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4 (1700-1725).djvu/77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五百二十二卷目錄

 醫部總論二

  李杲珍珠囊指掌用藥法

  此事難知集醫之可法

  羅天益衛生寶鑑福醫治病

  朱震亨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論 亢則害承迺制論 審察病機無失氣宜論

   能合色脈可以萬全論

  王好古湯液本草察病輕重 醫之可法

  呂復醫門群經辨論古方論

  王褘青巖叢錄論醫

  比事摘錄醫孝

  王文祿醫先論醫

  虞摶醫學正傳或問

  王綸明醫雜著醫論

  柏齋三書治療須法素問

  無名氏原機啟微

  醫說醫藥之難 醫通神明 醫不貪色 隱醫 治病委之庸醫比之不慈不孝

  續醫說處方貴簡 醫貴權變

藝術典第五百二十二卷

醫部總論二

元李杲珍珠囊指掌

《用藥法》

夫用藥之法,貴乎明變。如「風會有古今之異,地氣有 南北之分,天時有寒暑之更,稟賦有厚薄之別,受病 有新舊之差,年壽有老少之殊,居養有貴賤之辨,用 藥之際,勿好奇,勿執一,勿輕妄,勿迅速,須慎重精詳, 圓融活變,不妨沉會,以期必妥,藥於是乎功成。」惜先 賢未有發明,後學因而弗講,其悮世也不既多乎。 夫病有宜補以瀉之之道,補之。病有宜瀉以補之之 道,瀉之。病有宜寒劑者,以熱劑為嚮導之兵。病有宜 熱劑者,以寒劑為類從之引。病在上者治下,病在下 者治上。病同也而藥異。病異也而藥同。其義至微,學 者最宜深究。

用藥之忌,在乎欲速,欲速則寒熱溫涼,行散補瀉,未 免過當,功未獲奏,害已隨之。夫藥無次序,如兵無紀 律,雖有勇將,適以勇,而僨事又如理絲,緩則可清其 緒,急則愈堅其結矣。

此事難知集

《醫之可法》

自伏羲神農黃帝而下,名醫雖多,所可學者有幾人 哉?至於華氏之《剖腹》,王氏之《灸鍼》,術非不神也,後人 安得而傚之?非若岐伯之《聖經》,雷公之《炮炙》,伊贄之 《湯液》,箕子之《洪範》,越人之《問難》,仲景之《傷寒》,叔和之 《脈訣》,士安之《甲乙》,啟元子之《傳註》,錢仲陽之《論議》,皆 其活法所可學者,豈千方萬論,印定後人眼目者所 能比哉?其間德高行遠、奇才異士,與夫居縉紳隱草 莽者,雖有一法一節之可觀,非百代可行之活法,皆 所不取也。豈予好辨哉?欲使學者觀此數聖賢,而知 所向慕而已。或有人焉,徒能廣覽泛涉,自以為多,學 而用之無益者,豈為知本?

羅天益衛生寶鑑

《福醫治病》

丙辰秋,楚丘縣賈君次子二十七歲,病四肢困倦,躁 熱自汗,氣短,飲食減少,咳嗽痰涎,胸膈不利,大便祕, 形容羸削,一歲間,更數醫不愈。或曰:明醫不如福醫 某處,某醫雖不精方書,不明脈候看證極多,治無不 效,人目之曰福醫。諺云:「饒你讀得王叔和,不如我見 病證多。」頗有可信。試命治之。醫至,診其脈曰:此病予 飽諳矣,治之必效。於肺腧各灸三七壯,以蠲飲枳實 丸消痰導滯。不數服,大便溏泄無度,加腹痛食不進, 愈添困篤。其子謂父曰:「病久瘦弱,不任其藥,病劇遂 卒。」冬,予從軍回,其父以告予。予曰:「思《內經》云:『形氣不 足,病氣不足,此陰陽俱不足;瀉之則重不足,此陰陽 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 不復矣。故曰不足補之,此其理也。令嗣久病羸瘦,乃 形不足;氣短促,乃氣不足;躁作時嗜臥,四肢困倦,懶 言語,乃氣血皆不足也。補之惟恐不及,反以小毒之 劑瀉之,虛之愈虛,損之又損,不死何待』?」賈君嘆息而 去。予感其事,略陳其理。夫高醫愈疾,先審歲時太過 不及之運,察人之血「氣、衣食、勇怯之殊,病有虛實淺 深、在經在臟之別。藥有君臣、佐使、大小、奇偶之制,治 有緩急、因用、引用、反正之別。」孫真人云:「凡為太醫,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