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3 (1700-1725).djvu/120

此页尚未校对

有虛證見者,決非實喘,不過是毒不得外達,上乘於肺耳。禁用麻黃、萊菔子、蘇子、枳殼下氣等藥。六七日後,或先曾泄瀉,而後氣喘者,虛之極也,加人參則喘自止。

腹脹加大腹皮、厚朴,兼發散開提。禁用枳殼、萊菔子寬中下氣等藥。仍視小便祕與傷食否。亦有傷於生冷,或寒氣鬱遏而然,從內傷外感而治。內傷用丁香、官桂、神麴、木香。

外感用防風等藥發散治之。

當熱不熱,四五日間,手足厥冷,冰硬不起,加丁香、官桂、炙黃芪、川芎。夏月減丁香;四肢不起,加防風,減川芎。

「頭面不起。」 加升麻。

漿不足。加白朮、當歸、川芎。藭《幼幼近編》。加木香、官桂。

灌水泡加白朮、防風、白芷、芍藥。《幼幼近編》加茯苓,去黃芪。灌清漿加白朮、茯苓。《幼幼近編》加官桂。

喘嗽加五味子、杏仁、麥門冬,禁用天花粉、桑白皮;發癢加川芎、藭、當歸、芍藥、白朮、茯苓,禁用殭蠶、蒺蔾。

癢甚。外用茵蔯燒煙熏之。禁用沐浴發散之藥。恐成氣脫。

表虛倍黃芪,內虛倍人參。

虛寒及血虛俱加桂

腳闊加芍藥

血滯加陳皮

餘熱不退。加金銀花連𧄍。瀉不止。加炒焦紅麴。

陳三農曰:「痘證發熱,即用蘇葛湯令其表和,見點後用消毒飲,血藥隨證加減。貫漿時行補法,血藥不用,靨後消毒飲可用,但前不用人參,後則人參可用。」

脣破裂,口乾不渴,此係血燥,芎歸湯加連、𧄍。或四物湯加蓮子。

大便燥祕,只宜養血為主。

痘因表藥太過,遂至不發,宜理中湯溫補,其痘自然出盡。

凡痘出不快,禁用以毒攻毒之物。蓋毒藥入腹,攻臟搗腑,一時雖駕毒,並氣血衝達肌表,痘亦隨而起發,少頃則中氣歸復,不相接續,藥氣少歇,則毒反攻於內,痘亦隨而內陷矣。再將何藥以療之哉。若不得已而用毒藥,可急用參、芪、甘草、肉桂以內托之,慎勿令其既陷而後藥也。

十神解毒湯

專治「身發壯熱,腮紅臉赤,毛焦色枯,已出未出,三日已前痘點,煩紅,燥渴欲飲,睡臥不寧,小便赤濇者,此熱盛也,並皆治之。」

歸尾、 生地、 紅花、 丹皮、 赤芍、 桔梗。

木通、 大腹皮、 連𧄍、 川芎、 荊芥。

此方治血熱痘疹,以涼血行血為主。佐以桔梗、川芎,有開提發散之功;引以腹皮、木通,有疏利熱毒之效;臣以連𧄍、丹皮,有解毒之良。用此以治血熱痘疹,則內外分消,熱毒雖盛,庶幾解散表裏,自然和平矣。古人用黃連解毒湯,恐驟用寒涼,不惟冰伏熱毒,反出不快,抑且熱毒為其所逼,則鬱於臟腑,或肚腹脹痛,內潰而死者有之。豈若此方用之為當。若不得已而用黃連芩蘗。亦須酒炒。一以制其寒涼之性。二以助其上行之勢。借連蘗以解毒耳。

身熱壯盛,加葛根、前胡。

毒盛綿密。加荊芥鼠黏。

渴。加花粉。竹葉滑石。

小便赤加山梔

「小便尿血。」 加犀角、山梔。

「大便黑。」 加犀角、黃連。或桃仁。

吐血乾嘔,加黃連、犀角。

小便短澀。加豬苓、澤瀉。

「小便祕。」 加滑石、瞿麥。

大便祕,加枳殼、前胡。《幼幼近編》加蘇梗、杏仁,去前胡。

發紅斑加犀角、黃芩、黃蘗、山梔、元參。

煩躁。加天花粉、麥門冬。

大便祕喘,加枳殼、前胡、大黃。

煩渴。狂亂譫語。加知母、麥冬、石膏。

嘔吐加豬苓黃連

咽喉痛,加甘草、鼠黏、元參、荊芥、射干。

泄瀉。加豬苓、澤瀉、防風。

嘔加橘皮

腰痛加羌活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