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2 (1700-1725).djvu/51

此页尚未校对

麻黃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蔥白二莖,水煎服驗。

消風百解散入門

治感傷風寒,頭痛身疼,鼻塞聲重。

荊芥、 蒼朮、 白芷、 陳皮、 麻黃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蔥白二莖,水煎服。

雙解散河間

治傷寒表裏不解

滑石三錢, 石膏、 黃芩、 桔梗各七分, 防風、 川芎、 當歸、 赤芍藥、 大黃、 麻黃、 薄荷、 連𧄍、 芒硝、 荊芥、 白朮、 梔子各五分, 甘草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二片,蔥白三莖,豉半合,同煎服。此方乃益元散與「防風通聖散」 合劑也。益元散通裏,通聖散發表,兩得其宜也。

三一承氣湯得效

治「傷寒雜病,入裏之深,大小便不通者。」

甘草三錢。 大黃、 厚朴、 枳實、 芒硝各一錢半。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煎至半,去查,入芒硝,再一沸,溫服。

六一順氣湯入門

治傷寒熱邪傳裏,大便結實,口燥咽乾,讝語發狂,潮熱自汗,胸腹滿痛等證,以代大小調胃、三一承氣、大柴胡、大陷胸等湯之神方也。

大黃二錢, 枳實、 厚朴、 芒硝、 柴胡、 黃芩、 芍藥、 甘草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水煎至半,去滓,入鐵銹水二匙調服。

陶氏黃龍湯節菴

治「熱邪傳裏,胃中燥糞結實,心下硬痛,純下清水。」

大黃二錢, 芒硝一錢半, 枳實、 厚朴各一錢, 人參、 當歸、 甘草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正陽散得效

治傷寒陰毒證

附子炮,一兩 乾薑炮 甘草炙,各二錢半

皂角一挺 麝香一錢。

右為末,每二錢,水一盃,煎至五分,和查熱服。《一方》用白湯調下。

破陰丹入門下同

治「陰毒脈伏。及陽脫無脈,厥冷不省。」

硫黃五兩, 硝石、 《太乙》、元精石各二兩, 乾薑、 附子、 桂心各五錢。

為末,用鐵銚先鋪元精,次鋪硝石,各一半,中間鋪硫黃末,又鋪硝石、元精,餘末蓋上。以小盞合著地上,候冷取出,入餘藥,同為末,糊丸梧子大。艾湯下三十丸,汗出為度。

復陽丹

治「陰毒面青,肢冷脈沉。」

蓽澄茄 木香 吳茱萸 全蠍、 附子炮。

硫黃各五錢, 乾薑一錢。

右為末,酒糊和丸梧子大,薑湯下三十丸,復以熱酒投之,取汗。

還陽散本事下同

治「陰毒,面青肢冷,心躁腹痛。」

硫黃。

為末。每二錢。新汲水調下。良久。或寒一起。熱一起。再服。汗出而差。

退陰散

治傷寒陰毒

川烏 乾薑等分。

右為粗末,炒令轉色,放冷再為細末。每一錢,鹽一捻,水少許,同煎溫服。

三黃石膏湯醫鑑

治「陽毒發斑,身黃眼赤,狂叫欲走,讝語,六脈洪大。」

麻黃一錢, 《石膏》三錢, 黃芩、 黃連、 黃蘗、 山梔仁各一錢半, 香豉半合。

右剉,作一貼,入薑二片,細茶一撮,水煎服。

三黃巨勝湯入門下同

治陽毒發狂極甚。姑以劫之。

即前「三黃石膏湯」去麻黃、豆豉。加芒硝、大黃。

入薑一片。棗二枚。水煎。臨熟加泥漿清水二匙服。

霹靂散

治陰盛格陽證

附子一枚,炮過,以冷灰培半時許,取出,切半箇。

細剉,入蠟茶一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查,入熟蜜半匙,放冷服之,須臾躁止,得臥汗出差。

回陽返本湯

治陰盛格陽證

附子炮 乾薑炮 人參 陳皮 麥門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