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2 (1700-1725).djvu/58

此页尚未校对

凡五臟氣血俱虛者,宜此為主。

「人參 熟地俱隨宜。」 當歸三錢。 炙甘草一錢。 白朮炒一錢半。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或加生薑三五片。

一陰煎

凡腎水真陰不足,而虛火為邪者,宜此。

熟地三五錢, 甘草一錢, 生地、 芍藥、 麥冬、 丹參各二錢, 牛膝一錢半。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加減一陰煎

凡水虧火盛,煩熱動血者,宜此。

生地、 芍藥、 麥冬各二錢, 熟地三五錢。

炙甘草五、七分, 知母、 地骨皮各一錢。

二陰煎

凡心經有熱,狂笑煩熱,失血者宜此。

生地、 麥冬各二、三錢, 棗仁二錢 元參

茯苓、 木通各一錢半 黃連或用一二錢。

生甘草一錢。

水二鍾,燈草二十根,竹葉亦可。煎七分,食遠服。

三陰煎

凡「三陰不足,及風瘧多汗,而正氣不復,寒熱不止者,宜此。」

當歸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 炙甘草一錢。

芍藥酒炒 棗仁各二錢 人參「隨宜。」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

大營煎

此「大補元煎之次也,酌宜用之。」

當歸二、三錢或五錢 熟地三、五、七錢 炙甘草、 桂各一、二錢 牛膝一錢半 枸杞 杜仲各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小營煎

凡血少陰虛而無火者,宜此。

熟地二三錢 當歸 芍藥酒炒, 山藥炒。

枸杞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

補陰益氣煎

凡邪陷陰中,陰虛不能作汗,身熱不退,或往來寒熱者宜此。

人參一、二、三錢 當歸 山藥酒炒,各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或一二兩 陳皮 炙甘草各一錢 升麻三、五分火浮於上者不必用 柴胡一、二錢無外邪者不必用

水二鍾,加生薑三五七片,煎八分,食遠溫服。

金水六君煎

凡陰虛受寒,欬嘔喘促,吞酸痞滿等證,宜此。

當歸、 半夏、 茯苓各二錢, 陳皮一錢五分, 熟地三五錢, 炙甘草一錢。

水二鍾,生薑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大和中飲

凡邪結胃脘,氣逆食滯者宜此。

陳皮一、二錢, 枳實一錢, 砂仁五分, 山樝、 麥芽各二錢, 厚朴、 澤瀉各一錢半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食遠溫服。

小和中飲

凡胸膈脹滿,嘔惡氣滯者宜此。

陳皮 茯苓 厚朴各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山樝 扁豆炒,各二錢

水一鍾半,加生薑三五片,煎服。

小分清飲

凡小水不利,濕滯腫脹,泄瀉者宜此。

茯苓、 澤瀉、 豬苓各二、三錢, 薏仁二錢。

枳殼、 厚朴各一錢。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食前服。

百順丸

凡三焦熱祕,邪不解者宜此。

川大黃錦紋者,一斤, 牙皂角炒微黃,一兩六錢

右為末,用湯浸蒸餅搗丸菉豆大,每用五分,或一錢,或二三錢,酌宜用引送下,或用蜜為丸亦可。

一柴胡飲

凡「六經初感,內外俱有熱者,宜此。」

柴胡二三錢, 芍藥二錢, 甘草八分, 黃芩 生地、 陳皮各一錢半。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溫服。

二柴胡飲

凡「邪感三陽,及三陽併病寒勝者,宜此主之。三陰初感者,亦可用。」

陳皮、 厚朴各一錢半, 「半夏」二錢, 甘草八分, 細莘一錢, 柴胡一錢半,或二三錢

水一鍾半,生薑三五七片,煎七、八分,溫服。

三柴胡飲

凡肝脾陰虛血少,而偶感風寒者宜此。

柴胡二、三錢, 芍藥一錢半, 當歸二錢。溏泄易以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