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0 (1700-1725).djvu/95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

 第二十二卷《目錄》。

 《東嶽泰山之神部紀事》。

 《東嶽泰山之神部雜錄》。

 《東嶽泰山之神部外編》:

《神異典》第二十二卷。

東嶽泰山之神部紀事

《博物志》:文王以太公望為灌壇令,期年,風不鳴條。文 王夢見有一婦人甚麗,當道而哭,問其故,婦人言曰: 「我東海泰山神女,嫁為西海婦,欲東歸灌壇,令當吾 道。太公有德,吾不敢以暴風疾雨過也。」文王夢覺,明 日召太公三日三夕,果有疾風驟雨皆西來也。文王 乃拜太公為大司馬。

《稽神錄》:漢宗正卿劉皞忽夢一人手執文簿,殆似冥 吏,意其知人命祿,乃詰之,仍希閱己將來窮達。吏曰: 「作齊王判官,後為司徒宗正卿。」皞自以朝籍已高,不 樂卻為王府官職。夢覺,歷歷記之,亦言於親友。後銜 命使吳越,路由鄆州,忽於公館染疾,恍惚意其曾夢 為齊王判官,恐是泰山神天齊王也。乃令親侍就廟, 陳所夢,炷香擲爻以質之,一擲果應。宗卿以家事未 了,更將明懇神祈,「俟過海迴,得以從命。」頻擲不允,俄 卒於郵亭。

《搜神記》:「蔣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人也。仕魏為領軍將 軍。其婦夢見亡兒涕泣曰:『死生異路,我生時為卿相, 子孫,今在地下,為泰山伍伯,憔悴困苦,不可復言。今 太廟西謳士孫阿見召為泰山令,願母為白侯,屬阿 令轉我得樂處』。言訖,母忽然驚寤。明日以白濟,濟曰: 『夢為虛耳,不足怪也』。日暮復夢曰:『我來迎新君,止在 廟下,未發之頃,暫得來歸,新君明日日中當發,臨發 多事,不復得歸,永辭於此。侯氣強,難感悟,故自訴於 母,願重啟侯,何惜不一試驗之』?」遂道阿之形狀,言甚 備悉。天明,母重啟濟,「雖云夢不足怪,此何太適,適亦 何惜不一驗之?」濟乃遣人詣太廟下,推問孫阿,果得 之,形狀證驗,悉如兒言。濟涕泣曰:「幾負吾兒。」於是乃 見孫阿,具語其事。阿不懼,當死而喜得為泰山令,惟 恐濟言不信也。曰:「若如節下言,阿之願也。不知賢子 欲得何職?」濟曰:「隨地下樂者與之。」阿曰:「輒當奉教。」乃 厚賞之。言訖遣還。濟欲速知其驗,從領軍門至廟下, 十步安一人,以傳消息。辰時傳阿心痛,巳時傳阿劇, 日中傳阿亡。濟曰:「雖哀吾兒之不幸,且喜亡者有知。」 後月餘,兒復來語母曰:「已得轉為錄事矣。」

《幽明記》:巴丘縣有巫師舒禮,晉永昌元年病死,土地 神將送詣泰山,俗常謂巫師為道人。初過冥司福舍 前,土地神問門吏云:「此何所?」門吏曰:「道人舍也。」土地 神曰:舒禮即道人,便以相付。禮入門見千百間屋,皆 懸簾置榻,男女異處,有念誦者,唄唱者,自然飲食,快 樂不可言。禮名已送泰山,而身不至,忽見一人,八手 四眼,提金杵逐禮。禮怖走出,神已在門外,遂執禮送 泰山。泰山府君問禮:「卿在世間何所為?」禮曰:「事三萬 六千神,為人解除祠祀。」府君曰:「汝佞神殺生,其罪應 重。」付吏牽去。禮見一物,牛頭人身,持鐵乂捉禮,投鐵 床上,身體焦爛,求死不得。經累宿,備經冤楚。府君問 主者,知禮壽未盡,命放歸。仍誡曰:「勿復殺生淫祀禮。 既活,不復作巫師。」

《述異記》:義熙五年,宋武帝北討鮮卑大勝,進圍廣固, 軍中將佐乃遣使奉牲薦幣,謁岱岳廟。有女巫秦氏, 奉高人能降靈宣教,言無虛唱,使使者設禱,因訪克 捷之期。秦氏乃稱教曰:「天授英輔,神魔所擬,有征無 戰,來年二月五日當克。」如期而三齊定焉。

《廣古今五行記》:丹陽石秀之,宋元嘉中,堂上忽有一 人,著平巾幘,烏布褲褶,擎一板及門,授之曰:「聞巧侔 班倕,刻抏尤妙,泰山府君故使相召。」秀之自陳止能 造車刻抏,不及高平劉儒。忽持板而沒。劉儒時為朝 請,除歷陽郡丞,數旬而歿。

《魏書段承根傳》:「承根,武威姑藏人,自云漢太尉熲九 世孫也。父暉,字長祚,身長八尺餘,師事歐陽湯,湯甚 器愛之。有一童子,與」《同志》後二年,童子辭歸,從暉 請馬。暉戲作木馬與之,童子甚悅,謝暉曰:「吾泰山府 君子,奉敕游學,今將欲歸,煩子厚贈,無以報德,子後 位至常伯封侯,非報也。」且以為好。言終,乘木馬騰空 而去。

《五行記》:隋文帝開皇初,安定李文府仕兗州須昌縣 丞。至開皇八年,見州故錄事孔瓚,即須昌人,先亡。忽 白日至文府廳前再拜,文府驚問何為,云:「泰山府君 選好人。瓚以公明幹,輒相薦舉。文府憂惶叩頭,瓚良 久云:『今更為方便,慎勿漏言,十年自說之』。」說訖,便覺 不快,須臾而死