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89 (1700-1725).djvu/53

此页尚未校对

淵泉,既灌然後迎牲,致陰氣也。蕭合黍稷,臭陽達於 牆屋。故既奠然後焫蕭合羶薌』。凡祭謹諸此』。又曰:『祭 黍稷,加肺;祭齊,加明水,報陰也;取膟膋燔燎,升首,報 陽也。所以求鬼神之義,大概亦不過如此。 人與天 地萬物,皆是兩間公共一箇氣,子孫與祖宗,又是就 公共一氣中,有箇脈絡相關繫,尢親切』!」謝上蔡曰:「祖 考精神便是自家精神。故子孫能極盡其誠敬,則己 之精神便聚,而祖宗之精神亦聚,便自來格。」今人於 祭自己祖宗,正合著實處,卻都鹵莽,只管外面祀他 鬼神,必極其誠敬,不知他鬼神於己何相干涉。假如 極其誠敬,備其牲牢,若是正神不歆,非類,必無相交 接之禮;若是淫邪苟簡,竊食而已,亦必無降福之理。 范氏謂:「有其誠則有其神,無其誠則無其神。」此說得 最好。誠,只是真實無妄,雖以理言,亦以心言。須是有 此實理,然後致其誠敬,以副其實心,方有此神。苟無 實理,雖有實心,亦不歆享。且如季氏不當祭泰山而 冒祭,是無此實理矣。假饒極盡其誠敬之心,與神亦 不相干涉,泰山之神決不吾享。大概古人祭祀,須是 有此實理相關。「然後三日齋,七日戒,以聚吾之精神。」 吾之精神既聚,則所祭者之精神亦聚,必自有來格 底道理。

鶴山魏氏曰:「或曰盈宇宙之間,其生生不窮者,理也; 其聚而生、散而死者,氣也。氣聚於此,則其理亦命於 此。今氣化而無有矣,而理惡乎?」寓曰:「是不然。先儒謂 致生之故其鬼神,致死之故其鬼不神。古人修其祖 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者,將以致其如在 之誠,庶幾享之。其昭明、焄蒿、悽愴,洋洋乎承祀之際」 者,是皆精誠之攸寓,而實理之不可揜也。

《論祭祀神祇》

程子曰:「俗人酷畏鬼神,久亦不復敬畏。」 問:「《易》言『知 鬼神情狀,果有情狀否』?」曰:「有之。」又問:「既有情狀,必有 鬼神矣。」曰:「《易》說鬼神,便是造化也。」又問:「如名山大川, 能興雲致雨,何也?」曰:「氣之蒸成耳。」又問:「既有祭,則莫 須有神否?」曰:「只氣便是神也。今人不知此理,纔有水 旱,便去廟中祈禱,不知雨露是甚物,從何處出,復於 廟中求邪?名山大川能興雲致雨,卻都不說著,卻只 於山川外,木土人身上討雨露,木土人身上有雨露 耶?」又問:「莫是人自興妖?」曰:「只妖亦無,皆人心興之也。 世人只因祈禱而有雨,遂指為靈驗耳,豈知適然。」 《張子》曰:「所謂山川門霤之神,與郊社」一作祀天地陰陽 之神,有以異乎?《易》謂「天且不違」,而況於鬼神乎?仲尼 以何道而異其稱耶?又謂游魂為變,魂果何物?其游 也情狀何如?試求之使無疑,然後可以拒怪神之說, 知亡者之歸。此外學素所援據以質成其論者,不可 不察,以自祛其疑耳。

或問:「鬼神事,伊川以為造化之跡。但如『敬』與『遠』字,卻 似有跡,不知遠箇甚底。」和靖尹氏正色曰:「非其鬼而 祭之,諂也。又如今人將鬼神來徼福,便是不敬不遠。」 又曰:「鬼神事無他,卻只是箇誠。」呂堅中曰:「如在其上, 如在其左右。」曰:「然。」

問:「鬼者,陰之靈;神者,陽之靈。司命、中霤、竈與門、行,人 之所用者,有動有靜,有作有止,故亦有陰陽鬼神之 理,古人所以祀之,然否?」朱子曰:「有此物便有此鬼神, 蓋莫非陰陽之所為也。五祀之神,若細分之,則戶竈 屬陽,門、行屬陰,中霤兼統陰陽,就一事之中,又自有 陰陽也。」 問:「子之祭先祖,固是以氣而求,若祭其他 鬼神,則如之何有來享之意否?」曰:「子之於祖先,固有 顯然不易之理。若祭其他,亦祭其所當祭。祭如在,祭 神,如神在。如天子則祭天,是其當祭,亦有氣類,烏得 而不來歆乎?諸侯祭社稷,故今祭社,亦是從氣類而 祭,烏得而不來歆乎!今祭孔子必於學,其氣類亦可 想。」問:「天地山川,是有箇物事則祭之,其神可致。人死 氣已散,如何致之?」曰:「只是一氣。如子孫有箇氣在此, 畢竟是因何有?此其所自來。蓋自厥初生民氣化之 祖相傳到此,只是此氣。」問:「祭先賢先聖如何?」曰:「有功 德在人,人自當報之。古人祀五帝,只是如此。後世有 箇新生底神道,緣眾人心邪向他,他便盛。如狄仁傑 只留吳泰伯伍子胥廟」,壞了許多廟,其鬼亦不能為 害,緣是他見得無這物事了。上蔡云:「可者欲人致生 之,故其鬼神;不可者欲人致死之,故,其鬼不神。」 北溪陳氏曰:「古人祭天地山川皆立尸,誠以天地山 川只是陰陽二氣用尸。要得二氣來聚這尸上,不是 徒然歆享,所以用灌用燎,用牲用幣,大要盡吾心之 誠敬。誠敬既」盡,則天地山川之氣便自聚。 天子是 天地之主,天地大氣關繫於一身,極盡其誠敬,則天 地之氣關聚有感應處。諸侯是一國之主,只祭境內 之名山大川,極盡其誠敬,則山川之氣便聚於此,而 有感應,皆是各隨其分限小大如此。 敬鬼神而遠 之,此一語說得圓而盡。如「正神能知敬矣,又易失之 不」能遠邪?神能知遠矣,又易失之不能敬。須是都要 敬而遠,遠而敬,始兩盡幽明之義。文公《論語解說》「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