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7 (1700-1725).djvu/11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痰熱。次用柴胡、黃芩藥調理。管取向安。蔥白湯亦可

服。

小兒傷寒與時氣同異

夫小兒傷寒得之,與大人無異,所異治者,兼驚而已。 又有因夾驚食而得,治法與大人一同,但小其分劑, 使藥性少差耳。仲景云:「春氣溫和,夏氣炎熱,秋氣清 涼,冬氣冷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冬時嚴寒,觸冒 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冬受 寒毒之氣,其即時而病者,頭痛身疼,肌膚熱而惡寒, 名曰傷寒。其不即時病者,寒毒藏於肌膚之間,至春 夏陽氣發生,則寒毒與陽氣相搏於榮衛之間,其病 與冬時即病無異。但因春而發,名曰溫病;至夏而發, 名曰熱病。陽熱未盛,為寒所制,病名為溫;陽熱已盛, 寒不能制,病名為熱。故《太醫》均謂之「傷寒」也。然熱病、 傷寒、溫病時氣傳變無異也。凡時氣者,四時之間,有 不正之氣也。如春應暖而反寒,夏應熱而反冷,秋應 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氣之中 人,則頭疼壯熱,咳嗽氣粗,煩渴心躁,恍忽驚悸,傳變 與傷寒無異。故一歲之中,病無長少,率相似者,此則 時行之氣,俗謂之「天行」是也。治法三四月或有暴寒, 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升麻湯、解肌湯 主之。五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八月 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調中湯、射干湯、半夏 桂甘湯,可選用也。」秋溫冬溫,治濕則利小便;治冬溫, 亦宜解利。其利小便也,則以五苓散輩,其解利冬溫, 宜葳蕤湯。蓋冬溫者,感溫氣而作;寒疫者,暴寒折人, 非觸冒之過,其治法不同,所施寒熱溫涼之劑亦異, 不可拘以日數,發汗、吐、下,隨證施行。要之,治熱以寒, 溫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 治清以溫熱而行之,以平為期,不可以過。此為大法。 湯氏有「七寶散」加減服之,併與乳母尤好。有熱者,升 麻湯加柴胡、黃芩等劑治之,柴胡石膏湯極效。

傷寒表裏

凡治小兒傷寒,須辨表裏。表裏不分,汗下差誤。古人 云:桂枝下咽,陽盛即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傷寒有 表證,有裏證,有半在表,半在裏。有表裏二證俱見。然 在表者宜汗,在裏者宜下,在半表半裏者宜和解。表 裏俱見,隨證施治。無表裏證,用大柴胡湯下之。其表 證者,發熱惡寒,身體痛,而脈浮無汗,頭疼項強,腰脊 「痛,此足太陽膀胱經受病也,宜汗之。」然傷寒發表,當 隨病輕重而汗之。頭疼發熱兼驚,亦只用蔥白湯汗 之,甚則麻黃湯、各半湯、解肌湯、葛根湯、柴胡散,皆可 選而用之。其裏證者,惡熱而不惡寒,手掌心并腋下 濈濈汗出,胃中乾,咽燥糞,結聚潮熱,大便鞕,小便如 常,腹滿而喘,躁渴,脈沉而滑,內熱而譫語,此屬足陽 明胃經也,宜下之,小承氣湯、大承氣湯、四順飲、洗心 散,斟酌輕重用之。其在半表半裏者,心下滿,口不欲 食,大便鞕,脈沉細,是裏證,當下。其人頭汗出,微惡寒, 手足冷,即當汗。此兩證俱見者,仲景所謂半在表半 在裏也,小柴胡湯主之。太陽病不解,傳入少陽,脅下 鞕滿,乾嘔,不能入飲「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診其脈 弦緊者,小柴胡湯主之。此屬少陽膽經也,宜和解。」其 表裏兩證俱見者,「病人脈浮而大,是表證當汗。其人 發熱煩渴,小便赤,是裏證當下,是表裏證俱見,五苓 散主之。」又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是也。裏 證當下,其人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當須發汗。 此是兩證俱見,即未可下,宜與桂枝湯。又太陽病,醫 反下之,因亦腹痛,是有表復有裏,仲景用桂枝加芍 藥湯。痛甚者,桂枝加大黃湯。或腹滿時痛,尺寸脈俱 浮洪者,此足太陰脾經也。自利不渴,當溫之,四逆湯、 理中湯。其無表裏者,傷寒四五日以後,以至過經,無 表裏證,又於裏證未可下者,既非下證,亦非汗證,皆 可用小柴胡湯,隨證加減用之。以至十餘日外,用小 柴胡湯不愈者,若大便鞕,看可汗,則用大柴胡湯下 之。仲景云:「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 便難,身微熱,此為實也,當下,宜大承氣湯。若不渴,口 不燥,舌乾而目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此足少陰腎 經也。其表熱裏寒者,身大熱而反欲得衣,熱在皮膚, 寒在骨髓也,宜先與陰旦湯,寒已次以小柴胡湯加 桂以溫其表。又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寒在皮膚,熱 在骨髓也,宜先與白虎加人參湯,熱除次以桂枝麻 黃各半湯,以解其外。又厥陰證脈浮緩者,必囊不縮, 外證必發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若脈尺寸俱沉短者,必囊縮,毒氣入臟,宜承氣湯下 之。厥陰病,其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宜小建中 湯。此足厥陰肝經也。然以表裏證內近似三陰三陽 之證,而疏於各證之下,非可以盡備六經之大法也。 當以《活人書》《傷寒論》為主,其瘧證與大方治法同。後 有本條,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其暑證玉露散主之。其 詳亦與大方同。其治法但用分劑輕耳。《口議》有脫甲 散。大能除熱。扶表救裏。真良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