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2 (1700-1725).djvu/56

此页尚未校对

雄黃銳散

治下部。瘡。

雄黃 青葙子 苦參 黃連各二錢。 桃仁一錢。

右為末,以生艾汁和如棗核大,緜裹納下部。

酸棗仁湯活人下同

治「傷寒後。」 虛煩不得眠。

棗仁炒,二錢 麥門冬、 知母各一錢半 茯苓 川芎各一錢 乾薑 甘草炙,各一分半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烏梅湯

治傷寒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

柴胡二錢 梔子炒 黃芩 甘草炙,各一錢 烏梅肉二箇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豉五十粒,同煎服。

辰砂五苓散丹溪

治「傷寒發熱,狂言讝語,及差後熱不退,虛煩等證。」

澤瀉、 赤茯苓、 豬苓、 白朮各二錢半, 肉桂、 辰砂各五分。

右細末,每二錢,沸湯煎服。

辰砂益元散入門下同

治傷寒熱不退。狂言讝語。

滑石六兩, 甘草、 辰砂各一兩

右細末,每二錢,井水調下,日二三。

溫經益元湯

治「發汗過多,衛虛亡陽,以致頭眩身慄,筋惕肉瞤。」

熟地黃 人參 白朮 黃芪蜜炒 白芍藥 當歸 生地黃 白茯苓 陳皮 甘草各一錢 桂皮 附子炮,各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棗二枚,糯米一撮,水煎服。

陶氏再造散

治陽虛不得汗,名曰「亡陽證。」

人參 黃芪 桂皮 附子炮 細莘 羌活 防風 川芎 甘草炙,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煨薑一片,棗二枚,煎至半,入炒芍藥一錢,再煎一二沸,溫服。

附子理中湯三因

治中寒口噤身強直

附子炮 人參 白朮 乾薑炮 甘草炙,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一方加吳茱萸肉桂當歸陳皮厚朴各等分,煎服。亦名「附子理中湯。」

朮附湯得效下同

治傷寒

白朮三錢 甘草炙,一錢半 附子炮,一錢

右剉,作一貼,入薑十片,煎水調《蘇合丸》三丸服之。

回陽湯

治中寒

益智、 青皮各二錢。 川烏、生 附子生,各一錢 乾薑炮,五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七片,棗二枚,水煎服。

防風沖和湯

治「春夏秋感冒風寒,頭痛身熱,自汗惡寒,脈浮緩。」

羌活、 防風各一錢半, 白朮、 川芎、 生地黃、 白芷、 黃芩各一錢, 細莘、 甘草各五分。

右剉,作一劑,入薑三片,蔥三莖,水煎服。一名《加減沖和湯》。

沖和散

治四時感冒風寒

蒼朮四錢, 荊芥、 甘草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沃雪湯類聚

解利四時傷寒。溫和表裏。通順陰陽。

蒼朮三錢, 厚朴一錢半, 川芎、 當歸、 防風、 白芍藥、 陳皮、 葛根、 甘草各七分。

右剉,作一貼,水煎服。

升麻葛根湯局方

治溫病及時令感冒

葛根二錢。 白芍藥、 升麻、 甘草各一錢。

右剉,作一貼,薑三片,蔥二莖,煎服。

加味益氣湯回春

治勞力感寒證

人參 黃芪 防風 柴胡各一錢 白朮 陳皮 當歸各七分 羌活一錢半 甘草五分 升麻 黃蘗酒炒,各二分

右剉,作一貼,入薑三片,水煎服。熱甚加酒炒黃芩三分。

陶氏補中益氣湯入門

治「內傷氣血,外感風寒,頭痛身熱,惡寒自汗,沉困無力。」

人參 生地黃 黃芪 當歸 川芎 柴胡 陳皮 羌活 白朮 防風各七分, 《細莘》

甘草各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