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87 (1700-1725).djvu/9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滿彈棋,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吾丘壽王善格

五。《音義》云:「簺也,音蘇代反。」《說文》曰:「簺,行棋相塞謂之 簺。」鮑宏《簺經》曰:「簺有四,采白乘五」是也。至五即格不 得行,故謂之格五。《楚詞》曰:「琨蔽象棋,有六博。」王逸 注云:「投六箸,行六棋,故云六博。」鮑宏《博經》曰:「用十二 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擲頭謂之瓊,瓊有五采,刻為兩 畫者謂之白,刻為三畫者,謂之黑,一邊不刻者,五塞 之間謂之五塞。」何承天《纂文》曰:意錢曰詭億,一曰射 意,一曰射數,即攤錢也。

《爰延傳》:客星經帝座,帝密以問延,延因上封事曰:「河 南尹鄧萬,有龍潛之舊,封為通侯,恩重公卿,惠豐宗 室。加頃引見,與之對博,上下渫瀆,有虧尊嚴。」

《魏略》:杜畿與衛固少相狎侮。固嘗輕畿,畿與固博而 爭道,畿謂固曰:「仲堅,我今作河東也。」固褰衣罵之。及 畿拜河東太守之官,而固為郡功曹。

《晉書劉毅傳》:毅東府聚摴蒱大擲,一判應至數百萬, 餘人並黑犢以還,唯劉裕及毅在後。毅次擲得雉,大 喜,褰衣繞床,叫謂同坐曰:「非不能盧,不事此耳。」裕惡 之,因挼五木,久之曰:「老兄試為卿答。」既而四子俱黑, 其一子轉躍未定,裕厲聲喝之,即成盧焉。毅意殊不 快,然素黑,其面如鐵色焉,而乃和言曰:「亦知公不能 以此見借。」

《何無忌傳》:「劉毅家無儋石之儲,摴蒱一擲百萬。」 《陶侃傳》:侃性聰敏,勤於吏職,恭而近禮,愛好人倫,終 日斂膝危坐,閫外多事,千緒萬端,罔有遺漏,遠近書 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引接疏遠,門無停 客。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 陰,豈可逸遊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 也。」諸參佐或以談戲廢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 具,悉投之於江。吏將則加鞭扑,曰:「摴蒱者,牧豬奴戲 耳。老、《莊》浮華,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當正其 衣冠,攝其威儀,何有亂頭養望,自謂宏達邪?」

《周顗傳》:顗之死也,敦坐有一參軍摴蒱馬於博頭被 殺,因謂敦曰:「周家奕世令望,而位不至公。」及伯仁將 登而墜,有似下官此馬。

《世說新語》:溫太真位未高時,屢與揚州淮中估客摴 蒱,與輒不競。嘗一過大輸物戲屈,無因得返。與庾亮 善,於舫中大喚,亮曰:「卿可贖我!」庾即送直,然後得還。 經此數四。

桓宣武與袁彥道摴蒱,袁彥道齒不合,遂厲色擲去 五木。溫太真云:「見袁生遷怒,知顏子為貴。」

桓公將伐蜀,在事諸賢,咸以李勢在蜀既久,承藉累 葉,且形據上流三峽,未易可克。唯劉尹云:「伊必能克。」 觀其蒱博,不必得則不為。

《晉書袁耽傳》:「耽字彥道,少有才氣,俶儻不羈,為士類 所稱。桓溫少時,游於博徒,資產俱盡,尚有負進,思自 振之方,莫知所出,欲求濟於耽,而耽在艱,試以告焉。 耽略無難色,遂變服懷布帽,隨溫與債主戲。耽素有 藝名,債者聞之而不相識,謂之曰:『卿當不辦作袁彥 道也』。遂就局,十萬一擲,直上百萬。耽投馬絕叫,探布」 帽擲地曰:「竟識袁彥道不?」其通脫若此。

《王獻之傳》:獻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 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年數歲,嘗觀門 生摴蒱曰:「南風不競。」門生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 一班,獻之怒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遂拂衣而 去。

《慕容垂傳》:垂子寶在長安,與韓黃、李根等因讌摴蒱, 寶危坐整容,誓之曰:「世云摴蒱有神,豈虛也哉!若富 貴可期,頻得三盧。」於是三擲盡盧,寶拜而受賜。 《宋書王弘傳》:弘進位太保,輕率少威儀,性又褊隘,人 忤意者,輒面加責辱。少時嘗摴蒱公城子野舍,及後 當權,有人就弘求縣,辭訴頗切。此人嘗以蒱戲得罪, 弘詰之曰:「君得錢會戲,何用祿為?」答曰:「不審公城、子 野何在?」弘默然。

《劉康祖傳》:「康祖,虔之子也。襲封長沙王義欣鎮軍參 軍,轉員外散騎侍郎。便弓馬,膂力絕人,在閭里不治 士業,以浮蕩蒱酒為事。每犯法,為郡縣所錄。太祖以 勳臣子,每原貸之。為員外郎十年,再坐摴蒱戲免。」 《鄭鮮之傳》:「鮮之為御史中丞,不阿強貴。外甥劉毅權 重當時,鮮之盡心高祖,獨不屈意於毅。毅當鎮江陵, 高」祖會於江寧,朝士畢集。毅素好摴蒱,於是會戲,高 祖與毅斂局,各得其半,積錢隱人,毅呼高祖併之。先 擲得雉,高祖甚不說,良久乃答之,四坐傾矚,既擲五 子盡黑。毅意色大惡,謂高祖曰:「知公不以大坐席與 人。」鮮之大喜,徒跣繞床大叫,聲聲相續。毅甚不平,謂 之曰:「此鄭君何為者?」無復甥舅之禮。

《臧質傳》:「質少好鷹犬,善蒱博意錢之戲。」

《張暢傳》:魏主南征江夏王義恭,出鎮彭城。魏主既至, 登城南亞父冢,暢於城上與魏尚書李孝伯語。魏主 令孝伯傳語曰:「魏主有詔,有博具可見借。」暢曰:「博具 當為申啟。有詔之言,正可施於彼國,何得稱之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