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4 (1700-1725).djvu/83

此页尚未校对

凡一百七十九家。二百有九部。一千二百五十九卷。 亦不為不多矣。若夫歷代名醫出處。舉其最者言之 耳。豈能悉具於斯乎。

或問:醫學授受之源,既得聞命矣,未審吾子之學,何 所適從?《傳》曰:「醫不三世,不服其藥。」或謂祖父相承,謂 之三世;或謂善讀三世之書,則為三世之醫。子讀三 世之書,歟為祖父相承之家學歟?請明言其故可乎? 曰:草莽之學,其可云乎?然醫不止於三世,而其書又 奚止於三代哉?當取其可法者言之耳。予同邑丹溪 朱彥修先生,上承劉、張、李三家之學,而得羅太無為 之依歸,以醫道大鳴於當世,遐邇咸取法焉。予故曾 叔祖誠齋府君,幸與丹溪生同世,居同鄉,於是獲沾 親炙之化,亦以其術鳴世。故予祖父相承家傳之學, 有所自來。予惟愧夫才疎質鈍,而不能奉揚箕裘之 業為憾耳。奚足道哉。

或問「人之壽夭,各有天命存焉。凡人有生必有死,自 古皆然,醫何益乎?」曰:「夫所謂天命者,天地父母之元 氣也。父為天,母為地,父精母血,盛衰不同,故人之壽 夭亦異。其有生之初,受氣之兩盛者,當得上中之壽; 受氣之偏盛者,當得中下之壽。受氣之兩衰者,能保 養,僅得下壽,不然多夭折。雖然,又不可以常理拘泥」 論也。或風寒暑濕之感於外,饑飽勞役之傷乎內,豈 能一一盡乎所稟之元氣耶?故上古神農氏嘗百草, 製醫藥,乃欲扶植乎生民,各得盡乎天年也。今野人 有不信醫而信巫枉死者,皆不得盡乎正命,而與巖 牆桎梏死者何異焉?或曰:「今之推命者,皆以所生日 時之天上星辰,推算其生死安危,無」不節節應驗。子 以父母之元氣為天命,恐非至當之語。曰:「天人之理。」 盛衰無不合如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取以畫八卦 而成《易》書。凡人之一動一靜,與夫吉凶消長之理,進 退存亡之道,用之以卜筮,毫髮無差。雖然,聖賢諄諄 教誨,必使盡人事以副天意,則凶者化吉,亡者得存, 未嘗令人委之於天命也。《傳》曰:「修身以俟命而已矣。」 是故醫者,可以通神明而權造化,能使夭者壽而壽 者仙,醫道其可廢乎。

或問「古者醫家有禁咒一科,今何不用?」曰:「禁咒科者, 即《素問》祝由科也。立教於龍樹居士,為移精變氣之 術耳。可治小病,或男女入神廟驚惑成病,或山林溪 谷衝著惡氣,其證如醉如癡。此為邪鬼所附,一切心 神惶惑之證,可以借咒語以解惑安和而已。古有龍 樹咒法之書行於世,今流而為師巫、為降童、為師婆」, 而為扇惑人民、哄嚇取財之術。《噫邪術》,為邪人用之, 知理者勿用也。

王綸明醫雜著

《醫論》

或問「仲景、東垣、河間、丹溪諸書孰優,學之宜何主?」曰: 「宜專主《內經》而博觀乎四子,斯無弊矣。蓋醫之有《內 經》,猶儒道之六經,無所不備,四子之說,則猶學庸、語、 孟,為六經之階梯,不可缺一者也。四子之書,初無優 劣,但各發明一義耳。仲景見《內經》載傷寒,而其變遷 反覆之未備也,故著論立方,以盡其變,後人宗之,傳」 用既久,漸失其真,用以通治溫暑內傷諸證,遂致誤 人。故河間出而始發明治溫暑之法;東垣出而始發 明治內傷之法。河間之論,即《內經》五運六氣之旨;東 垣之說,即《內經》飲食勞倦之義。仲景非不知溫暑與 內傷也,特其著書未之及,河間、東垣之於傷寒,則遵 用仲景而莫敢違矣。至於丹溪出而又集諸醫之大 成,發明陰虛發熱,類乎外感內傷,及濕熱相火為病 甚多。隨證著論,亦不過闡《內經》之要旨,補前賢之未 備耳。故曰:「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 病用丹溪」,一以貫之,斯醫道之大全矣。

或問:仲景處方,藥品甚少,及東垣用藥多至二十餘 味。丹溪云:「余每治病效東垣,用藥效仲景,處方,庶品 味數少則藥力專。」丹溪何以不法東垣而效仲景耶? 曰:明察藥性,莫如東垣,蓋所謂聖於醫者也。故在東 垣則可多,他人而效其多,斯雜亂矣。東垣如韓信將 兵,多多益善,丹溪不過能將十萬,故不敢效其多。 或問:「人言東南氣熱,可服寒藥;西北氣寒,可服溫藥。 然今東南之人常服胡椒薑桂,不見生病,而西北之 人畏食椒薑辛熱之物,何也?」曰:「東南雖熱,然地卑多 濕,辛熱食藥,亦能劫濕。西北雖寒,然地高多燥,辛熱 食藥,卻能助燥故耳。」治病用藥者,須識此意。 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氣血痰,故用藥之要有三:氣 用四君子湯,血用四物湯,痰用二陳湯。又云:久病屬 鬱,立治鬱之方,曰越鞠丸。蓋氣血痰三病,多有兼鬱 者,或鬱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鬱,或誤藥雜亂而成 鬱,故余每用此方,治病時以鬱法參之。氣病兼鬱,則 用四君子加開鬱藥,血病痰病皆然。故四法者,治病 用藥之大要也。丹溪又云:「近世治病,多不知分氣血, 但見虛病,便用參芪,屬氣虛者固宜矣。若是血虛,豈 不助氣而反耗陰血耶?是謂血病。治氣則血愈虛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