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2 (1700-1725).djvu/19

此页尚未校对

死,勿治。」

一、發熱三日之內,其熱忽退,煩躁悶亂,坐臥不安,外 雖清涼,內卻熱也。若見悶亂腹脹、手足冷,氣喘者,即 死勿治。

《出見證治歌括》

熱蒸三日痘見形,此為常候不須評。過期不及多乖 氣,論治先分虛實因。

痘密者,以和中解毒之劑調之。如纔發熱一二日間,痘疹便一齊湧出者,此表氣虛,營衛弱,腠理不密,肌肉不實,不能約束於外,使毒火衝擊,故出太驟也,宜用實表之劑,可以無痒塌,無潰爛,實表解毒湯主之。如發熱四日,至五六日後始出者,此裏氣虛,不能驅逐其毒,使之即出,而毒邪得以留連停伏於臟腑腸胃之間。宜先用托裏之劑。令其快出。次以和中之劑多服之。可以無伏無陷。無倒靨。托裏宜「托裏快斑湯」 ,或「十宣散。」 和中宜四君子湯加黃芪。或調元湯合勻氣散主之。

發熱微微報痘疎,未曾起發早先收。此名試痘休空 喜,一湧齊來甚可憂。

痘有身無大熱,報痘又疎。三五日後痕跡不現者,此名「試痘」 ,不可悮作輕看。再過三五日忽作大熱,其痘一齊湧出,此有險逆二證,宜審治之。

瘡出遲遲有數般。皮膚閉密屬風寒。內虛自利須分 辨。毒伏三焦治卻難。

痘瘡應出不出,其證有頭痛,四肢拘急,偎倚蓋覆,常惡風寒,此類宜發之。氣強者用雙解散。氣弱者用參蘇飲或惺惺散。或內虛者,脾弱食少,宜用補脾之劑,加行氣發表藥,四君子湯、調元湯,並加木香、青皮、黃芪、桂枝。或臟腑自利,宜用溫裏之劑,黃芪建中湯、益黃散,並與奪命丹合進。利未止,荳蔻丸合進。蓋裏溫則氣不消削。氣不消削則不陷伏矣。若依上法分治。猶不出者。此毒壅伏於三焦。不久而變生焉。

數日蒸蒸出不齊,欲行疏發竟生疑,按方加藥觀瘡 勢,表裏平和痘本稀。

愚按:古方用發表者,升麻葛根湯輕劑也,惺惺散重劑也,謂微發。謂加藥者,或先用輕劑,後用重劑,或只用本劑,先小少飲之,後漸加大多飲之,非謂於本方之外,再加辛熱大發之藥也。

應出不出卻如何。發表和中良驗多。腹脹屎鞕煩躁 甚。通腸解毒救沉疴。

凡痘疹過期,應出不出者,或因外感風寒,依上發表之法;或因內虛泄瀉,依上「和中之法。如猶不出,快熱反甚,大渴,腹脹滿,大便鞕結不通,煩躁不安者,此毒邪壅伏於內,三黃丸、柴胡飲子擇而用之,甚則三乙承氣湯主之,並用膽導法。」

痘出常須令氣勻,更宜和煖氣如春,氣勻出快無壅 滯,偏熱偏寒氣不行。

《張氏從道》云:「瘡痘氣勻即出快,蓋氣勻則營衛無滯,勻氣之藥如桂枝、防風、荊芥穗、薄荷葉,所以行在表之氣而使之無滯也,故凡發表之劑多用之;木香、青皮、枳殼、木通,所以行在裏之氣而使之無滯也,故凡和中之劑多用之。」

瘡出熱退毒已盡,蒸蒸不減毒尤甚。番次常出漸加 多,外邊只怕乖形證。

痘瘡已出,熱不少減,此毒蘊於中,其勢方張,其瘡必密,宜急解其毒,連𧄍升麻湯加防風、荊芥穗、地骨皮,或解毒防風湯加升麻,或東垣鼠黏子湯。服湯之後,瘡或不出,或再出,其熱頓減者,為氣和也。熱若不減,瘡漸加多,再消詳大小便何如。大便不通,柴胡飲子;小便不利,連𧄍湯;大小便俱不通,八正散。自利者,黃芩湯加白頭翁、酒黃連,調赤石脂,表裏氣和毒解矣。如更加渴,煩躁不已,或譫妄,或腹脹滿氣促,或自利不止,手足厥冷,此乖之證勿治。

出現先於面部中,其間凶吉妙難通。遶脣夾頦方為 吉,額角眉心總是凶。

如先在脣四畔出者,或兩頤出者吉。蓋太陽之邪下傳陽明,陽明者,胃與大腸積陳受污,氣血俱多。又口為水星,頦頤屬腎水,火為水制,不能作虐也。如在額角眉心先出者凶。蓋太陽足壬、膀胱水,手丙、小腸火,丙火獨旺,不受壬水之制,其毒并於膀胱之經而先自病,膀胱多氣少血。又正額屬心火,火不務德,妄行「無忌,心為君主之官,主危則十二官皆危矣。凡起發成漿結痂,亦如此論。」

頭面呼為元首尊,咽喉緊隘譬關津。莫教瘡子多稠 密,鎖項蒙頭總不應。

痘瘡之出,最要頭面稀少頸項無,方是吉兆。若頭面多者,謂之蒙頭,諸陽獨亢,五官俱廢,神明失守,精華自萎。《經》云:「神去則機息,氣止則化絕」 者此也。頸項多者,謂之鎖項,內者難出,外者難入,上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