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70 (1700-1725).djvu/6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五百九十三卷目錄

 星命部彙考二十九

  三命通會一原造化之始 論五行生成 論五行生剋 論干支源流 論十

  干名字之義 論十二支名字之義 總論納音

藝術典第五百九十三卷

星命部彙考二十九

三命通會一

原造化之始

《老子》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有物混成,先 天地生。」列禦寇曰:「有形生於無形。天地之初,有太易, 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太初者,氣之 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質之始。氣與形質,合而未 離,曰渾淪。」《曆紀》云:「未有天地之時,混沌如雞子,溟涬 始芽,鴻濛滋萌。」《律曆志》云:「太極元氣,涵三為一。」《易》曰: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 定吉凶。」《易疏》云:「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 一。」蒙泉子曰:「太初者,理之始也;太虛者,氣之始也;太 素者,象之始也;太乙者,數之始也;太極者,兼理氣象, 數之始也。」由數論言之,可見渾淪未判之先,只一氣 混合,杳冥昏昧,而理未嘗不在其中,與道為一,是謂 太極。莊子以道在太極之先,所謂太極,乃是指天地 人三者氣形已具而未判者之名,而道又別是一懸 空底物,在太極之先。不知道即太極,太極即道。以其 理之通行者言,則曰道,以其理之極至者言則曰太 極,又何嘗有二耶?向非周子啟其秘,朱子闡而明之, 孰知太極之為理,而與氣自不相離也哉!所謂「太極」 者,乃陰陽動靜之本體。不離於形氣而實無聲臭,不 窮於變化而實有準則。故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 分陽,兩儀立焉。儀者,物也。凡物未始無對,而亦未嘗 獨立。天以生覆而依乎地,地以形載而附乎天。有理 斯有氣,陰陽之謂也;有氣斯有形,天地之謂也。天地 不生「於天地,而生於陰陽;陰陽不生於陰陽,而生於 動靜;動靜不生於動靜,而生於太極。」蓋太極者,本然 之妙也;動靜者,所乘之機也;陰陽者,所生之本也;太 極,形而上道也;陰陽,形而下器也。動靜無端,陰陽無 始,此造化所由立焉。

柏齋何子曰:天陽之動者也,果何時動極而靜乎?地陰之靜者也,果何時靜極而動乎?天不能生地,水不能生火,無智愚皆知之,乃謂「陰陽相生,不亦誤乎?蓋天地水火,雖渾然不可離,實燦然不可亂,故陰陽謂之相依則可,謂之相生則不可,謂之互藏其宅則可,謂之互藏相生則不可。」 此言的有見也。

夫天地未立,道本天地。天地既立,則太極之理散在 萬事,由是而五行生焉。五行一陰陽,五殊二實,無餘 欠也。陰陽一太極,精粗本末,無彼此也。五行質具於 地,而氣行於天。以質而語其生之序,則水火木金土, 而水木陽也,火金陰也;以氣而語其行之序,則曰木 火土金水,而火木陽也,水金陰也。又統而言之,則氣 陽而質陰也;又錯而言之,則動陽而靜陰也。蓋五行 之變,至不可窮,然無適而非陰陽之道;其所以為陰 陽者,則又無適而非太極之本然也。

柏齋何子曰: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周子固謂:太極不外乎陰陽,陰陽不外乎五行矣。自今論之,水水也,火火也,金木水火,土之交變也;土地也。天安在乎有地而無天?謂造化全,可乎?若以謂天即太極,故朱子以「上天之載」 釋太極,「天道流行」 釋陰陽。觀《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之」 中有乾有坤,則天地皆太極之分體明矣。以天為太極之全體,而地為天之分體,豈不誤甚也哉!其說似有理也。

夫五行之生,各一其性;四時之行,亦有其序。春以生 之,夏以長之,秋以肅之,冬以藏之;春而夏,夏而秋,秋 而冬,冬而復春,而相循無窮。蓋五行異質,四時異氣, 而皆不外乎陰陽。陰陽異位,動靜異時,而皆不離乎 太極。至於所以為太極者,又無聲臭之可言,是性之 本體然也。故五行各一其性,所謂「各具一太極」也;四 時自有其序,所謂「運用一太極」也。五行四時,週而復 始,所謂「統體一太極」也。而性之無所不在,又可見矣。 夫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此無極二五所以 混融而無間,所謂妙合者也。無極是理,二五是氣。真 以理言,太極無妄之謂也。精以氣言,陰陽五行不二 之謂也。凝者聚也,氣聚而成形也。蓋性為之主,而陰 陽五行,為之經緯錯綜,又各以類凝聚而成形焉。陽 而健者成男,則父之道也。陰而順者成女,則母之道 也。是人物之始,以氣化而生者也。氣聚成形,則形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