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7 (1700-1725).djvu/2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四百二十七卷目錄

 醫部彙考四百七

  小兒初生諸疾門一

  黃帝素問奇病論篇

  孫思邈千金方初生出腹論 驚癇 變蒸論

  錢乙小兒直訣胎驚 變蒸 吐瀉 夜啼 驚啼 撮口 胎肥胎熱胎怯

   臍風 胎黃 語遲 行遲齒遲

  張從政儒門事親夜啼 拗哭不止 悲哭不止 小兒風門

  朱震亨心法小兒論

  幼科全書胎疾 臍風 撮口 噤風 西江月 變蒸 西江月

  方賢奇效良方辨小兒生下三月已前中病不治 胎熱 變蒸

  萬氏祕傳片玉心書初生諸疾胎疾

  幼科發揮胎疾 胎驚 臍風 變蒸 兼證 夜啼 百日嗽

  育嬰家祕初生 胎疾 臍風 啼哭 夜啼 胎驚 百晬咳

藝術典第四百二十七卷

醫部彙考四百七

小兒初生諸疾門一

《黃帝素問》

《奇病論篇》

帝曰:「人生而有病巔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 曰:「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 氣上而不下,精氣并居,故令子發為巔疾也。」

此女子胞之為病也。有所大驚,則氣暴上而不下。夫精以養胎,而精氣并居者也。母受驚而氣上,則子之精氣亦逆,故令子發為巔疾也。愚謂:「巔」當作癲。按:嬰兒癲癇,多因母腹中受驚所致。然癲疾者,逆氣之所生也,故因氣上逆而發為癲疾。《兆璜》曰:胎中受病,非止驚癇,姙娠女子,飲食起居,大宜謹慎,則生子聰俊,無病長年。

《唐孫思邈千金方》

《初生出腹論》

小兒初生出腹,骨肉未斂,肌肉猶是血也,血凝乃堅 成肌肉耳。其血沮敗,不成肌肉,則使面目繞鼻口左 右悉黃而啼,閉目,聚口撮面,口中乾燥,四肢不能伸 縮者,皆是血脈不斂也,多不育。若有如此者,皆宜與 龍膽湯也。

兒生落地不作聲者,取煖水一器灌之,須臾當啼。兒 生不作聲者,此由難產氣少故也,可取兒臍帶向身 卻捋之,令氣入腹,仍呵之,至百度啼聲自發,亦可以 蔥白徐徐鞭之,即啼。

兒生十許日,怒啼似衣中有刺者,此或臍燥,還刺其 腹,當解之易衣更裹,仍以溫粉粉之。若臍不愈,燒絳 帛末粉之。若過一月,臍有汁不愈,燒蝦蟆灰粉之,日 三四度。若臍中水及中冷,則令兒腹絞痛夭。啼呼, 面目青黑,此是中水之過,當炙粉絮以熨之,不時治 護。臍至腫者,當隨輕重,重者便灸之,乃可至八九十 壯。輕者臍不大腫,但出汁,時時啼呼者,擣。當歸末和 胡粉傅之,炙絮日熨之,至百日愈,以啼呼止為候。按初

生小兒針灸不可妄施。茲云灸之可至八九十壯,雖今古異宜。亦須斟酌。

若兒糞青者,冷也,與臍中水同。

乳哺不進者,腹中皆有痰癖也,當以四物紫丸微下 之,節哺乳數日便自愈。小兒微寒熱,亦當爾利之要 當下之,然後乃瘥。

《驚癇》

新生即癇者,是其五臟不收斂,血氣不聚,五臟不流, 骨怯不成也,多不全育。其一月四十日已上,至期歲 而癇者,亦由乳養失理,血氣不和,風邪所中也。病先 身熱、掣瘲、驚啼、叫喚,而後發癇。脈浮者為陽癇,病在 六腑,外在肌膚,猶易治也。病先身冷,不驚掣,不啼呼, 而病發時脈沉者為陰癇,病在五臟,內在骨髓,極難 治也。

初出腹,血脈不斂,五臟未成,稍將養失宜,即為病也。 時不成人,其經變蒸之後有病,餘證並寬,惟中風最 暴卒也。小兒四肢不好驚掣,氣息小異,欲作癇,及變 蒸日滿不解者,並宜與龍膽湯。

凡小兒不能乳哺,當與紫丸下之。小兒始生,生氣尚 盛,但有微惡,則須下之,必無所損,及其愈病,則致深 益。若不時下,則成大疾,疾成難治矣。凡下,四味紫丸 最善,雖下不損人,足以去疾。若四味紫丸不得下者, 當以赤丸下之。赤丸不下,當倍之。若已下而有餘熱 不盡,當按方作龍膽湯稍稍服之,并摩赤膏。

風癇亦當下之,然當以豬心湯下之。驚癇但按圖灸 之,及摩生膏,不可大下也。何者?驚癇心氣不定,下之 內虛,益令甚爾。驚癇甚者,特為難治。故養小兒常慎 驚,勿令聞大聲,抱持之間,當安徐,勿令驚怖。又天雷 時當塞兒耳,并作餘細聲以亂之也。凡養小兒皆微 驚,以長其血脈,但不欲大驚,大驚乃灸驚脈。若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