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5 (1700-1725).djvu/23

此页尚未校对

謝復古

按《古今醫統》:「謝復古為宋翰林學士,習醫藥,尤工於 傷寒,發仲景之奧旨。」

林頤壽

按《福建通志》:「林頤壽,字褒世,晉江人。父附貢辟雍。祖 母楊氏,嘗苦背瘍潰爛,徑數寸。頤壽曰:『敗膿在中,侵 食旁肉,若抆拭則不堪痛楚』。乃俟其熟寐,潛䑛去,傅 藥而愈。廬父墓,有芝產之瑞,事繼母彌謹。繼母卒,廬 墓有白鵲數十,往來廬上,人以為孝感。頤壽博覽經 史,尤工大字,精醫業,所活甚眾。切脈言生死遲速無」 差,里人為著《孝友傳》。年六十八,一夕談笑而卒,號「華 陽處士。」

劉伯桓

按《福建通志》:「劉伯桓,崇安人,天資淳樸,常遇異人授 以岐黃之術,自是求治者無不全活。」

張季明

按《古今醫統》:「張季明,名杲,新安人,世業醫術有名,至 杲尤誠確精粹,博該諸書,所得輒採錄成《醫說》十卷。」

范九思

按《古今醫統》:「范九思,不知何郡人,業醫善針,沉疴悉 能起之。一人患喉內生蛾,諸醫不能愈,且畏針。范與 末藥計,以筆搽之,遂暗針於內,刺之即愈矣。」

周與權

按《攖寧集》,周與權,字仲立,宋臨同人,著《難經辨正釋 疑》。

任度

按《醫學入門》:有患者嘗饑吞食,下至胸,便即吐出。醫 作噎疾膈氣治之無驗。任度視之曰:「此疾蓋因蛇肉 不消所致,但揣心腹上有蛇形也。」病者曰:「素有大風, 常求蛇肉食之。」遂合硝黃以治,微利而愈。

程約

按《古今醫統》:「程約,字孟博,新安婺源人。世業醫,至約 尤著,而更得鍼砭之妙,著有《醫方圖說》行世。」

按《婺源縣志》:程約,字孟博,世工醫。其先有號種德居 士者,邑宰許應龍因改所居之坊為種德坊,精針法, 同邑馬荀仲自許齊名,約不然也。太守韓瑗嘗有疾, 馬為右脅針之,半入而針折,馬失色曰:「非程孟博不 可。」約至,乃為左脅下一針,須臾而折,針出疾亦即愈。 由是優劣始定。

唐與正

按《古今醫統》:唐與正不知何郡人,善醫,凡人有奇疾, 以意療之,無不效。一小女患風痹赤腫,諸醫以風熱 治之不效。唐診視云:「肝肺之風熱,故治之遂愈。惟頂 上高腫寸許,詢其乳母,好飲熱酒,唐遂悟,以前劑倍 加葛根,數服而消。」

按《醫學入門》:唐與正治飲熱酒,頂高數寸,用葛花倍 服而愈。治因服黑鉛丹,臥則小便微通,立則不能涓 滴,服諸通利藥不效。公曰:「乃結砂時鉛不死,硫黃飛 去,鉛入膀胱,故臥則偏重,猶可溲,立則正塞水道,自 不能通。用金液丹三百丸,分為十服,煎瞿麥湯下。蓋 膀胱得硫黃,積鉛成灰,從水道下累累如細砂,其病」 遂愈。

王朝弼王淵 王槐

按文天祥《金匱歌序》:「《金匱歌》者,鄉前輩王君良叔之 祕醫方也。初,良叔以儒者,涉獵醫書,不欲以一家名。 一日遇病,數十輩同一證,醫者曰:『此證陰也,其用某 藥無疑』。數人者駢死,醫者猶不變。良叔曰:『是證其必 有他,合少更之』。遂服陽證藥,自是皆更生焉。」良叔 前者之死也。遂發念取諸醫書,研精探索,如其為學 然,久之無不通貫,察證辨脈,造神入妙,如庖丁解牛, 傴僂承蜩。因自撰為方劑,括為歌詩,草紙蠅字,連帙 累牘,以遺其後人。曰:「吾生平精神,盡在此矣。」其子季 浩,以是為名醫。其子庭舉,蚤刻志文學,中年始取其 所藏讀之,今醫遂多奇中。一日出是編,予然後知庭 舉父子之有名於人,其《源委》葢有所自來矣。天下豈 有無本之學哉?世道不淑,清淳之時少,乖戾之時多。 人有形氣之私,不能免於疾。世無和、扁,寄命於嘗試 之醫。斯人無辜,同於巖牆桎梏之歸者,何可勝數。齊 高彊曰:「三折肱知為良醫。」《楚辭》曰:「九折臂而成醫。」言 屢嘗而後知也。《曲禮》曰:「醫不三世,不服其藥。」言嘗之 久而後可信也。人命非細事,言「醫者類致謹如此。然 則良叔齊楚人所云醫也。若庭舉承三世之澤,其得 不謂之善醫已乎?」予因謂庭舉曰:「凡物之精,造物者 祕之,幸而得之者不敢輕,然其久未有不發周公《金 縢》之匱,兄弟之祕情也。至成王時而發藝祖《金匱》之 誓,母子之祕言也。至太宗時而發。君所謂《金匱歌》者, 雖一家小道,然」祖宗之藏本,以為家傳世守之寶,其 為祕一也。子之發之也,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庭舉曰: 「大哉斯言!予祖之澤百世可以及人。予為子孫,不能 彰悼先志,恐久遂沈泯,上遺先人羞,敢不承教以廣 之於人。」予嘉庭舉之用心,因為序其本末如此。良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