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元豐五年三月,予偶患左手腫,安常一鍼而愈。聊 為記之。
孫兆
按《醫學入門》:「孫兆宋尚藥奉御丞,有顯官耳鳴,公診 之曰:『心脈大盛,腎脈不能歸耳』。以藥涼心,腎脈復歸, 耳鳴立愈。」
張立德子
按《東坡雜記》:眉山有穎臣者,長七尺,健飲啖,倜儻人 也。忽得消渴疾,日飲水數斗,食倍常而數溺,服消渴 藥而逾年,疾日甚,自度必死,治棺衾,囑其子於人。蜀 有良醫張立德之子,不記其名,為診脈,笑曰:「君幾誤 死矣。」取麝香當門子,以酒濡之,作十許丸,取枳枸子 為湯飲之,遂愈。問其故,張生言:消渴、消中,皆脾衰而 腎敗,土不能勝水,腎浹不上泝,乃成此疾。今診穎臣 脈熱而腎且衰,當由果酒食過度,虛熱在脾,故飲食 兼人而多飲水,水既多,不得不多溺也,非消渴也。麝 香能敗酒,瓜果近輒不實,而枳枸亦能勝酒。屋外有 此木,屋中釀酒不熟,以其木為屋,其下亦不可釀酒, 故以此二物為藥,以去酒果之毒也。
仇鼎〈張君宜〉
按《東坡志林》:「近世醫官仇鼎,療癰腫,為當時第一,鼎 死未有繼者。今張君宜所能,殆不減鼎,然鼎性行不 甚純淑,世或畏之。今張君用心平和,專以救人為事, 殆過於鼎遠矣。元豐七年四月七日。」
黃州僧
按《談圃》:子瞻在黃州,術士多從之游。有僧相見數日, 不交一言,將去懷中取藥兩貼,如蓮蕊而黑色,曰:「此 燒煉藥也,有緩急服之。」子瞻在京師為公言,至今收 之。後「《海島》無恙」,疑得此藥之力。
蕭氏
按《杭州府志》:「蕭氏,失其名,錢塘人,好施予。嘗有一僧 來謁,蕭待之良厚,久而不衰。僧一日拈筆畫牡丹遺 之,蕭初不甚珍重,藏既久,發視之,花瓣中皆有字,隱 隱可見,蓋古方。大異之,令婿郭某按方試之,療人皆 奇效。後又令聚藥煉為丹,俄見爐上有花絢燦,若牡 丹狀,丹成如黍珠,用以活人,雖瀕死皆甦。自是蕭郭」 之醫。傾動一時。
郭照乾〈馮氏 郭敬仲〉
按《錢塘縣志》:「郭照乾,字汝端,汾陽王裔祖遠授宋建 隆二年節幹,世稱大人節幹。照乾自祥符初由汴徙 杭州,多隱德,施予未嘗生倦容。有異人乞齋,郭膳之, 潛遺牡丹花三朵,覆几上而去。追詢之曰:『若累世陰 德全活人,故來相報。花上書婦人證十三方,君子孫 世世用之,當無窮乏。如法試之,無不奇驗,遂為婦人』」 醫。郭氏之以醫名。自照乾始。
按《海寧縣志》:「郭昭乾,號文勝,元符三年,由汴南渡,放 情山水間,遇道人授以缽,黃封甚固,覆几上,且戒曰: 『公家累世積德,以此報,必一月後乃開。道人去十三 日,公弟比部郎昭度以道人之紿之也,為開視,則缽 中有牡丹花一朵,見花瓣中有字,皆醫方,一瓣具一 方,凡十三瓣,其餘瓣字跡隱隱難明,亟錄方罷,而花 亦隨落』。」大異之,遂按方療疾,無不奇驗。後又煉藥為 丹,見爐上有花,若牡丹狀,丹成如黍珠,用以活人,濱 死者皆起。傳三世。有敬仲者,建炎中,孟太后遘疾不 起。高宗性至孝,下令徧徵起太后疾者,敬仲因母馮 氏參究診法,引入宮,進藥物,食頃而甦,三服乃起。高 宗封馮氏為安國夫人,敬仲為光祿大夫兼賜父傑 西山葬地賜姓趙故所居里有「趙郭」之號。
張擴
按《歙縣志》:「張擴,字子充,少好醫,從蘄水龐安時遊,同 學六十人,安時獨喜擴。後聞蜀有王朴善脈,又能以 太素知人貴賤禍福,從之,期年,得衣領中所藏《素書》, 盡其訣,乃辭去。南陵有富人子,傷寒不知人,氣息僅 存,擴視之曰:『此嗜臥證也,後三日當蘇,蘇則欲飲欲 飲,與此藥必熟睡,覺當得汗。已而果然。當塗郭詳正』」 子患嗽,肌骨如削,醫多以為勞,擴曰:「是不足憂。」就坐 飲以藥,忽大吐。使視,涎沫中得魚骨,宿疾皆愈。在建 業,有婦人叩門求醫者,擴不在,其弟揮為診之。及歸, 揮具言其狀,擴曰:「弟與藥如是,且瘳矣,此其脈當嫠。」 居三年,左乳下有痣也,驗之信然。嘗有調官都下者, 擴診之,謂曰:「鰕游脈見,不出七日當死。」後五日,得通 判齊州,喜曰:「張擴妄言耳,我適得官,何謂死哉?」又二 日,晨起,進盥,臥地即死。建中靖國初,范純仁方召而 疾作,問曰:「吾此去幾何?」擴曰:「公脈氣不出半年。」范曰: 「使某得生至京師,則子之賜也。」遂與偕行。至京師,奏 補擴假承務郎。未幾,公以不起聞。崇寧中,黃誥待淮 西提刑,擴謂曰:「大夫食祿不在淮西,行且還朝矣。然 非今日宰相,所謂宰相者,尤未起,起則有召,命,不滿 歲當三遷。」又曰:「大夫不病而細君病,憂在九月。」及蔡 京當國,誥被召還,歲中自戶部、吏部遷左司郎中,而 妻劉亦適以九月卒。尚書蹇序辰知應天府,擴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