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4 (1700-1725).djvu/14

此页尚未校对

折傷,專主血論,非如六淫七情,有在氣在血之分。然 肝主血,不問何經所傷,惡血必歸於肝,流於脅,鬱於 腹,而作脹痛,或增寒熱。實者下之,虛者當歸鬚散、「復 元活血湯調之。或十全大補湯」加香附、陳皮、貝母等 分,水煎服。

凡損傷瘡口忽乾,毒攻腹內,恍惚煩悶嘔吐,及已出 血多,而又嘔血不止者,難治。初起嘔吐者,用平胃散 為末內服,外用薑汁調敷。《破傷風》浮腫者,江鰾丸。氣 弱者,只用蜜導法。

或始而出血過多,或瘡口早合,瘀血停滯,俱是血分 受病。血屬陰,五臟所主,始雖在表,隨即入裡,故多死 也。宜養血,當歸地黃湯、活神丹、托裡散、內托十宣散, 以防毒陷。外用魚鰾散,或用鼠頭骨為末,臘月豬脂 調敷。

破傷

又有破傷水濕,口噤強直者,用牡蠣為末敷之,仍以 甘草煎湯調服二錢。

或病已十分安痊,而忽有口噤反張,筋搐痰壅,似破 傷風證,又似痓證,其實乃氣血俱虛也。凡癰疽潰後, 膿血大泄,陽隨陰散,變證只宜大補氣血。果係風痓, 亦不宜以風藥治之。血虛者,四物湯加參、朮。氣虛者, 補中益氣湯去升麻、陳皮,加酒炒黑黃蘗、五味子、麥 門冬、肉桂,大劑服之。氣血俱虛,汗多作渴,寒熱者,十 全大補湯加桂、附、麥門,多五味子。𩚬逆者。托裡溫中 湯。若妄投風藥者死。

杖瘡

杖瘡,於法本不當治,據古方「破瘀去血為先,一杖畢 即飲童便和酒,不可喫茶,免血攻心。待神氣定後,體 盛者,用雞鳴散下之;體薄者,瘡攻寒熱,惡心少食,宜 當歸鬚散加柴胡、羌活,氣鬱加木香,心腹脹痛加童 便,心下脹滿,氣不通暢,加木香、檳榔。外用熱豆腐鋪 在杖處,其氣如蒸,其肉即紫,復以熱豆腐鋪之,以紫」 肉散盡,淡紅為度,出膿血,潰爛者亦宜。甚者內服乳 香定痛散,隨以熱酒盡量而飲。虛者潰後宜大補氣 血脾胃,兼吞紫河車丹,最易平復。外貼黃蠟膏、馬齒 膏。凡杖瘡忽乾,毒攻腹內,恍惚煩悶嘔吐者,難治。

《薛己醫按》

《正體主治大法》

一、脅肋脹痛,若大便通和,喘欬吐痰者,肝火侮肺也, 用小柴胡湯加青皮、山梔清之。若胸腹脹痛,大便不 通,喘欬吐血者,瘀血停滯也,用當歸導滯散通之。《內 經》云:「肝藏血,脾統血。」蓋肝屬木,生火侮土,肝火既熾, 肝血必傷,脾氣必虛。宜先清肝養血,則瘀血不致凝 滯,肌肉不致遍潰。次壯脾健胃,則瘀肉易潰,新肉易 「生。若行尅伐,則虛者益虛,滯者益滯,禍不旋踵矣。 一肚腹作痛,或大便不通,按之痛甚,瘀血在內也,用 加味承氣湯下之。既下而痛不止,按之仍痛,瘀血未 盡也,用加味四物湯補而行之。若腹痛,按之不痛,血 氣傷也,用四物湯加參、芪、白朮補而和之。若下而胸 脅反痛,肝血傷也,用四君、芎歸補之。既下而發熱,陰 血傷也,用四物、參、朮補之。既下而惡寒,陽氣傷也,用 十全大補湯補之。既下而惡寒發熱,氣血俱傷也,用 八珍湯補之。既下而欲嘔,胃氣傷也,用六君、當歸補 之。既下而泄瀉,脾腎傷也,用六君、肉果、破故紙補之。 若下後手足俱冷,昏潰出汗,陽氣虛寒也,急用參附 湯。」「吐瀉手足俱冷,指甲」青者,脾腎虛寒之甚也,急用 大劑參附湯。口噤手撒,遺尿痰盛,脣青體冷者,虛極 之外證也,急投大劑參附湯,多有得生者。

一、肌肉間作痛,營衛之氣滯也,用「復元通氣散。」筋骨 作痛,肝腎之氣傷也,用六味地黃丸。內傷下血作痛, 脾胃之氣虛也,用補中益氣湯。外傷出血作痛,脾肺 之氣虛也,用「八珍湯。」大凡下血不止,脾胃之氣脫也。 吐瀉不食,脾胃之氣敗也,苟預為調補脾胃,則無此 患矣。

一作痛,若痛至四五日不減,或至一二日方痛,欲作 膿也,用托裡散。若以指按下復起,膿已成也,刺去其 膿,痛自止。若頭痛時作時止,氣血虛也,痛而兼眩,屬 痰也,當生肝血,補脾氣。

一、青腫不消,用「補中益氣湯以補氣。腫黯不消,用加 味逍遙散以散血。若焮腫脹痛,瘀血作膿也,以八珍 湯加白芷托之。若膿潰而反痛,氣血虛也,以十全大 補湯補之。若骨接而復脫,肝腎虛也,用地黃丸。」腫不 消,青不退,氣血虛也,內用八珍湯,外用蔥熨法,則瘀 血自散,腫痛日消。若行血破血,則脾胃愈虛,運氣愈 滯。若敷貼涼藥,則瘀血益凝,內腐益深,致難收拾。 一發熱,若出血過多,或潰膿之後,脈洪大而虛,重按 全無,此陰虛發熱也,用當歸補血湯。脈沉微,按之軟 弱,此陰盛發躁也,用四君、薑、附。若發熱煩躁,肉瞤筋 惕,亡血也,用聖愈湯。如汗不止,血脫也,用獨參湯。其 血脫脈實,汗後脈躁者難治;細小者易治。《外臺祕要》 云:「陰盛發躁,欲坐井中,用附子四逆湯加蔥白。」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