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3 (1700-1725).djvu/21

此页尚未校对

養成之形體,自當依此以調理調理,自不可同於南 方也。有平日穀食多,肉食少,養成之氣血形體者,生 痘自當禁忌羊肉、豬肉、牛肉、鷄肉、魚腥等物,以此等 物能動風助火也。所以謂「能禁忌則重者變輕,不能 禁忌則輕者變重。」倘平日穀食少,肉食多,如羊肉、豬 肉、牛肉、鷄肉、魚腥等物養成之氣血形體者,則脾胃 亦是此等之物以養成矣。生痘始終以脾胃為主,藉 脾胃飲食之滋潤以成功,若遽禁其平日所食之物, 是絕其脾胃生生之氣。痘何所藉以成功乎。是又不 可以常法拘者。治痘者不可不知。

《三等五要說》

痘有三等:「順、險、逆。順者氣血充和,痘毒宣暢,不必施 治;險者氣血不舒,痘毒壅遏,或雜證攪擾,當急急施 治;逆者痘毒凝結,氣血不活,治之無功。」有五要:一要 出欲盡,二要起發透,三要膿稠滿,四要收靨齊,五要 結痂厚。五者缺一,不能成功,非要乎。

《痘有五善七惡說》

飲食如常,一善也;大小便調,二善也;瘡紅活堅實,三 善也;脈靜身涼,手足溫煖,四善也;聲音清亮,動止安 靜,五善也。五善不能全得,得一二亦自清吉。七惡:煩 躁、悶亂、譫妄、恍惚,一惡也;嘔洩利,飲食不能,二惡 也;焦枯黑陷,癢塌破爛,三惡也;頭面預腫,鼻塞目閉, 脣裂,四惡也;喉舌潰爛,食入即啘,水入則嗆,五惡也; 寒戰咬牙,聲啞色黯,六惡也;腹脹喘促,四肢逆冷,七 惡也。七惡不必皆有,但見一證,亦不可為。七惡之外, 又有渾身血泡,心腹刺痛,陷伏不出,便溺皆血,尋衣 撮空者,是又卒死之證也。

《治痘總法》

「治痘瘡,原無奇法,大約先視其人之氣血強弱,痘毒 之淺深,時氣之寒燠,自發熱之初,見點之時,即當觀 形察色,思及何如起發,何如灌漿,何如收靨」,一動手 用藥,就便顧首尾,慎其初以善其後,然後次第調理, 分其表裏虛實寒熱。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溫之, 熱者清之。無過溫,無過清,不妄瀉,不妄補,要在使其 正氣不損而氣血盛,邪氣不留而痘毒解,痘或有不 必用藥者,或有宜輕劑者,宜重劑者,細心詳審,各各 分別,斟酌施治,斯可收萬全之功矣。如痘發熱之後, 作三四次出,有大有小,有先有後,起發亦作三四次, 先出者先起,後出者後起,大者自大,小者自小,大小 次第而起,待至養漿,則先起者先作「漿,後起者後作 漿,大小亦如之。」磊落分明,不相粘連,色極紅潤,不帶 火色者,順也,不必用藥。若時醫射利,以為不用藥無 以見功,欲妄投其劑,幸邀天功。不知治痘惟有補瀉 二法。痘證既順,則無邪正之偏,補則助其火邪,瀉則 損其正氣。痘無證,藥之而反生其證也,何能成功,徒 殺人耳。若險證則宜急治,治之不急,則險證變而為 逆證者有之。時醫用藥,恐證變不已,歸罪於藥,憚而 不用,坐視險者,變而為逆,全不顧也,心何忍乎?是又 以不用藥而殺人也。至於逆證,棄而不救,恐費其調 治,不能成功,徒招謗也。雖然,豈醫者活人之心哉?當 察其色脈,於不治之中,尋其生機,定一治法。然亦有 不壞事者。予曾見同道治孫姓者,一女年七歲,出痘 則犯逆證。「形如蚊跡,不成顆粒,一逆也;腰痛腹又痛, 二逆也;昏睡譫語,三逆也;乾嘔,四逆也。惟色脈無恙, 可生之機也。」隨定一方,用保元湯以補其中氣,加羌 活、防風、荊芥、柴胡以為發散表邪之用,木香、山樝以 為驅逐裏邪之用,調辰砂末以為解毒之用。連進三 劑。證變而成功矣。逆證豈可盡棄哉。今不論險逆。一 一定方於後。

《初熱三日證治》

痘必發熱而後出者,何也?蓋天地之育萬物,雖賴土 以生息,而土不得陽氣熏蒸於下,安能發生萬物?人 身一小天地也,痘之管紐在脾,脾屬中土,若非火蒸 透膈,則痘毒安能震動而發泄?師曰:五穀不逢熱不 結,痘瘡不熱透不徹,所以痘瘡之毒蘊伏五臟,欲出 則必熏蒸而發熱,是以《書》云:「熱蒸三日而斑生。」蓋痘 本火毒,待熱而發,熱微則毒微,熱甚則毒甚,而痘之 稀密輕重係焉。雖然,亦有熱甚而毒不甚者,如熱甚 不煩不渴,大小便如常,精神清爽,此熱在表,其裏無 邪,毒火發越,痘易出而易成功也。亦有熱微而毒不 微者,熱雖微而煩躁不安,大小便難,昏昏喜睡,毒火 內蘊,不得發越,表熱雖微,內熱則甚,毒火鬱遏之極, 痘必出不快而難成功也。熱微毒微,熱甚毒甚,此言 其常也。熱微毒不微,熱甚毒不甚,又是其變也。治痘 者,正當於此有斟酌矣。前人有云:「當發散清解,使邪 熱盡退。痘出之形,不帶火色,一失其治,痘帶火色而 出,則紅必變赤,赤必變紫,紫必變黑,救無及矣。」有云 「外感厲氣,內有所傷」,與痘毒合并而發熱者,當清解 之。若痘毒之正熱,其毒稟於胎元。伏於五臟。深藏久 蓄。一旦觸發倏然忽然之頃,其勢猛銳勃勃欲出。斷 不可遏阻。其勢必藉氣血載毒出外。痘出而熱自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