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8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刻漏制度

「黃帝創漏水制器,以分晝夜。成周挈壺氏以百刻分 晝夜。冬至晝漏四十刻,夜六十刻。夏至晝漏六十刻, 夜四十刻。春秋二分晝夜各五十刻。漢哀帝改為百 二十刻。」梁武帝大同十年,用一百八十刻。或增或減, 類皆疏謬。至唐,晝夜百刻,一遵古制。其法有四匱:一 夜天池,二日天池,三平壺,四萬分壺。又有水海、水海 浮箭四匱。注:水始自夜天池,以入于日天池,自日天 池以入于平壺,以次相入于水海,浮箭而上,以為刻 分也。

宋朝所用之制,亦如於唐,而其法「以晝夜百刻分十 二時,每時有八刻二十分,每刻六十分,計水二斤八 兩,箭四十八,二箭當一氣,歲統二百一十六萬分,悉 刻于箭上,銅烏引水而下注蓮心浮箭以上,登其二 十四氣。大凡每氣差二分半。冬至日極短,春分日均 平,冬至後行盈,夏至後行縮,乃陰陽升降之期也。」

定太陽出沒

「正九出乙入庚方」, 「二八出兔入雞腸。」

三七發甲入辛地, 四六生寅入犬藏。

五月生《艮》歸《乾》上, 仲冬出《巽》沒坤方。

惟有十與十二月, 出辰入申仔細詳。

晝夜辨時

《半夜》子。 雞鳴丑、 《平旦》寅、 日出卯。

食時辰 禺中巳, 日中午, 日斜未。

晡時申, 日入酉, 黃昏戌, 眠定亥。

晝夜百刻日永日短之圖

晝夜百刻日永日短之圖

定寅時訣

正九五更二點徹, 二八五更三點歇。

三七平光是寅時, 四六日出寅無別。

五月日高三丈地, 十月十二四更二。

仲冬纔到四更初, 便是寅時真口訣。

貓眼辨時

子午卯酉一條線, 寅申巳亥如鏡圓。

辰戌丑未棗核尖, 祕訣君知莫亂傳。

氣候本始

《春秋內事》曰:「伏羲建八節,以文應候。」《晉律曆志》曰:「炎 帝分八節,以始農功業。」《巴議》曰:「伏羲造八卦,作三晝, 以象二十四氣。」《記月令法》曰:「周公作時,制定二十四 氣七十二候。」則氣之始於伏羲而定於周公也。鮑景 翔云:「五日一候者,一月六候,五六三十日也。三候一 氣者,十五日也。」

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之圖

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之圖

五日為候  ,三候為氣。

六氣為時  ,四時為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