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0 (1700-1725).djvu/4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月廟於北郊。」兆。奏可。

後漢

世祖建武二年初立日位於圓壇中營

按《後漢書世祖本紀》,不載。按《祭祀志》,「建武二年正 月,初制郊兆於雒陽城南七里,為圓壇,有四通道以 為門,日月在中,營內南道,日在東,月在西,別位,不在 群神列。」隴蜀平後,乃增廣郊祀,日月北斗,共用牛一 頭。日月北斗無陛。

文帝黃初二年朝日於東郊

按:《三國志魏文帝本紀》:「黃初二年春正月乙亥,朝日 於東郊。」

明帝太和元年春二月丁亥祀朝日於東郊

按:《三國志魏明帝本紀》云云。

成帝咸和八年立日神於天郊

按《晉書。成帝本紀》。不載。按《禮志》,咸和八年正月,立 北郊。天郊則日月諸神也。

梁南郊,大明從祀。

按《隋書禮儀志》:「梁南郊,日月從祀,座平地,器以陶匏, 席用槁秸。」

北魏

太祖天興二年立日神於郊壇中壝內

按《魏書太祖本紀》不載。按《禮志》,天興二年正月,帝 親祀上帝於南郊,為壇,日月在中壝內。

天興三年二月丁亥詔有司祀日於東郊。

按《魏書太祖本紀》云云。按《禮志》。「天興三年春祀日 於東郊,用騂牛一。」

太宗永興四年置日神於宮內

按《魏書太宗本紀》。不載按《禮志》,「永興四年,置日月 之神及諸小神二十八所,於宮內歲二祭,各用羊一。」

高祖太和十六年二月甲午初朝日於東郊遂以為常

按:《魏書高祖本紀》云云。

北齊

北齊位日於圓壇下丘。

按:《隋書禮儀志》:「後齊制,圓丘日月於下丘,用蒼牲,司 空獻。」

北周

北周以日從祀圓丘,以春分朝日於國東門外。 按《隋書禮儀志》:「後周圓丘,日月從祀,用牲各以其方 色。以春分朝日於國東門外,為壇如其郊,用特牲、青 幣、青圭有邸。皇帝乘青輅,及祀官俱青冕,執事者青 弁,司徒亞獻,宗伯終獻,燔燎如圓丘。」

孝閔帝元年二月癸酉朝日於東郊

按:《周書孝閔帝本紀》云云。

武帝保定元年春二月甲午朝日於東郊

按:《周書武帝本紀》云云。

高祖開皇 年以日從祀圓丘又於國東門外為壇以春分朝日

按《隋書高祖本紀》,不載。按《禮儀志》,「高祖受命,為圓 丘於國之南,日月在丘之第二等,牲用方色犢一。開 皇初,於國東春明門外為壇,如其郊,每以春分朝日。」

唐祀上帝及蜡百神,皆祭《大明》,又以春分朝日於東 郊。

按:《唐書禮樂志》。冬至祀昊天上帝於圓丘,大明、夜明 在壇之第一等。蜡祭百神,《大明》、夜明在壇上。「朝 日」「夕月」無配。日月皆有玷。明堂日月,以太尊實 醴齊,著尊實盎齊,皆二,以山罍實酒一。後祀於圓丘, 以太尊二實汎齊。冬至祀圓丘:《大明》、夜明,籩八、豆 八、簋一、簠一、㽅一、俎一。春分,朝日於東郊。秋分,夕 月於西郊。「天子親祠;不能,則有司攝事。」

元宗開元二十年定以日月為中祀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禮儀志》,「起居舍 人王仲丘撰《大唐開元禮》,二十年九月頒所司行用, 以日月為中祀。」

天寶三載詔升日月為大祀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天寶三載三 月戊寅詔曰:「祭之為典,以陳至敬,名或不正,是相奪 倫。日月照臨,下土式瞻,既超言象之外,宜極尊嚴之 禮。列為中祀,頗紊大猷。自今以後,升為大祀,仍以四 時致祭。庶昭報之誠,格於上下;欽崇之稱,合於典則。」

遼制,「十二月辰日,皇帝、皇后拜日。」

按《遼史禮志》:「十二月辰日,皇帝皇后焚香拜日。」

太祖天贊三年九月庚子拜日於蹛林

按《遼史太祖本紀》云云。

穆宗應曆二年冬十一月己卯日南至始用舊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