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84 (1700-1725).djvu/77

此页尚未校对

按《貞觀公私畫史》:「江陵光相寺有丁光畫。」

虞堅

按「畫後品,虞堅下品下。」

丁寬

按「《畫後品》丁寬下品下。」

智積菩薩

按僧智賢《智積記》:「研石山在吳縣西,梁天監三年置 寺。十五年有僧自畫梵相於佛殿壁間。後有西天僧 見之,云此智積菩薩也。」

僧覺張彥遠作惠覺

按《續畫品》:「僧覺,姚曇度之子。」

按《歷代名畫記》:「惠覺有殷洪像,白馬寺寶臺樣,行於 代。」

僧珍

按《續畫品》:「僧珍蘧,道愍之甥。」

按《歷代名畫記》:「僧珍有姜源等像、豫章王像、康居人 馬,傳於代。」

豫章王綜

按《南史梁武帝諸子傳》:「豫章王綜,字世謙,武帝第三 子也。尚書僕射徐勉出鎮襄陽,王餉以白團扇,圖《伐 檀》之詩。」

南郡王大連

按《南史梁簡文帝諸子傳》:「南郡王大連,字仁靜,簡文 帝第五子也。少俊爽,能屬文,舉止風流,雅有巧思,妙 達音樂,善丹青。大清元年為東揚州刺史。大寶元年, 封南郡王。」

武烈世子方等

按《梁書武烈世子方等傳》:「武烈世子方等,字實相,元 帝長子也。少聰敏,有俊才,善騎射,尢長巧思。拜都督, 贈侍中中軍將軍、揚州刺史。先諡忠壯。元帝即位,改 諡武烈。」

按《歷代名畫記》:「方等尤能寫真,坐上賓客,隨意點染, 即成數人,問童兒皆識之,有《龍馬出渥洼圖》。」

張僧繇

按《歷代名畫記》:「張僧繇,吳中人也。天監中,為武陵王 國侍郎,直祕閣,知畫事,歷右軍將軍、吳興太守。武帝 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時諸王在外,武帝思之,遣 僧繇乘傳寫貌,對之如面也。」初,吳曹不興圖青谿 龍,僧繇見而鄙之,乃廣其象於龍泉亭。太清中,雷震 龍泉亭,遂失其壁,乃知疑於神也。張畫所有靈感, 不可具記。彥遠家有僧繇定光如來像,元和中進入 內,曾見維摩詰并二菩薩,妙極者也。又有《清谿宮水 怪圖》《吳王格虎圖》《維摩詰像》。二見《橫泉鬥龍圖》《昆明二 龍圖》《行道天王圖》《漢武射蛟圖》《雜人馬兵刀圖》《朱异 像》《羊鴉仁躍馬圖》《摩衲仙人圖》《梁北郊圖》《梁武帝像》 《梁宮人射雉圖》《定光佛像》。二見「《醉僧圖》《田舍兒舞圖》《詠 梅圖》」,並傳於代者也。

按《太平廣記》:江陵天皇寺,明帝置。內有柏堂,僧繇畫 廬舍那佛像及仲尼十哲。帝怪問釋門內如何畫孔 聖,僧繇曰:「後當賴此耳。」及後周滅佛法,焚天下寺塔, 獨以此殿有宣尼像,乃不令毀拆。

按《神異記》:張僧繇常於金陵安樂寺畫四龍而不點 睛。每云「點之則飛去矣。」人以為妄,固請點之。須臾雷 電破壁,見二龍飛去,未點睛者如故。

按《唐詩紀事》:蘇州崑山華嚴寺殿基,或曰鬼工。有僧 繇畫龍,每風雨如騰躍狀。僧繇畫鎖,以釘固之。 按《畫僧記》,張僧繇繪二天竺僧,後遭剖割,分而為二。 其一在唐右常侍陸堅處。陸公嬰篤疾,忽夢此僧曰: 「我有同侶一人,離析已百餘年,今在洛陽故城東李 君家。若能為我求之,再得會合,當以法力扶助。」陸遽 求訪,以俸錢十萬贖而合焉,即日疾瘳。

按《朝野僉載》:又潤州興國寺苦鳩鴿棲梁上,穢污尊 容。僧繇乃東壁上畫一鷹,西壁上畫一鷂,皆側首向 簷外看。自是鳩鴿等不敢復來。

按《續畫品》:「張僧繇善圖塔廟,超越群工,朝衣野服,今 古不失,奇形異貌,殊方夷夏,皆參其妙。」

按《畫後品》:「顧、陸人物衣冠,信稱絕作,未睹其餘。至於 張公,骨氣奇偉,師模宏遠,豈唯六法備精,實亦萬類 皆妙。」

按《畫斷》:「張公思若湧泉,取資天造,筆纔一二,像已應 焉。周材取之,今古獨立。喻之書,則顧、陸比之鍾、張,僧 繇比之逸少。」

張善果

按《畫後品》:「張善果,僧繇子。既漸過庭之訓,猶是名家 之駒。標置點拂,殊多佳致。時有合作,亂真於父。若長 轡遠途,跡不迨意,一篇之中,自有玉石。」

按《歷代名畫記》:「張善果有《悉達太子納妃圖》,靈嘉寺 塔樣,傳於代。」

按《貞觀公私畫史》:「江陵陟屺寺、江寧棲霞寺、江都靜 樂寺、惠日寺,皆有張善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