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84 (1700-1725).djvu/87

此页尚未校对

語思訓曰:「卿所畫掩障,夜聞水聲,通神之佳手也。國 朝山水第一。」

按《東坡集》:「唐李將軍思訓作《明皇摘瓜圖》。嘉陵山川 中,帝乘赤驃,起三騣,與諸王及嬪御十數騎出飛仙 嶺下。初見平陸,馬皆若驚,而帝馬見小橋,作徘徊不 進狀。」

按,《雲煙過眼錄》:「李思訓《溪山》滿卷,皆小景,甚奇。 按《容臺集》:『李思訓畫一魚,甫完,未施藻荇之類。有客 扣門出看,尋入,失去畫魚,使童子覓之,乃風吹入池 水,拾視之,惟空紙耳。後嘗戲畫數魚投池內,經日夜 終不去』。」

按《畫旨》,唐時始分畫之南北二宗。北宗則李思訓父 子著色山水,流傳而為宋之趙幹、趙伯駒、伯驌,以至 馬遠、夏圭輩。

李昭道

按《歷代名畫記》:「李昭道,思訓子,太原府倉曹、直集賢 院。昭道變父之勢,妙又過之。世上言山水者,稱小李 將軍。」

按《唐朝名畫錄》:昭道圖山水鳥獸,甚多繁巧智惠。 按《歷代名畫記》:「萬安觀公主影堂,李昭道畫山水。」

李思誨

按《唐書宗室世系表》:「李思誨,思訓弟揚州參軍。」 按《歷代名畫記》,「思誨,林甫之父也,善丹青。」

陳靜心

按《歷代名畫記》:「陳靜心善寺壁。」

陳靜眼

按《歷代名畫記》:「陳靜眼,靜心弟,善地獄山水。」

按《唐朝名畫錄》:「陳靜心、陳靜眼,畫山水功德皆奇。」 按《廣川畫跋》:「前世畫工,如陳靜眼傳於寶教,盧楞伽 傳於化度,畫在吳生前。」

吳道元

按《唐朝名畫錄》:「吳道元,字道子,東京陽翟人也。少孤 貧,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窮丹青之妙,浪跡東洛。時明 皇知其名,召入內供奉。開元中,駕幸東洛,吳生與裴 旻將軍、張旭長史相遇,各陳其能。時將軍裴旻厚以 金帛,召致道子於東都天宮寺,為其所親,將施繪事, 道子封還金帛,一無所受,謂旻曰:『聞裴將軍舊矣,為 《舞劍》一曲,足以當惠。觀其壯氣,可助揮毫』。」旻因墨縗 為道子舞劍,舞畢奮筆,俄頃而成,有若神助。張旭長 史亦書一壁,都邑士庶皆云一日之中,獲睹三絕。又 畫元元廟五聖千官,宮殿冠冕,勢傾雲龍,心歸造化。 明皇天寶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遂假吳生驛駟,令 往寫貌。及回日,帝問其狀,奏曰:「臣無粉本,並記在心。」 後宣令於大同殿圖之。嘉陵江三百餘里山水,一日 而畢。時有李思訓山水擅名,帝亦宣於大同殿圖,累 月方畢。明皇云:「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 皆極其妙。」畫內殿五龍,其鱗甲飛動,每天欲雨,即生 煙霧。凡畫人物佛像、神鬼禽獸、山水、臺殿、草木,皆冠 絕於世。

按《歷代名畫記》:吳道元好酒使氣,每欲揮毫,必須酣 飲。學書於張長史旭。賀監知章學書不成,因工畫,曾 事逍遙公韋嗣立為小吏,因寫蜀道山水,始創山水 之體,自為一家。張懷瓘云:「吳生之畫,下筆有神。是張 僧繇後身也。」

按《杜工部集》杜甫《冬日洛城北謁元元皇帝廟詩》云: 「畫手看前輩,吳生遠擅場。森羅移地軸,妙絕動宮牆。 五聖聯龍袞,千官列鴈行。冕旒俱秀發,旌斾盡飛揚。」 自注云:「廟有吳道子畫《五聖圖》。」

按程大昌《雍錄》:「天寶五載,於太清像設東,刻石,為李 林甫、陳希烈之形,後又製楊國忠而瘞。林甫」,知吳生 所畫千官,皆生面也。

按《京洛寺塔記》,段成式云:「常樂坊趙景公寺南中三 門裏東壁上,吳道元白畫《地獄變》,筆力勁怒,變狀陰 怪,睹之不覺毛戴。門南吳生畫龍及刷天王鬚,筆蹟 如鐵,有執爐天女,竊眸欲語。平康坊菩薩寺食堂前 東壁上,吳道元畫《智度論色偈》,變偈是吳自題,筆蹟 遒勁,如磔鬼神毛髮。次堵畫禮骨仙人,天衣飛揚,滿」 壁風動。佛殿內後壁,吳道子畫《消災經》事,樹石古險。 佛殿內槽壁維摩變舍利佛角膝而轉。初會覺上人 釀酒百石,列瓶甕於兩廊下,引吳道元觀之,因謂曰: 「檀越為我畫,以是賞之。」吳生嗜酒,且利賞,欣然而許。 永安坊、永壽寺三門東,吳道子畫。崇仁坊資聖寺淨 土院門外,相傳吳生一夕秉燭醉畫,就中㦸手,視之 惡駭。中門窗間,吳畫《高僧韋述贊》,李嚴書。

按《兩京耆舊傳》:「寺觀之中,圖畫牆壁,凡三百餘間,變 相人物,奇蹤異狀,無有同者。上都唐興寺御注金剛 經院妙跡為多,兼自題經。又慈恩寺塔前文殊、普賢、 西面廡下降魔、盤龍等壁,及諸道觀寺院,不可勝紀, 皆妙絕一時。景元每觀吳生畫,不以裝背為妙,但施 筆絕蹤,皆磊落逸勢。」又數處圖壁,只以墨蹤為之,近 代莫能加其綵繪。凡圖,員光皆不用尺度規畫,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