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2 (1700-1725).djvu/23

此页尚未校对

氣脫也。須辨冷熱虛實,如瀉而手足冷,面色青白,瘡不紅綻者,冷證也,理中湯及豆蔻丸、益黃散,甚則陳氏木香散、異功散皆可用也。瀉下之物,黃色酸臭渴,手足心熱,面赤,瘡紅綻掀發者,熱證也,黃芩湯、五苓散主之。脾胃怯弱,精神漫而不食者為虛,當溫養之,益黃散。身熱中滿,渴而不食者為實,當清利之,五苓散。其人或臟氣自脫,或因服寒藥,致令瘡毒陷入大腸,瀉下如豆汁,或便膿血,或便黑汁,口內臭氣,脣焦目閉,加腹脹者。必死之證。

起發時常驗手足,發如不透多翻覆。此宜脾胃弱中 求,尚怕差遲作癰毒。

痘瘡起發,脾胃素弱者,手足上瘡常發不透,以補脾為主,快斑越脾湯。如不令透,其後手足必作癰毒。又手足瘡痘,多發水疱者,此肝乘脾也。先瀉肝,羌活湯加柴胡,後補脾,人參白朮散去葛根加官桂。如見而復隱,起而復塌,色紫黑者,此腎乘脾,不可治。

頭面斑瘡總屬陽,升生浮長類相當,微微漸腫瘡紅 潤,驟腫瘡平可預防。

頭面瘡疹,黏連通串,模糊成餅者,必要紅活潤澤,以快斑湯、消毒飲合而飲之,或消毒化斑湯以解其毒,更以甘桔湯加牛蒡子相間與之,以利咽喉,寬胸膈,令飲食無阻也。又以神應膏護目。若灰白青黃乾燥,瘡面膚起者,皆死證也。凡痘將起發,頭面預腫者,此時行疫癘之氣,名「大頭瘟」 ,其毒最酷,急用羌活救苦湯解之。

起發之初未試漿,口脣瘡色早焦黃。如斯惡候無人 識,待得收時作禍殃。

口脣者,脾之外候。人以脾胃為本,不宜受傷。如初發熱,脣焦裂者,此毒發於脾,便宜解之瀉黃散。不知早治,痘子之出,叢集於脣,及至起發,其瘡先熟,內帶黃漿,此惡候也。待諸痘成漿,此瘡已靨,脣破揭脫,漸變嘔食嗆水,昏睡而死矣。

起發瘡頭帶白漿,不分何處便非祥。謾誇國手移天 力,空自叨叨說驗方。

瘡起發頭,便帶白漿。不分何處,並非佳兆。不特口脣然也。

出形未定先涵水,起發之初便戴漿,膿水未成收靨 急,不堪有此命終亡。

最愛尖圓成個個,惟憎堅硬作堆堆。非瘤非核非癰 腫,怪事令人嘆幾迴。

凡痘瘡顆粒叢聚,根窠堅硬者,乃氣血凝滯,肌肉敗壞,而毒氣鬱積,逆痘也。「瘤」 者,丹瘤也,似瘤之紅而不痛。「核」 者,結核也,似核之堅而不動。「癰」 者,癰疽也,似癰之腫而不潰。此榮血不流之病,十無一生,不出四五日,必瘙痒悶亂而死。

起發渾如湯火傷,粘連成泡水洋洋。皮膚潰爛「《真元》 散,鶴唳猿啼到北邙。」

凡痘瘡初出,細密模糊,不成顆粒,至於起發之時,盡成大泡,清水虛洋,此衛氣不斂之病,逆痘也。不出二三日,皮脫肉乾,悶亂而死。此上二證,須於出現起發之時候之,若到成膿,則無及矣。

起發一齊如錫面,皮膚浮腫形容變。其人能食乃為 佳,食減氣虛作凶斷。

痘瘡起發無復,顆粒模糊串連不紅活,帶灰白色,面上浮腫如錫餅形,此惡候也。能食者吉,不能食者凶。

熱有大小治不同,古人取譬似蒸籠。不知邪氣分深 淺,妄治何能得適中。

發時痛癢是何因,痛實癢虛理自明。大凡痛者終多 吉,諸癢曾無一吉云。

痘瘡起發痛者有二:一則毒邪欲出,氣血隨之,肌肉弸急而痛,九味順氣散合活血散主之;一則皮膚厚,肉裏密,為外寒相搏而痛,桂枝葛根湯主之。身癢亦有二證:一則氣血不足,其痒為虛,十全大補湯主之;一則不能食淡,以致發癢,蟬蛻膏主之。凡痘瘡作癢,深為可慮。

腹脹之候最不佳,痘瘡有此可傷嗟。氣和自爾無煩 滿,毒氣壅留勢漸加。

痘瘡起發而腹脹者有二證:一則陰陽不和。蓋瘡痘正發,熱毒方盛,必生煩渴,宜以葛根解毒湯、人參麥門散、人參白朮散之類與之。不知此理,或飲冷過多,或誤投涼劑,熱為冷所激,欲出而不能,冷熱相搏,毒不發越,故令腹脹。且傷於冷者,必不能食,大小便利,腹中虛鳴,此傷冷,陰陽氣不和也,急當以溫中藥疏逐冷氣。冷氣散則腹脹自消。益黃散去甘草。加薑製厚朴。甚者氣喘發厥。瘡白而無血色。多致不救。「陳氏木香散」 聖方也。昧者反用峻下之藥。致令重困而死。一則毒氣陷伏入裏。必有他證相雜。或煩躁大渴。或大小便祕。或啼哭不止。但用溫平解毒快氣之劑。紫草飲子主之。若腹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