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7 (1700-1725).djvu/53

此页尚未校对

懷藏太暖,誤投熱藥,多食甘酸而致病者;或於病後 因虛未復,恣食辛辢燥膩,竭視勞瞻,好烘多哭,衝冒 風沙煙瘴而致病者。有為昏蒙流淚之內證者;有為 赤爛星障之外證者;有餘邪蘊積,為凝脂、黃膜、花瞖、 蟹睛等證之重,而目精凸者;有餘邪偶流為赤絲、羞 明、微星、薄瞖等。證之輕而病自消者,輕重淺深,亦各 隨人之犯受,所患不一,當驗其證而審其經以治之, 不可執一,反有激變之禍。蓋痘疹之後,人同再造,比 之常人不同。若有所悮,貽害終身,行斯道者,宜加謹 焉。大抵治之早,則易退而無變,遲則雖無變,恐血氣 凝定,即易治之證亦退遲矣。今人但見痘後目疾,便 謂不治,不知但瞳神不損者,縱久遠亦有可治之理。 惟久而血定精凝,障瞖沈滑澀損者,則不治耳。 倪仲賢云:「斑疹餘毒所害者,與風熱不制之病,稍同 而異,總以麢羊角散主之。便不鞕者,減硝黃。未滿二 十日而病作者,消毒化斑湯主之。」

眼疳

《龍木論》「治小兒疳眼外障。此眼初患時,皆因頭腦上 有瘡,或因經多時瀉痢,潛腫疼痛,淚出難開,膈間伏 熱氣,肝風入眼。初患此疳時,癢澀揉眉咬甲,致令瞖 生,赤腫疼痛,淚出難開,臉硬白睛遮滿,怕日合面臥, 不喜擡頭。此疾不宜燒灸頭面,恐損眼也。切忌點藥, 宜服殺疳散、退瞖丸。」 《聖惠》論:「夫肝開竅於目,目者肝」之候。若小兒內有疳 氣,肌體瘦羸,而臟腑挾於風熱,壅滯不得宣通,因其 乳食過多,胸膈痰結,邪熱之氣上攻於目,則令腦熱 目癢,或赤爛生瘡,或生障瞖,漸漸遮睛,久而不瘥,損 於眼目,故號「眼疳」也。

《玉訣》云:「此患先與涼膈,後瀉肝,次淋洗之,即無誤也。」 又云:「此患小兒肝熱,宜瀉肝散、蕤仁膏涼膈退熱。」又 云:「小兒疳眼,雀目、斑瘡入眼者,先與利膈退熱、涼心 經,後與疳藥也。」

鼻病

張渙云:「按小兒肺氣通於鼻,氣為陽,若氣受風寒,停 滯鼻間,則成鼻塞氣寒使津液不收,則多涕。若冷氣 久不散,膿涕結聚,使鼻不聞香臭,則成齆鼻。若挾熱 則鼻乾,皆妨害乳食。」

鼻塞

《演山》云:「凡牙兒鼻塞,宜以通關膏傅之,消風散服之。 通關膏,用白殭蠶、豬牙皂角、荊芥、香附子、川芎、細辛 等分為末,蔥白同研,傅䪿至妙。」

鼻流清涕

《聖惠》云:「肺氣通於鼻,若其臟為風冷所傷,冷隨氣乘 於鼻,故使液涕不收也。」夫津液涕唾,得熱則乾燥,得 冷則流溢也。

鼻乾無涕

《聖惠》云:「小兒肺臟壅滯,有積熱上攻於腦,則令腦熱 也。又肺氣通於鼻,主於涕。若其臟有熱,則津液乾燥, 故令無涕也。」

鼻有瘜肉

《千金翼》論曰:凡人往往有鼻中肉塞,眠食皆不快利, 得鼻中出息,而俗方亦眾,而用之皆無成效。惟見《本 草》云:「雄黃主鼻中息肉。」此言不虛。但時人不知用雄 黃之法,醫者生用故致困斃。曾有一人患鼻不得喘 息,余以成鍊雄黃,日內一大棗許大,過十日肉塞自 出,當時即得喘息,更不重發。

其鍊雄黃法,在《千金翼》仙丹方中具有之,宜尋求也。

耳論

張渙云:「小兒耳中諸病,由風入於腦,停積於手太陽 之脈,則令耳聾。風與濕相搏,則兩耳生瘡。又兒稍大, 見月初生,以手指之,則耳下生瘡者,名月蝕瘡。又乳 母與兒洗浴悮,令水入耳中,水濕停積,搏於血氣,蘊 結成膿,謂之聤耳。」

《寶鑑》歌云:「太陽入耳損聽聰,氣滯時多耳必聾。鳴是 風并氣相擊,痛應腦戶有邪風。腎熱欝蒸聤耳患,日 深疼痛出稠膿。不有稠膿非此患,只因滴水入其中。」

耳聾

巢氏云:「手太陽之經,入於耳內,頭腦有風入乘其脈, 與氣相搏,故令耳聾。」

耳鳴

《巢氏》云:「邪氣與正氣相搏,故令耳鳴,久即邪氣停滯, 遂成聾也。」

聤耳

《巢氏》云:「耳,宗脈之所聚,腎氣之所通。小兒腎臟盛而 有熱者,熱氣上衝於耳,津液壅結,即生膿汁。亦有因 沐浴水入耳中,而不傾瀝令盡,水濕停積,搏於血氣, 蘊結成熱,亦令膿汁出,皆謂之聤耳。久不瘥,即變成 聾也。」

李梴醫學入門

解顱

解顱原是腎家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