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4 (1700-1725).djvu/75

此页尚未校对

知血滯者可通,血枯者不可通也。血既枯矣,而復通 之,則枯者愈枯,其與榨乾汁者何異?為不知枯字之 義耳。為害不小,切毋蹈此弊也。此之治法,當與前血 虛、腎虛二條,參而用之。

室女經久不行

張氏云:「室女月水久不行,切不可用青蒿等涼藥。醫 家多以為室女血熱,故以涼藥解之。殊不知血得熱 則行,冷則凝,《養生必用方》言之甚詳」,此說大有理,不 可不知。若經候微少,漸漸不通,手足骨肉煩疼,日漸 羸瘦,漸生潮熱,其脈微數,此由陰虛血弱,陽往乘之, 少水不能減盛火,火逼水涸,耗亡津液,治當養血益 陰。慎毋以毒藥通之。宜用柏子仁丸。澤蘭湯。

血熱經早

凡血熱者,多有先期而至,然必察其陰氣之虛實。若 形色多赤,或紫而濃,或去多,其脈洪滑,其臟氣飲食, 喜冷畏熱,皆火之類也。

治血熱有火者,宜清化飲主之。若火之甚者,如「抽薪 飲」之類,亦可暫用,但不可以假火作真火,以虛火作 實火也。

大都熱則善流,而愆期不止者,如續斷、地榆、丹參、茜 根、梔子之屬皆可用。若微火陰虛而經多早者,治宜 滋陰清火,用「保陰煎」之類主之。

所謂經早者,當以每月大概論。所謂血熱者,當以通 身臟象論。勿以素多不調,而偶見先期者為早。勿以 脈證無火,而單以經早者為熱。

若脈證無火,而經早不及期者,乃其心脾氣虛,不能 固攝而然,宜大營煎、大補元煎,或五福飲加杜仲、五 味子之類主之。此輩極多,若作火治,必誤之矣。 若一月二三至,或半月,或旬日而至者,此血氣敗亂 之證,當因其寒熱而調治之,不得以經早者並論。

血熱經遲

血熱者,經期常早,此營血流利,及未甚虧者多有之。 其有陰火內爍,血本熱而亦每過期者,此水虧血少, 燥澀而然。治宜清火滋陰,以「加味四物湯、加減一陰 煎」、滋陰八味丸之類主之。

血寒經遲

凡血寒者,經必後期而至。然血何以寒?亦惟陽氣不 足,則寒從中生,而生化失期,是即所謂寒也。至於陰 寒由外而入,生冷由內而傷,或至血逆,或為疼痛,是 又寒滯之證,非血寒經遲之謂也,當詳辨之。 凡陽氣不足,血寒經遲者,色多不鮮,或色見沉黑,或 澀滯而少,其脈或微或細,或沉遲弦澀,其臟氣形氣, 必惡寒喜煖。凡此者,皆無火之證。治宜溫養血氣,以 大營煎、理陰煎之類加減主之。

大約寒則多滯,宜加薑、桂、吳茱萸、蓽茇之類,甚者須 加附子。

血虛經亂

凡女人血虛者,或遲或早,經多不調,此當察臟氣,審 陰陽,參詳形證脈色,辨而治之,庶無誤也。蓋血虛之 候,或色淡,或澀少,或過期不至,或行後反痛,痛則喜 煖喜按;或經後則困憊難支,腰膝如折,或脈息則微 弱弦澀,或飲食素少,或形色薄弱。凡經有不調而值 此不足之證,皆不可妄行尅削,及寒涼等劑,再傷脾 腎。以伐生氣。則惟有日甚矣。

凡肝脾血虛,微滯微痛者,宜四物湯主之,或加肉桂, 或加黃芩,隨寒熱而用之,自無不可。

三陰虧弱,無熱無寒,平臟者,宜小營煎、五福飲、六物 煎之類主之。此常人最宜之劑,或八珍湯、十全大補 湯之類,皆宜擇用。

「三陰虧弱,兼陽虛者,宜大營煎、理營煎」之類主之。 憂思過度,心脾受傷者,七福飲、歸脾湯之類主之。 脾土不健,飲食減少,宜燥宜溫者,溫胃飲、理中湯之 類主之。

脾土虛陷,不能統攝營氣,而為漏為頻者,宜五福飲、 歸脾湯、壽脾煎、祕元煎,或四君子加芎、歸主之。 肝虛不能藏血,或多驚惕,或多小腹急痛,宜三陰煎、 補肝散之類主之。

若陰血虛,水不制火,而邪火盛者,或為夜熱盜汗,或 為煩渴生痰,是即癆損之漸,速宜調治,用一、二、三、四、 五陰等煎,擇宜治之,否則恐成血枯也。

腎虛經亂

「婦人因情慾房室,以致經脈不調者,其病皆在腎經」, 此證最多,所當辨而治之。

凡慾念不遂,沉思積鬱,心脾氣結,致傷衝任之源,而 腎氣日消,輕則或早或遲,重則漸成枯閉。此宜兼治 心脾腎,以「逍遙飲」、祕元煎之類主之。

若或「慾火熾盛,以致真陰日潰者,宜保陰煎、滋陰八 味丸之類主之。」

若房室縱肆不慎者,必傷衝任之流,而腎氣不守,治 須固命門,宜「固陰煎、祕元煎之類主之。 若左腎真陰不足,而經脈不調者,宜左歸飲、左歸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