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5 (1700-1725).djvu/108

此页尚未校对

治其本經,只益脾胃,退心火之亢,乃治其根蔕。若遇 夏月白帶下脫漏不止,宜用此湯,一服立止。

「婦人血崩」,是腎水陰虛,不能鎮守包絡相火,故血走 而崩也,涼血地黃湯主之。

崩漏太多,昏冐不省人事,瞑目無所知覺,蓋因血暴 亡也,血去則精神無所養,暴損氣血,豈能久活?今當 補而升舉之,以助其陽,則目張神不昏迷矣。今立一 方,補血養血,生血益陽,以補手足厥陰之不足,曰「全 生補血湯。」

《朱震亨心法》

總論證治

血崩,東垣有治法,但不言熱,其主在寒,學者宜尋思 之,急則治其標,用白芷湯調百草霜末,甚者用椶櫚 灰,後用四物湯加炒乾薑調理,因勞者用參芪帶升 補藥,因寒者用乾薑,因熱者用黃芩。崩過多者,先用 五靈脂末一服,當分寒熱。蓋五靈脂能行能止,紫色 成塊者熱也,以四物湯加黃連之類。

婦人血崩,用香附白芷丸服。氣虛血虛者,皆以四物 湯加參、芪。若漏下,乃熱而虛,四物加黃連。 夫婦人崩中者,由臟腑傷損,衝任二脈,血氣俱虛故 也。二脈為經脈之海,血氣之行,外循經絡,內榮臟腑。 若氣血調適,經下依時。若勞動過極,臟腑俱傷,衝任 之氣虛,不能約制其經血,故忽然而下,謂之崩中暴 下。治宜當大補氣血之藥。舉養脾胃。微加鎮墜心火 之藥治其心補陰瀉。陽經自止矣。東垣之言。洵不容 易。

《明戴思恭證治要訣》

血崩證治

崩,有血熱而成者,有氣虛而成者。血大至,曰「崩中」,或 清或濁,或純下瘀血,或腐,勢不可止。證狀非一,所感 亦異,甚則頭目昏運,四肢厥冷,並宜膠艾湯、嚥震靈 丹,佐以三灰散,或以童子小便煎理中湯,或以沉香 降氣湯,加入百草霜,米飲調下。血崩甚而腹痛,人多 疑惡血未盡,又見血色瘀黑,愈信惡血之說,不敢止 截。大凡血之為患,欲出未出之際,停在腹內,即成瘀 色,難盡以瘀為惡,又焉知瘀之不為虛冷乎。若必待 見瘀血為虛冷,而後截之,恐併與人無之矣。此腹痛 更有說血積而腹痛,血通而痛止,崩而腹痛,血住則 止,止宜芎歸湯加乾薑、熟附一錢,止其血而痛自定。 仍以毛蟹殼燒存性,米飲下。亦有以早黃麻根燒灰 為末。米飲下。

《李梴醫學入門》

總論證治

凡非時血行,淋瀝不已,謂之「漏下。」忽然暴下,若山崩 然,謂之「崩。」中有五色,以應五臟,二者之由,虛與熱而 已。蓋血虛則滯,血熱則流故也。治法多端,隨證制宜, 詳列於左。

經行犯房,勞役過度,損傷衝任,氣血俱虛,不能制約, 經血忽然暴下者,宜大補氣血,大溫經湯。氣虛者,四 物湯加參、芪。血虛者,四物湯加膠、艾、炒乾薑。久不止 者,百子附歸丸、墨附丸。虛寒臍腹冷痛者,伏龍肝散、 一切虛證,「內灸散。虛火,涼血,地黃湯、生地芩連湯、補 陰丸。久者,當歸部骨丸、大小烏雞丸。」

膏粱厚味,以致脾濕下流於腎,與相火合,為濕熱迫 經下漏,其色紫黑腐臭,宜解毒四物湯、涼血地黃湯、 膠艾四物湯加黃芩,或單芩心丸、四物坎離丸、固經 丸。

飲食失節,火乘脾胃,下陷,容顏似無病者外見脾氣 困倦,煩熱不臥等證。經水不時暴至,或適來適斷,只 宜舉養脾胃,加以鎮墜心火之藥,補陰瀉陽自止。「升 陽調經湯、升陽舉經湯。」

子宮為四氣相搏,則血亦難停。大概風冷搏動者,五 積散去麻黃,入酢煎服,或不換金正氣散加川芎、官 桂,或四物湯加荊芥。寒冷所乘,及年老久崩者,伏龍 肝散加附子、鹿茸、阿膠、蒲黃,糯米糊丸服。暑月單芩 心丸,或益元散加百草霜。濕者,升陽除濕湯。

悲哀甚則包絡絕,包絡絕則陽氣內陷,發則心下崩, 數溲血也,宜備金散、四製香附丸、烏藥湯、古橘歸丸。 憂鬱因先富後貧,先順後逆,心事不足,鬱火旺於血 脈之中,宜四物湯加香附、白朮各一錢,地榆、黃芪、人 參各五分,升麻二分,甚者加椶櫚灰,酒調服。 《經》曰:「陰虛陽摶謂之崩。」言屬熱者多也。崩乃經血錯 亂,不循故道,淖溢妄行遽止,便有積瘀凝成窠臼不 止,又恐昏運,必先服五靈脂末一錢,其性能行能止, 然後分虛熱,用調和氣血之藥,一二貼後,再服單五 靈脂散,去故生新。如更不止,烏紗帽散、十灰散、古黑 神散、單夏枯草膏。有火者固經丸,虛者女金丹。 血崩止後,宜四物湯加炒乾薑調之。氣弱加參芪,有 鬱加香附;挾火加芩連少許。更服「二宜丸」、四物湯,以 還舊血,免致孤陽,防其再發。如脾胃氣弱者,補中益 氣湯。心神不安者,寧神膏、滋陰寧神湯。此疾有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