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1 (1700-1725).djvu/10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陽死矣。庚大腸金生於己,己者,六陽之位,卦應乎乾,

乾為金,故庚金生於己。死於子者,金陰也,子則陽生 而陰死矣。此四腑生死之理也。然木主於東,而生於 北者,水流趨東以生「木也。火主於南,而生於東者,鑽 木取火,木所生也。金主於西,而生於南者,金曰《從革》, 火所出也。水主於北,而生於西者,水西而東,金所生 也。以五臟言之,丁心火生於酉,酉者肺旺位也,坎中 之陽,乃火之原。坎位於子,辛金所生,不能再生丁火, 故丁火乘辛金生旺之氣,而生於酉,所以心與肺相 連,而」位乎上也;死於寅者,寅乃顯明之地,丁為陰火, 其光自伏矣。癸腎水生於卯,卯者肝旺之位也,離中 之陰,乃水之原,離位於午,乙木所生,不能再生癸水, 故癸水乘乙木生旺之氣,而生於卯,所以腎與肝相 連而位乎下也。死於申者,申手少陽相火,所謂一水 不能勝二火也。又木生於一,一者乃天元初動之氣 也。於卦為震,在卯之中,所以癸水生於卯,而震初爻 為子水也。火生於二二者,地元初動之氣也。於卦為 巽,陽自下而上,陰自上而下,兌為少陰,巽之反也,在 酉之中,所以丁火生於酉,而兌初爻為丁火也。「乙肝 木生於午」者,乙震木也,青龍之象,寄生於午,龍從火 裡出也。「死於亥」者,午為一陰,至於亥而極,陰老不能 生乙木也。辛肺金;生於子者,辛兌金也。白虎之象,寄 生於子,虎向水中生也。「死於已」者,子為一陽,至於巳 而極,陽老而不能生辛金也。又肝在下,陰也,陰生於 午。肺在上,陽也,陽生於子。此四臟生死之理也。夫陽 則順者,陽道常饒,故左行而有餘。此六腑之氣常盛, 而病在腑「者易已也。陰則逆者,陰道常乏,故右行而 不足。此五臟之氣常弱,而病在臟者難愈也。若夫脾 者,己土也,《離》中之陰是已,故離納己。胃土,戊土也,《坎》 中之陽是已,故《坎》納戊。」「己土生於酉、死於寅」者,心象 《離》而生己土,故己與丁同生死也。「戊土生於寅、死於 酉者,腎配坎。腎有二枚,左為水,不能生土,右為」相火, 能生土,故戊與相火同生死也。然脾得心之氣多而 喜熱,從火化也;胃得腎之氣多而喜寒,從水化也。食 熱則損胃,食寒則損脾,養生之道,所以貴適其寒溫, 熱無灼灼,寒無滄滄也。故傷風冷則胃強而脾弱,脾 不主事,胃與右腎相火相合,而同歸於火,所以戊癸 化火也。傷熱則脾強而胃弱,胃「失清化之令,脾與心 火相得而致敦阜,所以火炎則土益燥也。苟得其養, 則脾胃稟中和之氣,而陰陽無偏勝之疾;苟失其養, 則脾氣歸於心而成潰爛癢塌之瘡,胃氣歸於腎而 成陷伏青黑之變。」知乎此,可以語瘡痘之治矣。

===先哲格言{{{1}}}

錢氏仲陽曰。瘡疹證,此天行之病也。惟用溫涼藥治 之。不可妄下。及妄攻發。

凡瘡疹當乳母慎口,不可令饑,及受風冷,必歸腎而 變黑,難治也。

惟斑疹能作搐。疹為脾所生,脾虛而肝旺乘之,木來 勝土,熱氣相擊,動於心神,心喜為熱,神氣不安,因搐 成癇。斑子為心所生,心生熱,熱則生風,風屬於肝,二 臟相搏,風火相爭,故搐也。治之當瀉心肝。

瘡疹始出,未有他證,不可下也,但當用平和藥,頻與 乳食,不受風冷可也。如瘡疹三日不出,或不快,即微 發之,發之不出即加藥,加藥不出即大發之。如大發 後及脈平無證者,即瘡本稀,不可更發也。有大熱則 當利小便,小熱者當解毒,若出快勿發勿下。

龐氏安常曰:「若身疼壯熱頭痛,不與小汗,何由表散? 六腑久閉,毒攻腰脅,或心腹脹滿,不與微利,何由釋 去?故當消息汗下。然則寒藥固不當行,溫藥又增熱 毒。若熱勢太甚,脈候洪數,涼性之藥,不阻表裡之氣 者,亦可通用。或寒氣阻碍,脈候浮遲,則溫性之藥,不 阻表裡之氣者,可冀冰釋」云不可汗下,寒熱之藥,只 可紫草一味者,乃滯隅之流。

天行發斑瘡,須臾遍身皆戴白漿。此惡毒。

凡覺冬溫至春夏,必發斑痘。

凡患小便澀有血者,中壞也。瘡黑靨無膿,十死不治。 斑瘡已出,不可正爾發表,更增斑爛,以表虛故也。 劉提點曰:「痘疹最要大小腑分曉,所以錢氏四聖散 用木通、枳殼極妙。」若大小腑自流利,則不必苦泥。 痘疹發未透,宜用四君子湯加黃芪紫草煎。《亢醫》云: 「百病不可損其胃氣。」故多用四君子湯及糯米等助 其胃氣。

劉洙《小兒瘡子訣》中云:「疹子發如膿窠,不肯靨者,但 調砂糖水與喫,亦曾試用。但喫砂糖水後,多是爬搔 了,瘡子成一片,去結瘢不好發斑,用人齒散。」但錢氏 方中用麝香及酒調難用,蓋瘡痘家怕麝香與酒氣 觸了,若用,只是紫草煎湯自好。

東垣李氏曰:「夫斑疹出者,皆因內傷必出斑,營氣逆 故也。大禁牽牛、巴豆。」

凡生膿泡、小水斑疹癮三色,皆營氣逆而寒覆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