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0 (1700-1725).djvu/116

此页尚未校对

之虛實,調其血氣,平其所勝。如「肝經實熱,用柴胡清 肝散,虛熱用六味地黃丸。心經實熱,用導赤散,虛熱 用補心湯。脾經實熱,用瀉黃散,虛熱用補中湯。肺經 實熱,用瀉白散,虛熱用五味異功散;腎經熱,用六味 地黃丸。大凡手足冷者屬虛寒;手足熱者屬實熱。脈 沉數有力,作渴飲冷,大便」乾實,此邪在裡,宜內疏。若 脈浮數有力,作渴飲冷,此邪在表,宜發散。若脈浮大, 按舉無力,或作渴飲湯,乳食少思,此真氣虛而發熱 也,調理脾胃,其病自愈。切不可用寒涼之劑,復損真 氣。嬰兒宜調治乳母為主。

諸疳瘡疥,因脾胃虧損,內亡津液,虛火妄動,或乳母 六淫七情,飲食起居失宜,致兒為患,當分其因,審其 經而平之。如面青寒熱,或白瞖遮睛,肝經之證也;面 赤身熱,或作渴驚悸,心經之證也;面黃體瘦,或作渴 泄瀉,脾經之證也;面白咳嗽,或鼻間生瘡,肺經之證 也;面黧體瘦,或喜臥濕地,腎經之證也。嬰兒宜調治 乳母,若不審五臟勝負,形病虛實,妄行敗毒,多致不 救。

《癬瘡治法》「浸淫瘡宜用苦瓠散塗之。乾癬宜用羊蹄 根絞自然汁,調膩粉塗之。濕癬宜用青金散貼之。」

斑疹

《潔古》云:「斑疹之病,焮腫於外者,屬少陽相火也,謂之 斑;小紅靨隱於皮膚中者,屬少陰君火也,謂之疹。斑 疹並出,則小兒難禁,然首尾俱不可下。大抵安裡藥 多,發表藥少,小便祕則微疏之。身溫者順,身涼者逆。 大忌外敷寒涼,內用疏導,無此二者,可保無虞。」

黃水粘瘡

小兒黃水粘瘡,屬肝脾二經風熱積熱所致。邪在表 而痛痒者,輕則犀角消毒散,重則連𧄍防風湯。邪在 內而大便祕者,輕則九味解毒散,重則大連𧄍飲。若 頭目不清,憎寒壯熱,作渴便祕者,表裡俱有邪也,加 味清涼飲。若悮服尅伐之藥而致發熱惡寒者,肺氣 傷也,用四君、桔梗、柴胡。發熱嘔吐,胃氣傷也,用異功 「散。發熱作瀉。脾氣虛也。用六君子湯。竝加柴胡升麻。 餘當隨證裁之。」

頭面瘡

「人身諸陽之氣,會於首而聚於面。其有患瘡痍者,因 臟腑不和,血氣凝滯于諸陽之經,或稟賦腎陰虛肝 火,或受母胎毒,或乳母六淫七情,或食膏粱醇酒,或 兒食甘肥厚味所致,其因不同,當各辨其經絡,審其 所因而治之。」若發於目銳眥、耳前、上頰,抵鼻,至目內 眥者,皆屬小腸經。發於巔,及頭角、下頰、耳後、腦左右 者,皆屬膽經。發於頰前、鼻孔,及人中左右者,皆屬大 腸經。發於鼻之挾孔,下脣口,及承漿、耳後、頰車、耳前、 髮際、額顱者,皆屬胃經。發於目內眥上額尖,至後腦 項者,皆屬膀胱經。既察其經,即當分治。若稟腎火者, 用「六味地黃丸。胎毒者,犀角消毒丸。食積疳者,四味 肥兒丸。乳母膏粱者,東垣清胃散。」至於諸腑受病,必 兼諸臟,故患於「額間」屬心經。發熱飲冷者,為實熱,用 導赤散。發熱飲湯者,屬虛熱,用養心湯。《左腮》屬肝經, 或頸項勁強者,為實熱,用柴胡清肝散,或咬牙煩悶 者,虛熱,用六味地黃丸。《右腮》屬肺經,咳嗽飲冷者,為 實熱,瀉白散。發熱咳嗽者,為火刑金,用人參平肺散。 「鼻間」屬胃經,發熱飲「冷,大便黃硬者,為實熱,用瀉黃 散。發熱飲湯,大便清白者,為虛熱,用異功散。」患於頦 及耳輪者,屬膀胱經,腎無實證,用地黃丸。若瘡已潰, 久而不愈,則當審其臟氣之相勝,病邪之傳變,而以 調補脾胃為主。若因乳母遺熱為患者,當先治其母, 則兒病自愈也。

頭瘡

小兒頭瘡,是六陽受毒,熱而攻頭成瘡也。若頭上散 成片,常常燥癢,毛髮稀少,有類白屑,此因積熱上攻, 名曰禿瘡。瘡雖生於頭,世人只知以藥外傅得愈,不 逾旬月,其瘡又發。何為而然?蓋頭者,諸陽所會之處。 《洪範》五行,火曰炎上。熱毒上攻,兩陽相灼,故瘡生於 頭。法當解陳莝之積熱,導心經之煩躁,斯可矣。 又用「防風通聖散」酒製。除大黃另研為末。再用酒拌 曬乾為末。每一錢水煎。日四五服。至三十貼見效。

面瘡

治小兒面瘡,通面爛無全膚,膿水淋漓不效者,陳年 臘、豬油不入鹽者,傅之神效。

眉煉

眉煉者,小兒兩眉間生瘡如疥癬,當求其因而藥之。 蓋眉屬膽經,若原稟肝膽經熱,或乳母肝膽經有熱 者,用「柴胡梔子散。或乳母食厚味醇酒者,用加味清 胃散。或乳母有鬱怒者,用加味逍遙散,俱與乳母服, 子亦飲少許。」仍參前證主之。

《眉煉治》法,用青金散傅之,如不愈,燒小麥存性,細研, 好酒調塗。

耳膿

湯氏云:「耳有五般,常出黃膿者為聤耳;出紅膿者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