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84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晉卿、陳玨、朱銳、王廷筠、李成、張舜民,此皆工於山水, 得其泉石高風者也。如楊補之、丁野堂、李迪、李安忠、 吳炳、毛松、毛益、李永年、崔白、馬永忠、單邦顯、陳可久、 僧希白、劉興祖、徐世昌、徐榮、趙昌、趙大年、王凝、馬麟, 此皆工於花鳥,得其天機活潑者也。若宋高宗之《山 水竹石》,文湖州、蘇長公、毛信卿、吳心玉之《竹石枯木》, 閻士安之《野景樹石》,張浮休之《煙村》,此皆天籟動於 筆鋒,渭川波入硯沼,揮灑萬竿,雲蒸霧變。寘之「高齋, 綠陰滿堂,清風四坐」,豈彼俗工,可容措手?又如陳所 翁之龍,錢光甫之魚,朱紹宗、劉宗古之貓犬,皆得一 物骨氣運動,狀其形似,名擅一時。此余因目所及,聊 述數輩,若敘其全,當自《畫譜》《繪鑑》求之,非余所謂《清 賞要略》。余自唐人畫中,賞其神具畫前,故畫成神足。 而宋則工於求似,故畫足神微。宋人物趣,迥邁於唐, 而唐之天趣,則遠過於宋也。今之評畫者,以宋人為 院畫,不以為重,獨尚元畫,以宋巧太過而神不足也。 然而宋人之畫,亦非後人可造堂室,而元人之畫,敢 為並駕馳驅。且元之黃大癡,亦非夏、李源流,而王叔 明亦用董、范家法。錢舜舉、黃筌之變色,盛子昭乃劉 松年之遺派,趙松雪則天分高朗,心胸不凡,摘取馬 和之、李公麟之描法,而得劉松年、李營丘之結搆。其 設色則祖趙伯駒、李嵩之「濃淡得宜」,而生意則法夏 珪、馬遠之高曠宏遠,及其成功而全不類。此數輩自 出一種溫潤清雅之態,見之如見美人,無不動色,此 故迥絕一代,為士林名畫。然皆法古,絕無邪筆。元畫 如王、黃、二趙子昂仲穆倪瓚之「士氣」,陳仲仁、曹知白、王若 水、高克恭、顧正之、柯九思、錢選、吳仲圭、李息齋、僧雪 窗、王元章、蕭月潭、高士安、張叔厚、丁野夫之雅致。而 畫之精工如王振鵬、陳仲美、顏秋月、沈秋澗、劉耀卿、 孫君澤、胡廷暉、臧祥卿、邊魯生、張可觀;而閒逸如張 子政、蘇大年、顧定之、姚雪心輩,皆元之名家,足以擅 名當代則可,謂之能過於宋則不可也。其松雪、大癡、 叔明,宋人見之,亦能甘心服其天趣。今之論畫,必曰 「士氣。」所謂士氣者,乃士林中能作隸家畫品,全用神 氣生動為法,不求物趣,以得天趣為高。觀其曰「寫」而 不曰「描」者,欲脫畫工院氣故耳。此等謂之寄興取玩 一世則可,若云善畫,何以比方前代而為後世寶藏? 若趙松雪、王叔明、黃子久、錢舜舉輩,此真士氣畫也。 而四君可能淺近效否?是果無宋人家法,而泛然為 一代之雄哉!例此可以知畫矣。

畫家賞鑒真偽雜說

高子曰:米元章云:「好事家與賞鑒家自是兩等。家多 資蓄,貪名好勝,遇物收置,不過聽聲,此謂好事。」若賞 鑒家天資高明,多閱傳錄,或自能畫,或深知畫意,每 得一圖,終日寶玩,如對古人,聲色之奉,不能奪也,名 曰真賞。然看畫之法,須著眼圓活,勿偏己見,必細玩 古人命筆,立意委曲妙處,不令潦草涉略。論山有起 「伏轉折,水有隱顯源流,林木求其深邃蓊鬱而深淺 分明,人物觀其睹面凝眸而顧盼相屬。四時之景,要 分朝暮陰晴,煙雲動蕩,花鳥之態,須觀欹風含露,宿 食飛鳴,次及牛馬昆蟲,魚龍水族,無一不取。」神氣生 動,天趣渙然,筆墨之外,斯不失為真賞。若專以形似 取之,則市街貼壁賣畫,儘有克肖;人物花草貓狗之 圖,何取於古?且古人之畫,豈特不可以形似物跡求 也,當無筆跡留滯,方見天趣,如書之藏鋒始妙。松雪 詩云:「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應須八法通。」正謂是也。 且好畫不宜多裱,裱多失神,亦不可洗,更不可剪去 破碎邊條,當細細補足,令人寶惜。古畫豈特寶若金 玉,即如宋人,去此不「遠。畫之在世,流傳便少。無論唐 時五代,藏畫之家,當自撿點,不恤勤煩,乃收藏至要。 畫之失傳,其病有五:古畫年遠,紙絹已脆,不時舒卷, 略少局促,即便折損,破碎無救,此失傳之一。童僕不 識收捲有法,即以兩手甲抓畫捲起,不顧邊齊,以軸 榦著力緊收,內中絹素碎裂,此失傳之二。或遭屋漏 水濕,鼠嚙貓溺,梅雨黴白,不善揩抹,即以麤布擦摩, 逐片破落,此失傳之三。或出示俗人,不知看法,即便 手托畫背起,就眼觀絹素隨折,或挂畫忽慢,以致墮 地折裂,再莫可補,雖貼襯何益,此失傳之四。或遭兵 火水溺,歲苦流移,此失傳之五。有等敗落,子孫無識 婦女不知寶藏,堆積朽腐;或兒女癡頑,用筆塗寫;或 燈下看玩,以致油污透骨;或偶墮燭燒損;或挂當風 狂起,吹斷刮裂」甚矣。古畫難存,類此種種。古人名畫, 更少對軸。若高尚士夫之畫,適興偶作,天趣生動,人 即寶傳,何能有對?若高齋精舍,豈容四軸張挂?即對 軸亦少雅致。世以無名人畫,即填某人款字,深可笑 也。畫院進呈卷軸,皆有名大家俱不落款,何必見牛 指戴,見馬指韓,又豈如格?《古論》云:「無名人畫,多有佳 者。」若云:「無名,決無好畫。」無名款者,皆御府畫也。古有 善畫花草者,多不落墨,以色點染,自有一種精神生 意。又若粉本,即舊人畫稿,草草不經意處,乃其天機 偶發,生意勃然,落筆趣成,多有神妙,當寶藏之。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