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86 (1700-1725).djvu/57

此页尚未校对

叔,公之外元孫也,以此詩相示,因記所聞于後。

《西園雅集圖記》
米芾

李伯時效唐小李將軍為著色泉石雲物,草木花竹, 皆絕妙動人。而人物秀發,各肖其形,自有林下風味, 無一點塵埃氣,不為凡筆也。其烏帽黃道服投筆而 書者,為東坡先生;仙桃巾紫裘而坐觀者,為王晉卿。 幅巾青衣,據方機而凝佇者,為丹陽蔡天啟;捉椅而 視者,為李端叔。後有女奴,雲鬟翠飾侍立,自然富貴 風韻,乃晉卿之家姬也。「孤松盤鬱,後有凌霄纏絡,紅 綠相間,下有大石案,陳設古器瑤琴,芭蕉圍繞,坐于 石盤旁。道帽紫衣,右手倚石,左手執卷而觀書者為 蘇子由;團巾繭衣,手秉蕉箑而熟視者,為黃魯直;幅 巾野褐,據橫卷畫淵明《歸去來》者為李伯時;披巾青 服,撫肩而立者為晁無咎;跪而捉石」觀畫者,為張文 潛;道巾素衣、按膝而撫視者,為鄭靖老。後有童子,執 靈壽杖而立,二人坐于盤根古檜下,幅巾青衣,袖手 側聽者,為秦少游;琴尾冠、紫道服摘阮者,為陳碧虛; 唐巾深衣、昂首而題石者,為米元章。袖手而仰觀者, 為王仲至。前有鬅頭頑童,捧古硯而立。後有錦石橋, 竹逕繚繞于清溪深「處,翠陰茂密,中有袈裟坐蒲團 而說《無生論》者,為圓通大師。傍有幅巾褐衣而諦聽 者,為劉巨濟。二人並坐于怪石之下,有激湍潨流于 大溪之中,水石潺湲,風竹相吞,爐煙方裊,草木自馨。 人間清曠之樂,不過于此。」嗟乎!洶湧于名利之域而 不知退者,豈易得此耶?自東坡而下,凡十有六人,以 文章「議論,博學辨識,英辭妙墨,好古多聞,雄豪絕俗 之資,高深羽流之傑,卓然高致,名動四夷。後之覽者, 不獨圖畫之可觀,亦足彷彿其人耳。」

《題授經圖》
蘇頌

後漢永平七年,明帝夢金人既寤,以問群臣。通人傅 毅對曰:「臣聞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將必是 乎?」因詔使者秦景等十四人如天竺。至月支,遇沙門 攝摩騰、竺法蘭等,傳其經像,載以白馬。還洛陽,譯所 得經為四十二章,緘于蘭臺石室,遂流東夏。右攝摩 騰、竺法蘭入漢,獻經像圖、人物十有一。治平丁未,在 山陽傅史中煇家藏本,云「其本搨成都佛寺古殿畫 壁,相傳漢、魏間筆。觀其衣冠服用,若後魏、周、隋制度, 疑彼時畫工刱意所造耳。」蘇某子容《燕寢北軒題記》。

《題維摩像》
前人

張彥遠《古今名畫記》所載《顧長康傳》云:「興寧中,瓦棺 寺初置僧眾設剎會,請朝賢名剎注其疏。時士大夫 莫有過十萬者,長康素貧,打剎獨注百萬,眾以為大 言。後請勾疏,長康曰:『宜備一壁』。遂閉戶往來,一月餘 日,畫維摩詰一軀,工畢,將點眸子,乃謂僧曰:『第一日 觀者請施十萬,第二日可五萬,第三日任例責施』。」及 開戶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錢百萬。又論《畫體 工用》云:「顧生首創維摩詰像,有清羸示病之容,隱几 忘言之狀。陸探微、張僧繇效之,終不及至。唐寺廢。」杜 紫微牧之為池州刺史,過金陵,歎其將圯,募工榻寫 十餘本,以遺好事者,其一乃汝陰太守某人也,不敢 攜去,至今置于州廨。丞相晏臨淄公「鎮潁日,常語從 事鑱石以記其始末。嘉祐壬寅,予領郡事,暇日數取 以觀之。」按長康晉人,故所畫服飾器用,皆當時所尚, 其意態位置,固非常畫之比也。或云:杜本已為後人 竊取,今所存者,蓋再經謄榻矣。然而氣像超遠,彷彿 如見當時之人物,已可愛也,況牧之所傳乎?況長康 之真蹟乎!想慕不足,因命工人即其本移寫,藏之家。 褚又題於像旁。丹陽蘇子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