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7 (1700-1725).djvu/88

此页尚未校对

湯。食少作渴,或大便不實,脾胃虛弱也,用七味白朮散。口角流涎,或腮頰患腫,胃虛風熱也,先用人參安胃散,後用七味白朮散。若午後甚者,脾血虛也,四物湯多加參、朮、茯苓,未應,用補中益氣湯,及審相勝。其疳瘦證,當參諸疳門。

舌厚脣燥

急欲乳不能食者,此風邪由臍而蘊熱心脾,致舌厚 脣燥,不能吮乳也。

按前證果因外邪,而脣口撮緊者,是名為臍風」,多不能救。若心脾有熱,舌尖痛不能吮乳,舌本痛不能送乳者,以柳花散敷之。若舌下腫如小舌者,或舌絡牽痛,或齒齦患白星,俱用線針刺出毒血,亦敷前散。若脣腫痛,或裂紋作痛,以當歸膏調前散敷之。若暴病發熱,作渴飲冷,大便祕結,用瀉黃散疏導其熱。若病「後發熱,口渴飲湯,大便不實,用異功散調補胃氣。若服攻伐之劑,兼嘔吐或腹痛,脾胃復傷也,用四君子湯。或口角流涎,或痰氣壅盛,脾不能攝也,用六君子湯。若兒自食甘肥,或母食酒麵,致兒口舌生瘡,用清胃散以清熱。若作嘔少食,泄瀉,用白朮散以補脾。若手足並冷,或腹痛惡寒,用六君、炮薑」以溫中。若因乳母飲食勞役失宜,發熱,致兒用補中益氣湯。因乳母肝膽二經血虛,內熱傳兒,用加味逍遙散、八珍湯。因乳母肝脾鬱怒,血傷內熱,致兒為患,用加味逍遙散、加味歸脾湯,俱加漏蘆子,亦服數滴。仍須參前「《弄舌類》詳看。

《元張從政儒門事親》

口瘡脣緊

凡小兒口瘡脣緊,用酸漿水洗去白痂,臨困點「綠袍 散。」如或不愈,貼「赴筵散。」又不愈,貼鉛白霜散則愈。

牙疳

牙疳者,齒齲也;齒齲者,牙齗腐爛也。下牙屬手陽明 大腸之經,燥金為主;上牙屬足陽明胃經,濕土為主。 上下是腸胃二經也。或積熱於內,或因服銀粉、巴豆 大毒之藥,入於腸胃,乳食不能勝其毒,毒氣循經而 至於齒齗牙縫嫩薄之分,反為害也。可以麝香玉線 子治之。乳母臨臥當服黃連解毒湯一服,牙疳病則 愈矣。

《朱震亨平治會萃》

木舌

戴云:「木舌者,舌腫硬不和軟也。又言:重舌者,亦是此 類。二者蓋是熱病,用百草霜、滑石、芒硝為末,酒調敷。」

口糜

戴云:「謂滿口生瘡者便是。江茶、粉草傅之,或用苦參、 黃丹、五倍子、青黛各等分傅之。」

《危亦林得效方》

齒不生

齒不生者,由齒者骨之所絡,髓之所養,稟氣不足,則 髓不能充於骨,故齒久不生。宜服芎黃散。

《明方賢奇效良方》

弄舌

夫弄舌者,脾臟微熱,令舌絡微緊,時時舒舌治之,切 不可用涼藥下之,少與龍腦飲子、地黃膏治之。若大 病未已,弄舌者凶,學者慎之。

《萬氏祕傳片玉心書》

脣瘡

《兒》疳𧏾。昏睡煩躁。鼻爛汁臭。齒齗生瘡。下利黑血。蟲 食下部為狐。下脣有瘡。蟲食其臟為惑。上脣有瘡。

《魯伯嗣學嬰童百問》

鵝口口瘡

巢氏曰:「鵝口候者,小兒初生,口裏白屑滿口,上舌如 鵝之口,故曰鵝口也。此乃胎熱而心脾最盛,熏發于 口也。葛氏:用髮𦆑指頭蘸井花水揩拭之。睡時以黃 丹煅出火氣,摻於舌上。小兒初出,腹有連舌,舌下有 膜如石榴子,中隔連其舌下。後令兒言語不發不轉 也。可以爪甲摘斷之,微有血出,無害。若血出不止,可」 燒髮作灰末傅之,血便止也。用保命散,枯白礬一錢, 馬牙硝半錢,硃砂一分,同研細。取白鵝糞以水攪取 汁,調塗舌上頷頰內。先用髮𦆑指揩拭舌上垢了,然 後用藥敷之。《口瘡候》,乃小兒血氣盛,兼將養過溫,心 臟積熱,熏蒸於上焦,故成口瘡也。宜用南星末淡酢 調,貼兩腳心。乳母宜服洗心散,卻用洗心湯傅口之 法,用黃連末以蜜水調抹口中,黃蘗、青黛、冰片皆可。 又以牛黃少許末之,竹瀝調塗口內。治鵝口,以馬牙 硝如豆許塗亦好。或口如魚口不能合,或作鴉聲者, 難治。

重舌木舌弄舌

巢氏曰:「小兒重舌者,心脾俱有熱也。心候於舌而主 血,脾之絡脈,出於舌下,若心脾有熱,則血氣俱盛,附 於舌根,重生壅出,如舌而短小是也。有著頰裏及上 齶者,名曰重齶;著齒齦者,曰重齦,皆當刺去其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