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5 (1700-1725).djvu/135

此页尚未校对

為之方,故疾可愈而壽可長也。為國者,必先知民之 所苦,禍之所起,然後設之以禁,故姦可塞,國可安矣。」 《敘錄》篇:「買藥得鴈,難以為醫。」

《法言·重黎》篇:「扁鵲,盧人也,而醫多盧。」

《說苑》三:「折肱而成良醫。」

《申鑒》:藥者,療也,所以治疾也。無疾則勿藥可也。肉不 勝食氣,況於藥乎?寒斯熱,熱則致滯/陰。藥之用也,惟 適其宜,則不為害。若已氣平也,則必有傷,惟鍼火亦 如之。故養性者不多服也,惟在乎節之而已矣。 外史:士不輔而求霸,猶病者不用醫而求愈也。 張裘之行也,問臨民之道於子,子告之曰:「汝盍醫乎?」 曰:「何謂也?」曰:「世將無道,則天子有虛眩之疾,諸侯有 怠荒之疾,百姓有飢餒之疾,大臣有貪蔽之疾,有司 有夤緣侵漁之疾,受黜之臣有要君附權沽舉之疾。 夫國家如寄也,而有上下之險疾,擾而攻之,國焉不 危。子欲臨民,醫是而已矣。」曰:「何以醫也?」曰:「子能以仁 義為藥,以政教為湯,先瘳乎主疾,而後瘳乎諸侯臣 庶,不亦善乎?」曰:「此夫子之醫也,弟子何敢逮?」曰:「畏黨, 將醫諸侯。若諸侯瘳,國亦不危,諸侯不瘳,豈惟藩籬 之禍,亦國之災也。由此觀之,士之交乎諸侯,猶醫者 之交乎,疾不能離也。而夫子云云,無欲以晉人之故 而自釋與?」曰:「子何以為士交於諸侯乎?昔鄭人有膏 肓之疾,三年而不出戶,或告之」曰:「子之疾危矣,求良 醫以瘳之,可乎?」曰:「市無良醫,何以求為?」曰:「『有良醫者 在於楚,子以百金致之,彼必不遠千里而赴』。鄭人果 得楚之良醫,以瘳其疾。是醫者未嘗求疾而治也,醫 在而疾者求之耳。然則為士者亦諸侯之求之也,豈 求諸侯而交與?吾受晉王之聘,猶楚醫受鄭人之金 也。鄭人得之而」瘳疾,晉王得之而不瘳,吾豈不若楚 人之醫乎?亦信與不信也。今黨錮又告難于朝,王室 之疾,殆甚于晉,吾已矣哉!

蜀王得徵君而喜,聞有疾,忽焉而蹙,乃以單車造其 門。徵君知蜀王至,掩帷而臥,命李元候于階。蜀王見 李元而問曰:「徵君不能出與?」曰:「不能。」曰:「寡人入以見, 可乎?」曰:「既臥矣。俟寤然後請入。」曰:「徵君得無癠乎?」曰: 「癠不為疾也。」曰:「然則何為?」曰:「元聞之,天以薄蝕為疾, 地以崩溢為疾,天子以幽厲為疾,王侯以驕泰為疾, 士以貧蹇為疾,大夫以酷佞為疾,庶人以飢寒為疾。 今徵君之疾《蹇》也,國不舉賢,使士有蹇疾,羇于道路。 軒冕者多豺狼之群,膏粱者多犬豕之輩。由此觀之, 士安得而無疾也?夫疾以薄蝕崩溢,故天地以聖人 為醫;疾以幽、厲、驕泰,故天子王侯以賢士為醫;疾以 貧蹇,故士以夢卜為醫;疾以酷佞,故大夫以明主為 醫;疾以飢寒,故庶人以循吏為醫。」然則徵君之疾,藥 石有所不制,鬼神有所不虐,寒暑有所不侵。徵于色 而不見其槁,動于聲而不見其戚,歌于鼓琴而不見 其樂,歎于臨川而不見其憂,此徵君之所以為疾也。 《中論》「懷疾者,人不使為醫,行穢者,人不使畫法」,以無 驗也。

梁劉孝綽《謝給藥啟》,「一物之微,遂留停育,名醫上藥, 爰自城府,雖巫咸視診,岐伯下鍼,松子玉漿,衛卿雲 液,比妙眾珍,實云多愧。」

《顏氏家訓》:「醫方之事,取妙極難,不勸汝曹以自命也。 微解藥性,小小和合,居家得以救急,亦為勝事。」皇甫 謐、殷仲堪則其人也。

《中說》「內關」之疾也,非有痛癢煩苛於身,情志慧然,不 覺疾之已深也。然而期日既至,則血氣暴竭,故內關 之疾,疾之中夭,而扁鵲之所甚惡也。以盧醫不能別, 而遘之者不能攻也。

《朝野僉載》:各醫言虎中藥箭,食清泥而解;野豬中藥 箭,啄薺苨而食。物猶知解毒之藥,何況人乎?薺苨即 沙參也,《爾雅》謂之「菧苨。」

《李氏刊誤》夫醫切脈指下,能知生死者,非天授其性, 則因積學而致。然始或著能,末而寡效,論者以始能, 命通也;末繆,數窮也。余曰不然。其初屢中,喜於積財, 記憶未衰,診理方銳,及其久也,筋力已疲,志怠心勞, 獲效遂鮮,則始能末繆,於斯見矣。若以數之通塞,豈 曰知理哉。

韓愈《雜說》:「善醫者,不視人之瘠肥,察其脈之病否而 已矣。善計天下者,不視天下之安危,察其紀綱之理 亂而已矣。天下者,人也;安危者,肥瘠也;紀綱者,脈也。 脈不病,雖瘠不害;脈病而肥者死矣。通於此說者,其 知所以為天下乎!夏、殷、周之衰也,諸侯作而戰伐日 行矣。傳數十王而天下不傾者,紀綱存焉耳。秦之王」 天下也,無分勢於諸侯,聚兵而焚之,傳二世而天下 傾者,紀綱亡焉耳。是故四支雖無故,不足恃也,脈而 已矣。四海雖無事,不足矜也,紀綱而已矣。憂其所可 恃,懼其所可矜。善醫善計者,謂之天扶,與之《易》曰:「視 履考祥。」善醫善計者為之。

《松窻寤言》:「人食五味以養五氣,疾則扞味而氣消,藥 以去之。凡使味之得暢也。人之道也,君臣父子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