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76 (1700-1725).djvu/17

此页尚未校对

二十四問:「平洋何以辨其真偽?」

答曰:廖公云:「平乘積。」積者脊也蓋言氣積而厚也氣,此驗平洋帶 岡阜法也。楊氏云:「但看水繞」,此驗水鄉平薄處,專論 水局之法也。帶岡阜者,須要過咽束氣,方見脈真,落 穴處定須開口,昔人謂「平地不開口,神仙難下手」,蓋 開口方有真明堂,則真氣方住。若在水鄉平田,專以 隔水田坵形勢,照應夾拱有情為準,要以來大去小, 面前不見大水為佳,縱見亦是一線立穴。必當培土 成墳。不宜穴土為葬。如是方不舛錯。

廣吉凶論

「葬埋之道,其始于中古乎?上世之人,委形順化,其生 也寄,其死也歸,情念靡留,安事遺蛻?中古聖人,因人 情之漸殖,慮其終之必漓,乃啟以孝慈,導以厚亡,始 有不忍其親,以掩其體者。先王因之制禮,慎終送死, 以垂後世,俾人盡其心,靡有遺憾。後之君子,推廣此 心,冀其不朽,則又擇吉壤而藏之矣。」乃今不然,謂壽 「夭貴賤,動關乎葬,子孫世及,靡不由之。人情患得,于 斯愈膠忘前聖之意,忽先王之禮,惑術士之口,矯哲 人之論,妄意禍福,皆由親骨,時日不利,或生咎殃,遂 使淹延累世,掩骼何時?水火蟻蝮,皆所不免,或經兵 燹,焚棄無餘。嗟乎!何朽骨之不幸,而蒙茲多厄邪?」予 傷世俗之闇,因著論以明之。夫吉凶本乎因緣,因緣 緣乎當念,貫通三世,大業由生恆人懵之,智者瞭焉。 故「脩德而被禍患,悖道而享康樂」者,宿業所感也。「君 子脩之吉,小人悖之凶」者,善惡由于一念,主之者我 也。斯二者,統三世而言者也。理既幽微,義難卒悟。世 俗之論,未達本源;術士之言,秪騰口說。矧古人遠矣。 人情安于淺近,無惑乎高明之旨,不足以語《中庸》也。 夫然而葬有正義,卜有正法。故枯躁而露,蟻必侵焉; 陰勁而沉,水必生焉。水傾衛缺,風必射焉。氣之所去, 骨必毀焉。葬道無他,免斯而已。是以善葬者,察山川 之交會,占生氣之所鍾,納骨其間,俾前後左右,兼以 淺深,不失尺寸,則魄得所藏,違乎三害。孝子仁人之 用心,斯亦至矣,蔑以加矣,寧暇冀其福廕及人哉!說 者謂「親魄既安,所生因之」,理固或然,事非盡謬。第俗 情莫解,禍福紛紜,拘忌多途,咸責朽骨,不亦舛乎!何 者?盛德之至,莫過唐虞,而其後不繼,三仁一也。而比 干獨死,顏淵庶聖,壽止三旬;東陵大盜,享有黃耇。如 斯之類,難可枚舉。更陳往事,益有明徵。若「夫景純善 于《占山》,身被刑戮;楊公精于卜葬,後嗣無聞。揆諸前 說,則往因現業,自可懸知。乃至陰陽之不經,彌滋謬 悠之詭說。撓作甲子,本為投時;後世迷之,乃流於鬼 神。」試觀三代,迄乎本朝,帝王之葬,皆由制典;諸侯之 禮,不過五月。自天子至於諸侯,葬未有逾期年者矣。 豈其方之必吉,年之必利歟何曆數之綿長也?明哲 之士,鑒遠燭微,憑乎大道,遠觀三世,近會三緣,安吉 凶于前定,徇義命于將來,則動無不吉,舉胥中道矣。 苟澄心以思之,管窺之徒,安所置喙,拘攣之見其少 蘇乎?世徒見夫相塚占山,盛衰多符,豈知緣會而有 吉凶斯契,非察地之權衡,當別論也。

占山統論

占山之道無他,唯以山水向背求之而已。是故山川 大交則大結,小交則小結,不交則不結。山與水相得 則交,不相得則渙。天下大龍都隨水走,至於將結,必 然逆轉,列成局勢,則結地無疑。地理之所以重逆者, 以其逆則交也。楊公云:「楊公養老看雌雄,天下諸書 對不同,陽從左邊團團轉,陰從右路轉相逢」者,是楊 公《垂老》之言也。其意蓋指山為陰,水為陽。陽若左轉, 陰必右回,如是則山水覿面相交,必然結穴,不必登 涉,可以坐。𤋜是占山之捷法也,故云《養老訣》。乃今時 師則以淨陰淨陽之說,謂是陽龍陽向水流陽,陰龍 陰向水流陰,合以穿山虎透地龍之說,豈不誤哉?要 之地理秪有水土二行,與金木火三行無與,必欲牽 合附會,以論生剋吉凶貴賤,謬之甚矣。即楊公所論 五星及九星,亦是不得已之說,正以山川狀貌難齊, 有如人面,要之不出尖圓曲直方凹等體。言火所以 紀尖山也,言金所以紀圓山也,言水所以紀曲動而 波之山也,言木所以紀直而聳之山也,言土所以紀 方及凹之山也。如得其旨,則五行生剋之談,可不辨 而知其非矣。唯《交》之一說,談易而會難。蓋穴前一合, 是蟬翼與小水。小水即微茫水也交也。第二合是龍虎內,水 與龍虎交也。第三合是龍虎外,左右二砂交也。此即 向之所在也。過此以往,則自內及外,自近及遠,乃至 羅城,與送龍大水相交,是則交之大者,此榦龍之局 也。明乎此則分枝擘脈,舉目易窮,界限既分,適千里 而無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