生薑,有熱加黃芩。

茵陳蒿大黃湯

治傷寒發黃。面目悉黃。小便赤。宜服。

茵陳蒿 山梔仁 柴胡 黃蘗蜜炙,各半兩 龍膽草五錢 黃芩去黑心 升麻各一兩

大黃炒,一兩

右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滓,早晚食後溫服。

茅根湯

治傷寒發黃,遍身如金色者。

茅根洗剉 山梔子仁 茵陳蒿 地骨皮。

甘草炙,各半兩

右㕮咀,每服五錢,用水一盞半,生薑三片,豆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